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前強化試題及答案(2)
2017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前強化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知識點】職業理念——教師觀
【答案】D。
【解析】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倡教師對待師生關系應當尊重、贊賞。而題干中的老師當眾羞辱學生,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
2.【知識點】職業理念——教師觀
【答案】C。
3.【知識點】職業理念——教育觀
【答案】C。
4.【知識點】職業理念——學生觀
【答案】A。
【解析】劉老師不因小輝的小錯誤全面否定他,而是對他充滿信心,和小輝交起了朋友。這說明劉老師看到了小輝未來的發展潛力,看到了小輝是可以積極成長的。
5.【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6.【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規定,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職責,或者虐待、歧視未成年人,或者在辦理收留撫養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7.【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答案】B。
【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因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與其職務無關的個人行為,或者因學生、教師及其他個人故意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造成學生人身損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8.【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對孤兒、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以及其他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
9.【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答案】C。
【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因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與其職務無關的個人行為,或者因學生、教師及其他個人故意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造成學生人身損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10.【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11.【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六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12.【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答案】D。
【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關于人才培養體制改革中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其中注重因材施教就是指要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
13.【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A。
【解析】關愛學生要做到: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該教師的做法嚴重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沒有做到關愛學生。
14.【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C。
【解析】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因此首先要承認自己的錯誤,認真反省;對課堂突發事件處理要做到教育性,通過課堂突發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另外,任何突發事件的處理,都需要注意盡量不影響教學進度。綜上所述選擇C。
15.【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B。
【解析】為人師表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做好率先示范作用。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
16.【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C。
【解析】教師要做到廉潔從教,不能以權謀私,收取賄賂。教師不應該根據家長是否送禮來決定對待孩子的態度。
17.【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
【答案】D。
【解析】《自由引導人民》是一幅由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油畫作品。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
18.【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
【答案】A。
【解析】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忘年之交: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19.【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科學常識
【答案】C。
【解析】目前世界上有三種類型的磁懸浮:一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常導電式磁懸浮,二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超導電動磁懸浮,這兩種磁懸浮都需要用電力來產生磁懸浮動力。而第三種,就是我國的永磁懸浮,它利用特殊的永磁材料,不需要任何其他動力支持。
20.【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文學素養
【答案】D。
【解析】《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記》作者是吳承恩;《聊齋志異》作者是蒲松齡。
21.【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文學素養
【答案】C。
【解析】祥林嫂是魯迅作品《祝福》里的人物。祥子是《駱駝祥子》里的人物,秦二爺是《茶館》里的人物,祁老人是《四世同堂》里的人物。
22.【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
【答案】B。
【解析】三月三歌節是壯族節日。
23.【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歷史、文學素養
【答案】D。
【解析】八王之亂是發生于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作者是曹操,他最大的歷史功績是官渡之戰后統一北方。能有此作為,是由于他在經濟上獎勵農耕、實行屯田、興修水利,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主觀上能夠招賢納士。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故答案選D。
24.【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
【答案】B。
【解析】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于是,他畫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杰作——《亞維農少女》。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25.【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
【答案】C。
【解析】古琴屬于彈撥樂器。
26.【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信息處理能力
【答案】C。
【解析】已有文件1編輯后若只進行保存,則編輯后內容覆蓋原有內容,此時仍然只有文件1;若進行另存為操作,則編輯后的內容將存放在一個新的文件中,而文件1依然存在,存放內容為編輯前的內容。
27.【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信息處理能力
【答案】D。
【解析】若輸入“=2^3”,則會顯示8,因為這樣會把“=2^3”當成公式使用,否則是把“2^3”當普通字符處理,輸入幾就是幾。
28.【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答案】D。
【解析】觀察復言命題,乙的話“如果p,那么q”與丙的話“p并且非q”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人是對的,則甲和丁的話為假,由甲的話為假可推出“Y球隊不能進入決賽”,由丁的話為假可推出“X球隊能進入決賽”。故答案選D。
29.【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答案】A。
【解析】由(2)推斷,作家不是中文系畢業者,故排除D。由(5)推出乙不是數學系畢業者,排除B。由(6)可知,乙、丙都不是物理系畢業者,故甲是物理系畢業者,排除C。故答案選A。
二、材料分析題
30.【知識點】職業理念——學生觀
【參考答案】
陳老師的做法比較恰當,符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人為本”學生觀的具體要求。
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是有發展潛力的。材料中,針對王剛上課心不在焉的情況,陳老師沒有武斷地認為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表現、一味批評王剛。而是耐心調查了解情況,給他發展和提升的機會。
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材料中,對于王剛在地理方面的特殊才能,陳老師做到了尊重學生差異性,采用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辦法,教學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注重個別差異。
最后,“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是學習的主體。材料中,老師親自指導王剛,改變了他的學習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增強了他學習主動性的發揮。促進他自主學習。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充分實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獨立意義的人、發展中的人、獨特的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31.【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參考答案】
張老師的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教師的行為符合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終身學習要求教師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材料中,張老師勇于進取,敢于創新打破常規,重新調整教學內容,聯系企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的行為符合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要求教師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材料中,張老師任教20多年來一直認真負責,為了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不斷努力工作。
因此,作為教師,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不斷提升和改進教學,勤懇敬業,嚴謹治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2.【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答案】
(1)讓人們心情變差,并且傷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妨礙了交通系統的正常運行;污染企業被迫停工.制約了經濟的良性發展。
(2)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污染,導致了霧霾的發生。霧霾不但有損人的身心健康,更會影響經濟的良性發展.這樣的中國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美麗中國。所以,必須采取措施治理霧霾。這就需要政府改變經濟發展模式,改善能源結構,抑制高污染企業的排放,降低汽車尾氣的污染量,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為政者的政績觀。同時,作為普通市民,也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共同承擔治理環境的時代命題。
【解析】
(1)第一題要求概括霧霾給我們帶來的影響,聯系材料,我們可知第二段主要講霧霾的影響。文中“霧霾的影響,也不僅僅傷害人的健康”說明霧霾不但有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了社會正常的生產生活。此題整體不難,需要注意的是關于霧霾的影響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不可直接摘抄材料內容。
(2)第二題主要考查對文中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其中“霧霾下的中國,不是美麗中國”作者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霧霾給社會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影響。面對霧霾,“是打破糾結、直面環境挑戰的時候了”,這就是要考生回答面對霧霾我們應該怎樣做。整個題目不難,需要將理解的這句話分開來闡述,同時對文中的材料要進行相應的整合。
三、寫作題
33.【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基本能力——寫作能力
【參考范文】
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教育家馬卡連柯這樣說過:“培養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有真正的工作。”責任心是一種習慣性行為,學生的責任心,將關系到他以后的人生。世界上的每個人不一定都會有卓越的貢獻,但如果沒有責任心,一定很難成功。有責任心,才會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認真,才更容易抵達人生的巔峰。
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要嚴格要求,一絲不茍。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落實檢查。用行動告訴他們,言必行,行必果。半途而廢是缺乏責任心的集中表現,如果一個孩子遇到困難,就推脫逃避,想要放棄,那么他就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言出必行的習慣。不能讓他們只愿意做異想天開的做夢人,而變成行動上的“矮子”。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進行正面宣傳。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經常看到有關藤野先生的筆墨,他總是認真細致地幫魯迅修改筆記,連文法的錯誤、血管圖的微小偏差都不放過.他的責任心讓魯迅先生一生緬懷;胡適母親是一位如孟母一樣嚴厲而慈祥的母親,“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催我去上早學”、替“大哥”還賭債,這些都是因為她內心秉持著一顆有責任的心:莎莉文老師用愛心和耐心讓海倫·凱勒感到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將責任化為無私的愛心,將海倫的世界點亮,被譽為“再塑生命”的人……這些感人的故事會讓學生產生一種由衷的敬畏,給他們有關責任的教育。但是除了這些過去的事跡.教師還要積極發掘現實生活中的有責任心的榜樣,為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樹立一面鮮活的旗幟。
讓學生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后果,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會讓學生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會讓責任心成為學生心底的花,但責任心的花種不能一直在心底開花,還得在行動中展現。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說:“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變得很有責任感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與學生溝通的前提下給學生設定完成任務的期限。如果他們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將受到懲罰,在害怕后果的影響下,學生便會自覺地完成既定任務,慢慢地就會養成有責任心的好習慣。
花有果的責任,云有雨的責任,太陽有光明的責任。學生有學習的責任,教師有教育學生的責任。教育的目的是將思維幼稚的孩童變成心智成熟的人,而責任心就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在教育的過程中。將孩子培育成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孩子人格培養的重要一步。教師要時刻秉持責任之心,將孩子培育成一個有責任的人。
【點評】
材料以里根兒時打破玻璃的故事為我們詮釋了什么叫責任。題干要求從教師職業的角度出發,寫一篇文章。從教師職業角度出發,即要求作答者將自己當作一名教師,從教育學生的角度出發分析,形成觀點,再進行作答。范文從教師職業的角度談了作為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文章開頭引用教育學家的話增加了培養學生責任心的理論依據,足見考生扎實的教育學理論基礎。第二、三、四段從三個角度對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分條論述。其中第一條言辭有點簡短.但論點明確;第二條和第三條作者運用理論論據與事實論據很好地將論點表述明確,同時做到了文辭不落于平庸,使文辭和事實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結尾采用娓娓道來的方式進行總結。收束整篇文章。可以體現作者確實是經過了嚴密的思考。
猜你感興趣:
1.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模擬題附答案
2.2017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模擬題及答案
3.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模擬題含答案
4.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