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6.0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8月11日8時14分(當地時間8月11日10時14分)在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41.20度,東經142.85度。
當地震到來時,我們該如何應對
1.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在家里,不要驚慌失措,首先要保持鎮靜,就地避震。可以找到衛生間、廚房等空間小且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下,用手保護好頭頸、眼睛,掩護口鼻,千萬不能跳樓或者往外跑,因為地震發生時的時間很短,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外逃,所以就近避震是最好的方式。
2.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在學校上課,要聽從老師的`安排,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老師更要保持鎮定,不要慌亂,指揮學生雙手抱頭并閉上眼睛趴在各自的課桌下,不要大聲呼喊,保持好體力以便必要時求救。
3.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還在車間上班,必須保持冷靜,就地避震,當機而行。切記不能亂跑,一定要采取緊急措施,使儀器、機床斷電并停止運轉。要迅速關閉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閥門。要用手絹、毛巾、或雙手捂住口、鼻及臉部,防止灰塵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然后迅速躲在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
4.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正在開車,而又處于城市道路或周圍沒有寬闊地可以臨時躲避,那么應立即打開雙閃應急燈,減速停車,將車停靠在路邊,然后下車觀察周圍情況并找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雙手護住頭顱蹲下等待,直到地震過后再上車,一定要注意不能將車停靠在電線桿、廣告牌等地方,這些地方地震時容易倒塌砸在車上。
5.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正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時,一定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避免向人群處擁擠,避免被擁擠到墻角或者柵欄處,要迅速趴在排椅下或者就地蹲下,雙手保護好頭部,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等地震結束后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有秩序的離開現場。
6.當發生地震時如果你正在戶外玩耍,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切記不要慌亂地往室內跑去營救家人。要趕緊找到空曠的地方就地抱頭蹲下或者趴下,因發生地震時室內建筑物容易倒塌,跑進跑出更容易受傷,如果室內避震人員遇到危險,你也有機會去營救他們。
地震正確逃生方法
1.保持鎮靜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潰,從而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 扼殺”了自己。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后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并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扎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扎后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5.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并且要盡早深埋尸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后的大疫。
地震的成因
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巖層受力后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于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
由于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固巖層(特別是石灰巖)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于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于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么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巖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關于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又稱新全球構造學說,則是形成較晚(上世紀60年代),已為廣大地學工作者所接受的一個關于地殼構造運動的學說。
地震的特點
一、突發性強
地震發生十分突然,持續時間只有幾秒至幾十秒鐘,但在這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就會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人員傷亡,這是其它自然災害難以相比的。
二、破壞性大
發生在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地震,往往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中國唐山7.8級地震,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化為一片瓦礫。唐山地震共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僅唐山市區終身殘廢的就達1700多人;毀壞公用房屋1479萬平方米,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到100億元人民幣。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8.0級特大地震,致使阿壩州、綿陽市、成都市、德陽市、廣元市乃至相鄰的陜西、甘肅、重慶等省市受到嚴重損失,人員傷亡之多、受災范圍之廣、救災難度之大歷史罕見。我州13縣、215個鄉鎮、69.3萬人受災。遇難20278人,失蹤7668人,受傷45100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800億元。
三、次生災害嚴重
地震發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壞引發的災害以外,還會引起一系列次生災害,如火災、水災、海嘯、山體滑坡、泥石流、毒氣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公元1556年1月23日,陜西華縣發生8級地震。震后水災、火災等次生災害相繼發生,瘟疫流行,加上當時正值旱災,人民饑餓,沒有自救和恢復能力,共造成83萬多人死亡,使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成為古今中外歷史記載之最。1906年美國舊金山8.3級地震導致市區消防設施毀損,全市50多處起火,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整個市區幾乎全部燒光,火災損失比地震直接損失高三倍。
四、社會影響深遠
由于大地震突發性強、傷亡慘重、經濟損失巨大,往往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對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造成巨大沖擊,因此必然會引起社會、政府乃至國際上的高度重視。同時,一次地震的破壞區域雖然有限,但有感范圍卻很大,波及面廣,對人們心里上的影響也比較大。這些都可能造成深遠的社會影響。
五、防御難度大
與洪水、干旱、臺風等氣象災害相比,地震災害的預測要困難得多。同時,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這也不是短時期能夠做到的。要減輕地震災害,需要各方面的協調和配合,需要全社會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因此,對地震災害的防御,比起其他一些災害來說,更困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