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單選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2014上,1) 只有建立了統一的學校集體,才能在兒童的意識中喚起輿論的強大力量,這種輿論的力量,是支配兒童行為并使它紀律化的一種教育因素。提出這-集體教育主張的教育家是( )
A.加里寧 B.馬卡連柯
C.凱洛夫 D.蘇霍姆林斯基
答:B
(2014上,2)“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學記》中的這句話表明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 )
A.差異性 B.可變性 C.穩定性 D.不平衡性
答:D
(2014上,3).我國在世界各地開辦孔子學院,向各國人民介紹中國文化。這說明教育對文化具有( )
A.傳遞功能 B.創造功能
C. 更新功能 D.傳播功能
答.D
(2014上,4)在我國歷史上,以“中學為體,西體為用”為指導思想,以讀經尊孔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頒布并實施的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 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答:B
(2014上,5)在教育研究文獻中,各種文物、教育史專著,名師教育實錄等屬于( )
A.事實性文獻
B.工具性文獻
C.理論性文獻
D.經驗性文獻
答:C
(2014上,6)當學生摔倒后出現頭疼、惡心等輕微腦震蕩癥狀時,教師不宜采取( )
A.電話通知家長,具體告知情況 B.送校醫務室或附近醫院就診
C.臥床休息,適當減少飲水和進食量 D.按摩并熱敷受傷的部位
答:D
(2014上,7)三(1)班現在“每月一星”評比活動中,將本月樂于助人的同學的照片張貼在光榮欄上。這種德育方法屬于( )
A.說服教育法 B.實踐指導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評價法
答:D
(2014上,8)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學習,這種心理沖突屬于( )
A雙趨式沖突
B雙避式沖突
C趨避式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答:C
(2014上,9)同學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課,突然從外面飛進來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視線轉向它,從心理學的角虔看,這是(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隨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答:B
10.小紅非常喜歡文學作品,所以上語文課時特別認真。這種學習動機屬于( )
A認知的內驅力
B 附屬內驅力
C生理的內驅力
D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答:A
(2014上,11)麗麗背會了《山行》這首詩,接著又繼續讀了 5分鐘,這種知識保持方法屬于( )
A及時復習
B使用記憶術
C分散集中結合
D適當過度學習
答:D
(2014上,12)針對小明上課不敢發言的情況,王老師在數學課上多次鼓勵他發言并加以表揚,使小明逐漸克服了膽怯心理。王老師運用的方法是( )
A強化法
B代幣獎勵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統脫敏法
答:A
(2014上,13)以布魯姆為代表的教肓家將教學目標分成三大領域,其中不包括( )
A.認知領域
B.情感領域
C.意志領域
D.動作技能領域
答:C
(2014上,14)張老師用一套試卷對程度相當的兩個平行班進行測試,學生的成績基本一致,這說明這張試卷具有較好的(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答:A
(2014上,15)為了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各地可以對國家統一規定的中小學課程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這體現了課程結構的( )
A.可操作性 B.可替代性
C.可轉換性 D.可度量性
答:A
(2014上,16)小學《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目標,應隨著兒童生活及活動過程的變化和需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應從教科書擴展到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會、以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這段話說明該課程具有( )
A.生活性
B.綜合性
C.開放性
D.活動性
答:C
(2014上,17)張老師幵始上《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時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而且還會拉小提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這屬于( )
A.直接導入 B.經驗導入 C.故事導入 D.直觀導入
答:A
(2014上,18)烏申斯基認為,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進行思維的。這觀點要求小學教學應當遵循( )
A.啟發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答:B
(2014上,19)根據載體不同,可以把課程資源劃分為( )
A校內課程資源與校外課程資源
B教授化課程資源與學習化課程資源
C條件性課程資源與素材性課程資源
D文字性課程資源與非文字性課程資源
答:D
(2014上,20)《義務教肓課程設計實施方案》規定: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內容由地方和學校根據教肓部的有關要求自主研發或選用。該課程屬于( )
A.國家規定的必修課 B.國家規定的選修課
C.地方規定的必修課 D.學校規定的選修課
答:A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簡答題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你每小題10分,共30分)
(2014上,21)簡述我國教肓目的基本特征。
答:縱觀我國各個時期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有如下基本特征:
(1)強調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2)要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
(3)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
(2014上,22)簡述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
答: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不分化到逐漸對各不同學科內容產生初步的分化性興趣。主要有四種特點:
(1)學習上由直接興趣逐漸向間接興趣轉化
(2)興趣廣度逐步擴大,但缺乏中心興趣
(3)逐漸由不穩定向穩定發展
(4)由消極興趣向積極興趣發展
(2014上,23)簡述建立良好班風的基本措施。
答:(1)確定班級發展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規則和秩序;
(4)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
(5)培養集體輿論和班風.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材料分析題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014上,24)材料: 榮獲第62屆美國年度國家教師大獎的瑞貝卡,他在頒獎大會上說“我們的學生就是我們的未來”,應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師應用技巧、愛心、知識、去引導他們,感化他們,去實現這一切”。
問題:(1)說說你對“我們的學生就是我們的未來”的理解。(10分)
(2)結合材料,說說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10分)
答:(1)根據新課改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直接關系到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對學生充滿期待和信心。鼓勵他們進行自我探索和學習。并將學生始終放在教育教學的中心。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想法。教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能力、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建立平等、有愛的師生關系。堅信學生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
(2)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活動都要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主導有二個任務,一是主導教學內容、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二是幫助學生學習、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首先,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有很多的學習方法與態度是向老師學的。因而教師要能根據課堂中學生的認識、興趣、注意力等特點靈活運用教材,尋求與學生學習的共鳴點,貼近生活進行學習。 其次,教師全心全意為學生做“鋪路石”。在學習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自己個人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師要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切有利的“平臺”,使他們在這“平臺”上能充分體現出自己學習的價值和成果。
(2014上,25)材料:作文課上,李老師說:“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數不清。同學們要從生活中捕捉各種作文素材”我正在上課說著,忽然一位同學說“不對,作文材料不像浪花,是各種各樣的小雨,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是捕捉更多又有價值的“小魚”。”聽到這么一句話,我很生氣,想要斥責他上課亂說話,后來我使自己冷靜下來,平靜地說:“這樣的想法和比喻很好,還有沒有其他同學的想法”,后來在我的引導下,每個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我自已原來開始的比喻要好很多。
問題:(1)請對李老師的做法進行評價(10分)
(2)談談教學過程種預設和生成的關系(10分)
答:(1)李老師面對學生的突然“發難”。能夠正確、靈活、民主的處理。體現了李老師本身的教學機智。在課堂中存在很多預想之外的情況,這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嚴峻的挑戰。然而,應該認識到挑戰與機遇并存,在偶發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學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學的一面。只要掌握教學機智的運用策略,就能使偶發事件經過教師及時、巧妙、靈活的處理,對教學起到烘托、補充和增效的作用。材料中,李老師剛開始很生氣,但冷靜下來后,正確對待學生的這一反駁,表揚并激發了更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使比喻增加了多樣性和趣味性。促進了課程資源的生成,激發了課堂氣氛。
(2)答:“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因動態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對與“預設”,似乎成了一對矛盾體。于是,就有人認為應該忽略預設。其實,課堂教學追求動態生成,并不意味著不重視預設。預設和生成是需要同時努力關注的一對矛盾統一體。教師應該認識到:1)課堂上的生成是必然的,不單單是備課預設不足造成的。2)課堂生成也是教學資源,應該在課堂預設時估計到,并巧妙的運用它為學生的發展服務。3)要對課堂“生成”本身有恰當的評價,以此來推進教師和學生的雙贏。
猜你感興趣:
1.教師資格筆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2.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習題及答案
3.教師資格證考試 教育知識與能力
4.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習題及答案
5.2015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