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博物館每日開館時間提前至8點
日前,北京恭王府博物館發布暑期參觀溫馨提示,自7月24日起至8月31日,恭王府博物館每日開館時間由8:30提前至8:00,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在確保文物古建及觀眾人身安全前提下,恭王府博物館將加強票務預約數據監控,退票動態回池,提高接待能力。
為保證觀眾的參觀體驗質量,恭王府博物館建議游客選擇正規購票和講解服務。天氣炎熱,參觀過程中如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及時與身邊工作人員聯系。
恭王府博物館場館特色
恭王府打出了“四張名片”,即:以和珅一生傳奇經歷為背景的旅游牌;以恭親王奕訢所代表的清代王府文化的歷史牌;以《紅樓夢》與恭王府關系為核心的文化牌;以福文化為體現的民俗牌。
旅游安全常識
1、旅游者參加旅行社組團旅游應當和旅行社簽訂有效旅游合同,明確相關權利和義務,建議自覺投保旅游人身意外險。
2、隨團旅游不得擅自離開團隊單獨活動,晚上或自由活動期間外出應結伴而行。
3、外出旅行忌帶貴重物品,整個游程注意人身和財物的安全。
4、外出旅游應根據個人年齡特點和體質狀況選擇旅游線路和旅游項目等,并自帶必備藥品,以防不測。
5、外出旅游選擇衛生和安全條件較好的飯店住宿,建議選擇星級飯店、知名品牌飯店。
6、外出旅游注意衛生,到衛生條件較好的餐飲店用餐,用餐建議實行分餐制。
7、外出旅游應掌握預防疾病的基本常識,不到傳染病疫區去旅游。
8、攜帶貴重物品入住飯店時,應及時在總臺辦理貴重物品寄存手續。離開房間須隨手關門,并保管好鑰匙。
9、入住飯店后需觀察房間門后所張貼的安全疏散示意圖,熟悉飯店內各安全通道的位置。
10、入住飯店勿在床上吸煙,勿在房間生火煮食、自接電線、電源。
11、入住飯店不得攜帶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有毒物品等違禁物品。
12、飯店發生火警時,切勿使用電梯,應迅速從最近的安全通道撤離。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進,以免吸進濃煙。
13、在游程中應記住下榻的飯店名稱和電話,以及乘坐的旅游車車牌號碼,乘車乘船忌爭先恐后。
14、從事水上娛樂項目活動,應穿戴救生衣或其他救生裝備。
15、參加漂流、探險、蹦極、登山、纜車等危險性較大的旅游項目時,應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注意事項。患有精神病、心臟病、高血壓、癡呆癥等病癥的患者以及孕婦、老人、小孩或殘疾人等不宜參加與身體狀況不相適應的旅游項目。
16、外出旅游時遇雨天、山路、險坡等應注意行路安全。
17、景區(點)游玩時,應嚴格遵守景區(點)設置的安全提示和警示。
18、旅途購買食品時應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發生旅途腹瀉等疾病。
19、外出旅游發生意外安全事故,不要驚慌失措,應及時求助相關部門。
20、提倡文明旅游,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切忌惹事生非,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旅游的基本要素
“吃、住、行、游、購、娛”,簡單的六個字,但它的形成過程卻經歷了半個世紀,凝集了幾代人的心血,集中了成千上萬旅游工作者的智慧。六個要素是中國發展旅游業的根本,指導旅游業的規范,衡量旅游業的標準,同時,也是我們廣大導游員進行導游安排時必須考慮的六個要點、六個方面。了解了它的形成過程,有助于在實際導游工作中更好的為游客服務。
旅游的生活方式
這就須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旅游這一觀念。因為現代社會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學考察。它是人類社會中一種不斷發展的生活方式。關于這一點,國外一些學者也有同類的敘述。如英國伊什圖里金(Estoril)就指出過旅游的性質在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
1、娛樂旅行概念發生了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只有社會中的富裕的、有閑空的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出國旅行,滿足于欣賞外國風景、藝術作品。這種概念已完全改變。因為出國旅游者多來自各種不同的背景,對旅游想法很不相同,所好和欲求更加五花八門,在有限的假期內盡量包攬這一切。
2、現代旅游是閑暇追享的“民主化”
如冬季旅游,過去是少數富人強占的運動;騎馬、劃艇、射擊,是非大眾化運動。但是嗜好和閑暇的“商業化”已使這種活動能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國外去參加更為令人激動和更富有外國情調的活動,如登山、滑冰、水下游泳和馬車旅行等。
3、現代旅游發展為“社會旅游”
如英國度假營,既提供傳統的旅游勝地具備的一切設施,又不斷開辟和發展新的風景區域,組織大群游人觀覽,建造特別設計的低消費接待設施,并經常就地提供娛樂和其它服務。社會旅游可以把大量旅游者引入偏遠和相對不發達地區。
對旅游的業余性規定大體是正確的,但在實際中又難以區分。特別是在中國,利用開會、出差旅游的人很多。據統計,到北京來旅游的人,41%是會務旅游者。外國利用國際會議旅游的人也很多,如1985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會議有274個,英國倫敦238個,比利時布魯塞爾219個、瑞士日內瓦212個。這些參加國際會議的人,既是為了某一專業目的而去的會務者,也是一個利用會議參加旅游活動的游覽者。英、法、比等國家正是利用這種方式,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旅游收入。如1985年巴黎舉行國際會議收入70億法郎,其中30億法郎為專題會議收入。
享受性:旅游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獲得基本滿足后出現的一種追享欲求。有一位社會學家說,旅游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性。旅游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
知識性:旅游給大家帶來很多見識,增進了對各地了解,豐富了人文知識。
意志性: 旅游給大家帶來心靈的意志,會讓自己的思維,心情發展到興奮,快樂的極致。
休閑性:日前高速運轉的生活工作頻率,使人越來越感到生活的壓力過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日放松自己,到海濱城市享受陽光,沙灘,大海,藍天,白云。
旅游安全須知
火災
游客在酒店遇到火災時,千萬不要搭乘電梯或隨意跳樓;若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者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必須穿過濃煙時,用浸濕的衣物批裹身體 捂著口鼻貼近地面順墻爬行;當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可用浸濕的衣服、被褥堵塞門縫或潑水降溫等待救援,可用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暈船
有的旅客在外出乘車(船)時容易發生頭暈、惡心、嘔吐等暈車(船)綜合癥。這時,可在出發前半小時服用暈海寧、苯海拉明等藥物;同時注意旅游前夜保持充足睡眠,乘車當天不要吃得過飽;最好坐在車輛中部,靠近窗口的位置等,以避免或減輕不適反應。
流鼻血
流鼻血較為常見,一般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布塊貼敷在前額、鼻背或頸部兩側;或用干凈的棉花、紗條或布條,用力塞入鼻內,如果沾些腎上腺素、麻黃素或云南白藥則更好;或用拇指、食指緊緊捏住鼻孔約5-10分鐘,均可起到迅速止血的作用。
異物入眼
當灰沙塵粒進入眼內,切莫馬上用手揉搓眼睛,這樣容易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等病。可以立即閉上眼睛,不時轉動眼球,或用拇指和食指做提拉上眼瞼(上眼皮)的動作,反復幾次,這樣,異物便會隨眼淚排出;也可用手指將上、下眼瞼向外翻出,仔細尋找異物,然后用沾有冷水或溫水的手帕或棉花卷將異物拭去。
飛蟲入耳
如果有小蟲飛入耳內,最簡單的辦法是往耳內滴油,如菜油、麻油等也可滴一些溫水或冷開水,將小蟲淹死或將其四肢、翅膀粘住,限制它的活動,然后去醫院取出。
腹瀉
出現嘔吐、腹瀉和劇烈腹痛多是由于旅途中食用的食物或飲水不潔造成的急性腸胃炎。可口服痢特靈、黃連素或氟哌酸等藥物;飯前多吃些大蒜可起預防作用。
食物中毒
游客如果出現食物中毒癥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車來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并反復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如在嘔吐物中 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導瀉,如果游客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時間較長(如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采用服用瀉藥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
扭傷
途中發生急性扭傷時,切忌局部按摩或回旅館后熱敷,最好停止活動,回去后冷敷20至30分鐘,便能達到消腫和止痛的作用。當抽筋時,拉引患處肌肉,并輕輕按摩;補充水分及鹽分,休息直到患處感覺舒適為止。
毒蛇咬傷
游客途中萬一被毒蛇咬傷,切忌驚慌失措或奔跑,以免因血液循環加快而加速毒素吸收;正確的方法是立即用繩子或褲帶扎緊傷口靠近心臟的一側;每隔三分鐘松一下綁,時間在一至兩分鐘,以防肢體壞死,如有條件可盡快用利刃切開傷口處或作十字形切口,用力擠壓以排除毒素,然后盡快送醫院處理。
迷路
在旅途中游客如果迷失方向,又沒有帶指南針,可以在稍開闊的地方,如果周圍有樹,可觀察一棵獨立的樹木,枝葉茂盛的一側是南,稀疏的一側是北。如果有樹墩,可觀察其年輪,南方的年輪寬,北方的年輪窄。也可觀察巖石,一般是北側布滿青苔,南側干燥光滑。在晚間可以觀看北斗星,從北斗星的勺柄到 北極星正標示著從南到北的方向。此外還有螞蟻洞口朝南,積雪難化的地方在北等物像,可供辨別方向。
昏闕
發現突然暈倒的游客切不可胡亂搬動,應就地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這樣利于嘔吐物吐出,防止窒息;放松褲腰帶和領扣,觀察其脈搏和呼吸變化。如呼吸、脈搏正常,可用大拇指刺激人中穴使其蘇醒;如出現呼吸停止或者心臟驟停,應立即采取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急救。現在一般導游或者旅游點的服務人員已經基本掌握,可以迅速聯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