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常見心理學考題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常見心理學考題一、單選題
1.兒童多動綜合征的高峰發病年齡為( )。
A.3~5歲
B.5~7歲
C.8~10歲
D.11~13歲
2.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和運用知識、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學方法是( )。
A.講解法
B.演示法
C.練習法
D.指導法
3.人際交往中,交往雙方出現關系極不融洽、相互疏遠的現象是( )。
A.人際排斥
B.人際吸引
C.人際合作
D.人際競爭
4.操作技能形成的具體途徑是( )
A.示范
B.講解
C.練習
D.反饋
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實現的,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稱為( )。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寫作技能
D.操作技能
6.學習者運用縮簡和編歌訣的方法幫助記憶知識的學習策略屬于( )。
A.組織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復述策略
D.元認知策略
7.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后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8.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維
B.聚合思維
C.直覺思維
D.發散思維
9.于l994年受邀在美國教育研究會的專題報告中,精辟地總結了教育心理學十幾年來發展成果的心理學家是( )。
A.斯金納
B.奧蘇伯爾
C.加涅
D.布魯納
10.人與人區別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氣質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常見心理學考題二、判斷題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20分)
1.建構主義認為教學就是知識的傳遞。 ( )
2.苛勒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地接受學習。 ( )
3.理性概括是一種高級的概括形式,是知覺水平的概括。 ( )
4.畫線是閱讀時常用的一種精細加工策略。 ( )
5.操作者自身的感覺系統提供的感覺反饋是外部反饋。 ( )
6.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不同的觀念,表明其思維具有變通性。 ( )
7.教師自己的觀點對學生而言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 )
8.創造性是少數人的天賦,一般人不可能有。 ( )
9.關于兒童道德發展階段,皮亞杰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兒童達到道德的自律。( )
10.采用掌握學習進行教學,學生的成績沒有差異。 ( )
11.學生的學習是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 ( )
1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味著教授學習策略能提高遷移的意識性。 ( )
13.概括是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 ( )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階段,各動作成分間的相互十擾減少,多余動作卻有所增加。 ( )
15.以合作學習方式學習的學生比獨自總結或簡單閱讀材料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 ( )
16.個體好奇心、求知欲越強,知識經驗越豐富,活動的積極性越高,則越能發現常人所發現不了的問題。 ( )
17.研究表明,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沒有關系。 ( )
18.心理健康是絕對的。 ( )
19.教學活動中,教師按領域原則和功能安排課堂空間,這兩種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組合使用。 ( )
20.班級規模越大,教師的態度、學生的態度和課堂處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 )
猜你感興趣:
1.教師資格證2017年小學教育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2.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習題及答案
3.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模擬題及答案
4.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