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避雷的正確做法
戶外避雷的正確做法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山頂、山脊或建(構)筑物頂部,不宜停留在小型無防雷設施的建筑物、車庫、車棚、崗亭及附近。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至少5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為“尖端”而遭雷擊。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足球、籃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場。
在戶外打雷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4、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場。
11、不要在樓頂或樹下避雨,不要繼續在樓頂等建筑物頂部玩耍,也不能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大樹下避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不能停留在空曠的野外,一時間找不到地方避雨,可以盡量找一些土坑或低凹地藏身,切勿在空曠的地方奔跑;
12、不要在水面和水邊停留,在河里、湖泊、海濱游泳,在河邊洗衣服、釣魚、玩耍等都是很危險的;
13、不要快速移動,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適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在雷雨中快速移動容易遭雷擊;
14、遠離金屬物質,在雨中走時,不能撐鐵柄雨傘,手拿鐵等金屬類的物品最好收起來;避雨的時候要觀察周圍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或電力設備,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
15、雷雨天氣注意穿鞋,在雷雨天氣赤腳行走或避雨,會加大了被雷擊的可能性。
夏季雷電安全常識
1.不要在樓頂或樹下避雨
不要繼續在樓頂等建筑物頂部玩耍,也不能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大樹下避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
2.不要在水面和水邊停留
在河里、湖泊、海濱游泳,在河邊洗衣服、釣魚、玩耍等都是很危險的;
3.不要快速移動
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適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在雷雨中快速移動容易遭雷擊;
4.遠離金屬物質
在雨中走時,不能撐鐵柄雨傘,手拿鐵等金屬類的玩具最好收起來;避雨的時候要觀察周圍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或電力設備,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
5.不能玩手機
雷雨天氣告誡孩子不能玩手機。盡量別撥打或接聽電話,家里的座機也避免使用,因為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筑物,但對沿架空電線、電話線侵入的雷電波卻無能為力。
6.雷雨天氣注意穿鞋
在雷雨天氣赤腳行走或避雨,會加大了被雷擊的可能性。貪玩的孩子應該立即穿上鞋子,或者在腳底墊上塑料等絕緣體。
7.不要淋浴洗澡
行雷閃電時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與防雷接地相連。住高層的,還要注意關閉門窗,預防雷電直擊室內或者防止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告誡孩子不要把頭或手伸出戶外,更不要用手觸摸窗戶的金屬架。
雷電的主要危害
根據雷電產生的危害特點,它的破壞作用主要是雷電流引起的。通常雷電以三種形式出現,即直接雷擊、感應雷擊和雷電波。一般人所說的雷擊是由直接雷造成的,由于它瞬間放出的電流相當大,產生的高溫高壓引起爆炸、火災和建筑物倒塌,造成人畜傷亡事故。
感應雷的主要危害是由電流沿著金屬導線或導體形成雷電沖擊波,并進入建筑物內造成用戶的儀器設備或家用電器的損壞,在一定的條件下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火災等重大雷擊事故。在雷擊事故中90%是感應雷造成的,隨著現代化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在電子設備、供電設備、通信廣播、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傳輸等領域都是感應雷的主要襲擊對象。
雷電波是由于雷擊而在架空線路或空中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路或管道的兩個方面迅速傳播,其傳播速度為300m/us(在電纜中為150m/us),若侵入建筑內可造成配電裝置和電氣線路絕緣層擊穿產生短路或使建筑物的易燃易爆物品燃燒和爆炸。
造成雷電擊事頻繁發生的原因,除了不可抵御的自然現象外,人們的防知識缺乏、防雷意識淡薄是主要原因。有的人認為避雷針是萬能的靈丹妙藥,有了它就會任憑電閃雷鳴而安然無恙,有的單位舍不得花這筆錢來搞防雷工程,有的單位即使安裝了避雷設施,但安置不規范或長期得不到維護、保養,成了引雷入室的禍根;雷雨期間,野外作業及行走不能及時地離開所處環境的最高點;有人甚至跑到大樹下、屋檐下躲雨,室內人員甚至打開門窗觀賞雨景或收看電視、打電話,對家用電器電源插頭不及時撥掉,從而導致雷電擊傷亡悲劇頻發。
夏季防雷小知識
留在室內,關好門窗。在野外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要將手表、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千萬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桿較近的地方避雨。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野外最好的防護場所是洞穴、溝渠、峽谷或高大樹叢下面的林間空地。
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要靠近打開的門窗、金屬管道。要拔掉電器用具插頭,關上電器和天然氣開關。切忌使用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不宜使用水龍頭。
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不要收曬衣繩或鐵絲上的衣服。不要從事柵欄、電話或輸電線、管道或建筑鋼材等安裝工作。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不要或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不宜停留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軌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不宜進入和靠近無防雷設施的建筑物、車庫、車棚、臨時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
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或活動。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濱、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鋤頭、鐵鍬、羽毛球拍、釣魚桿、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當感覺到身體有電荷時,如頭發豎起,或者皮膚有顯著顫動感時,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電擊,應立刻倒在地上,等雷電過后,呼叫別人救護。
不宜騎馬、騎自行車、駕駛摩托車和敝蓬拖拉機。汽車往往是極好的避雷設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