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附近海域發生6.0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8月11日8時14分(當地時間8月11日10時14分)在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41.20度,東經142.85度。
消息稱,包括福島縣、宮城縣、青森縣和北海道等多地都有明顯震感。
地震中逃生的大法則
1.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
4.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6.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7.避震應選擇結實、能掩護的物體。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8.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地震時的5條注意事項
1.保護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地震時的劇烈搖動約1分鐘左右。請躲在結實的桌、臺等下面藏身,保護頭部。
2.發生地震時應立即關閉火源!如果起火應馬上滅火! 關閉火源能防止災害擴大。應養成習慣,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關閉火源。
3.不要慌亂地跑到室外! 胡亂地跑到室外非常危險。請認真確認周圍情況以后,再從容行動。
4.打開門以確保出口! 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時會因為地震的搖動而使房門歪斜而打不開。請打開門以確保出口。
5.在室外時應保護頭部,躲開危險的物體!在室外遇到地震時,應注意圍墻倒塌,窗戶玻璃或招牌等落下。應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較大的場所避難。
地震產生的科學原理
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搖地動的現象。構造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
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的震級
弱震震級小于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大于3級、小于或等于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屬于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于或大于6級。其中震級大于等于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里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監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