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紀錄:一分鐘跳繩374次
浙江省余姚市陸埠鎮少年周琦,近日收到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他以374次的成績刷新了“一分鐘跳繩次數最多”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項紀錄此前由一名日本跳繩選手保持10年之久。而且,周琦將紀錄成績大幅提升,比前紀錄超出26次。
跳繩運動注意事項
1、注意跳繩時間
既然是運動肯定是講究適宜的運動時間,有的人喜歡在飯前進行跳繩運動來達到降低食欲的目的。其實飯前一個小時運動并不科學,這個時間點接近飯點,人肯定處于空腹的狀態,如果運動的話不利于身體健康。一般在運動前需要適當補充點能量,可以喝點能量水,或者是在餐后一個半小時后運動較佳。
2、注意保持合適的跳繩時間
跳繩運動和跑步一樣,都需要運動者堅持一定的運動時間才看到得運動效果。建議每次跳繩運動運動不應低于30分鐘,不超過1個小時,過度運動也是不好的,會讓機體處于過度勞累狀態,有損機體。
3、跳繩次數要慢慢增加
跳繩運動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尤其是從來沒做過跳繩運動的人。最開始的時候可以每次保持60-100下的跳繩運動,在3分鐘內跳完。隨著對跳繩運動的漸漸適應,可以適當增加跳繩的次數以及頻率,直到身體能接受的程度。
跳繩減肥嗎?
跳繩是一種有氧運動方式,保持一定時間的跳繩運動是有助于減肥的。
跳繩的時需要人的腿部肌肉和手部肌肉發力,這會大大鍛煉我們肢體的肌肉組織,想要通過跳繩來減肥,那么需要每次堅持30分鐘以上,每周堅持3-4次的跳繩運動,堅持幾個月說不定就能看見減肥效果。
跳繩用腳尖還是腳掌
跳繩用腳尖。跳繩腳尖著地更加輕松,重心又好掌握,不易損傷踝、膝關節和腰部。如果單用腳跟著地,重心不穩,易摔傷或扭傷踝、膝關節和腰部。整個腳都著地,會產生巨大的震動,動作笨拙,跳不了幾個就特易疲勞。
跳繩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跳起的高度一般在三到五厘米之間,落地時要有屈膝緩沖動作。正確姿勢就是要求膝蓋微微彎曲,因為膝蓋繃得直直的沒有一個緩沖的效果。彎曲的膝蓋跳的時候有點像彈簧,彈簧受到外界壓力產生形變,但是外界壓力一旦消失彈簧就能復原。另外,跳起時膝蓋通常都是伸直的,小腿不能太過屈膝。在進行跳繩運動之前,可以先做好準備熱身運動,特別要注意膝關節、腳踝等關節部位。其次,跳繩時間不宜過長,跳2-3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跳繩有哪些好處
首先跳繩可以幫助減肥,跳繩是有氧運動的一種,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其次,跳繩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有些個子長得比較慢的小孩,家長就會讓其每天堅持跳繩。
跳繩還可以增強協調性,尤其是跳長繩時,有同伴搖繩與集體跳繩的協調配合,完成這些協調動作,可以增強神經系統的靈活性,鍛煉身體的快速反應。總的來說,跳繩真的是個很好的運動,既沒有場地限制,又能很好的鍛煉身體。
跳繩活動源遠流長。當女媧“乃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時,繩子便伴隨著人類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繩子來記事,也用它來捆扎收獲的農作物,或拴使牛馬、捆綁獵物等等,繩子成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繩可能源于原始的農事、狩獵或軍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