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多地局地最高溫達40℃
北京等多地局地最高溫達40℃以上
據中國天氣網7月10日報道,中央氣象臺7月10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7月10日白天,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漢、江南、華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華北東部、黃淮中北部、江南中北部和東部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北京東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及浙江東部、福建東部等局地可達40℃以上。
明后兩天,由于長江中下游降雨減少,這里的最高氣溫會迅速攀升到35℃以上。此外,在副熱帶高壓的強勢掌控之下,江南、華南等地高溫還會耐力持續。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江南、華南等地多35℃以上高溫天氣,高溫日數一般有7~9天,且濕度較大,體感悶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區可達38~40℃。
夏季防暑小妙招
1,多喝水,在夏季最好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會導致身體缺水,而白開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可以更好的補充身體的水分,必要時可以在水里加一點食鹽,可以防止人過多流汗導致虛脫。
2,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個小時可以使用自來水沖手腕5~10秒鐘,因為夏季血液溫度也比較高,而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用水沖可以降低血液溫度。
3,吃苦瓜和西瓜。在夏天可以多吃苦瓜炒菜,苦瓜正是季節。多吃苦瓜可以防暑降溫,如果實在不喜歡苦瓜,可以吃一些西瓜。西瓜水分足,可以補充水分才可以降溫,但是注意的是剛從冰箱里拿出來,西瓜最好放置一會再吃。
4,少吃多餐。身體只要代謝食物就會產生熱量,吃得越多熱量也就越多,所以要少吃多餐,而且盡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因為高蛋白的食物代謝時產生熱量尤其多。
5,多喝菊花茶。夏季天氣炎熱,人們更容易上火,這時候喝一些菊花茶不僅可以降溫,還可以補充身體里的水分。
6,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導致人體溫度升高,流汗增多。
7,掛濕窗簾,將窗簾打濕,這樣蒸發的水分隨著風吹入,室內清涼宜人。
8,多洗臉天氣也很熱,人就容易流汗,這時候沒事就用涼水洗洗臉,不僅可以保持身體的清爽,還可以防暑降溫。而且洗臉后明顯感覺溫度降得比較多,人非常舒服。
夏季預防情緒中暑
1、“靜心”養生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不要生悶氣,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平復不良情緒。
2、保證睡眠
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經常作息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定。因為夜間11點至凌晨1點是臟腑氣血回流的時間,此時,血回流到肝臟準備儲存精氣,如果沒有入睡,能量無法被貯藏,就會肝盛陰虛,陰陽失和。
3、調劑好飲食
日常膳食應盡量減少進食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能防暑,還能增進食欲。注意多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多進食“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等。
4、注意養氣
日常生活應保持不急不緩、心平氣和的狀態。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都要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讓呼吸均勻有序,“氣”自然就會“和”?!皻狻表樍?,轉化為足夠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靜了。
夏天適合喝什么茶?
1、綠茶
夏天喝綠茶的好處多,全因綠茶屬未發酵茶,性寒,“寒可清熱”,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愈合的作用。在夏天綠茶做主料,搭配一些味酸的材料,如:青梅、山楂、洛神花等飲用,具有清熱、生津、防中暑等作用。
2、百合花茶
百合花富含蛋白質、糖、磷、鐵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醫療價值和食用價值。泡茶時,每次取百合花2克—3克,用開水燜10分鐘左右即可。茶沏好后色澤金黃,味甘微苦,可以安心去火、清涼潤肺,是夏日里最好的解暑飲品。
3、桃葉解暑茶
將50克桃葉放入杯中,加入500毫升水煎至一小碗的量,涼后即可飲用。此茶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癢,適用于有皮膚疾病的人飲用。
4、玫瑰普洱茶
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適量。先把普洱茶放在茶杯或茶碗中,倒入開水。第二次加入開水前泡放入玫瑰花,等茶水溫涼,根據自己口味,放入適量蜂蜜。玫瑰花與普洱茶的混合,其茶香勝菊普一籌,還能夠疏解胸悶、氣煩的心情,夏天肝火旺,易發怒,可以常喝玫瑰普洱茶,舒緩心情。
5、藿香茶
藿香、佩蘭各10克,生魚腥草30克(二人份)。切碎,加紅茶10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有祛暑、化濕、和中功效;在補充水分、防暑祛濕的基礎上,適用于流感及輕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飲。
6、荷葉絲瓜茶
分別稱取鮮荷葉、銀杏葉、扁豆花、絲瓜皮、竹葉各15克,洗凈后放入鍋中,加水煎成藥汁,濾去沉渣,然后加入適量白糖、20克銀耳,加入開水沖泡,涼后即可飲用。有防暑的功效。
7、荷葉茶
荷葉的浸劑和煎劑具有擴張血管、清熱解暑及降血壓之祛病養生之功效。同時,荷葉還是減脂去肥之良藥。治療高血壓的飲用方法是,用鮮荷葉半張洗凈切碎,加適量的水,煮沸放涼后代茶飲用。
8、枇杷竹葉茶
枇杷葉、鮮竹葉、蘆根各20克,洗凈切粗末,放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鐘,去渣濾汁,趁熱放入少許白糖和食鹽即可飲用。本方有清熱生津,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于發熱咳嗽、咳痰黏稠、口渴津少等,也為清暑之佳品。
9、玄麥甘桔茶
玄參、麥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將上述藥切粗末,開水沖泡后代茶飲。本方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于肺陰不足、喉癢干咳無痰、口渴咽干等。
10、薄荷甘草茶
薄荷10克,甘草3克,蜂蜜適量。將兩藥同放入鍋內,加開水約3000毫升,加蓋煮沸15分鐘,取汁加蜂蜜即可飲用。薄荷甘草茶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可用于咽喉癢痛不適、聲嘶、咳嗽等癥。
夏季中暑了該怎么辦?
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室內、走廊、樹陰里,這是我們大家要去注意的情況了,可以發現這些方法是我們大家應該去注意的地方了,如果我們讓中暑的病人繼續的處于炎熱的地方,那么就容易導致我們出行身體的不適了,甚至會導致問題更嚴重。
讓病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松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衣服,同時開電扇或空調(應避免直吹),以盡快散熱,我們是需要及時的幫助病人降溫,否則是會導致病人的病情問題更嚴重了,我們需要盡量的避免才行。
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及腹股溝,如有條件,用溫水擦拭全身。可在額頭、太陽穴涂抹清涼油、風油精。清涼油、風油精能清涼止痛、醒腦提神,外涂于穴位,可緩解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癥狀。注意孕婦和3歲以下幼兒禁用。
配合按摩手法,可掐按人中(鼻下正中)、十宣(10個手指尖),按揉太陽穴、內關穴(手腕橫紋正中向上2寸)、百會穴(頭頂正中),搓擦足心的涌泉穴,具有清泄暑熱、醒腦安神、鎮靜除煩的作用。每穴各操作1分鐘左右,可使病人很快蘇醒,這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法了,可以說是中暑的時候急救的最佳方法。
根據癥狀的輕重,中暑分為先兆、輕癥和重癥三階段。以上方法對先兆中暑及輕癥中暑效果較好。若癥狀持續不緩解,繼而出現汗閉高熱、頭痛嘔吐、神智喪失、四肢發涼或痙攣抽搐等,就是重癥中暑了,若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這時應讓患者側臥,頭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向外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