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易錯點大盤點及應對策略深度分析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好高騖遠 庸俗化 B.好高騖遠 娛樂化
C.急功近利 庸俗化 D.急功近利 娛樂化
【答案】D。解析:第一空,“好高騖遠”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急功近利”形容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對應“受市場的影響”“浮躁”,此處強調的是抗日劇過于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急功近利”填入恰當,排除A、B。第二空,“庸俗”對應的是“高尚”,“娛樂”對應的是“嚴肅”,“手撕鬼子等雷人情節頻現”體現的是創作者的態度不嚴肅,把抗日歷史娛樂化,故此處填“娛樂化”恰當,排除C。本題選D。
【易錯點】很多考生在答邏輯填空題目時,往往因對近義詞語的辨析不到位以及常見搭配把握不準,不清楚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而導致誤選。
【應對策略】考生平時應多積累公考高頻詞匯,掌握其含義及用法,并準確辨析近義詞語間的差別。
易錯點二:不看語境,不理意圖
應對策略:把握語境,體會意圖
例2:在東西方的很多文化中,女性會被認為應該承擔更多的家庭角色,因此真正走上商業舞臺的女性首席執行官往往________。近年來,中國整體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激勵女性成長的社會環境日益優化,越來越多女性首席執行官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令人矚目 比比皆是 B.寥寥無幾 獨當一面
C.鳳毛麟角 脫穎而出 D.披荊斬棘 嶄露頭角
【答案】C。解析:第一空,由“女性會被認為應該承擔更多的家庭角色”,因此“女性首席執行官”肯定是少數的,B、C兩項符合句意,排除A、D。第二空,“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獨當一面”指單獨承當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由“越來越多”可知,“脫穎而出”更符合句意,排除B。因此本題答案為C。
【易錯點】很多考生在做邏輯填空的時候只是憑感覺將選項代入,讀著通順即選,而不分析材料語境,更不去領會材料的意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會導致丟分。
【應對策略】平時加強語境的分析從整體去把握材料的意圖,從而提高邏輯填空的一個準確率。
易錯點三:感覺至上,不分重點
應對策略:找準詞語,把握重點
例4:“搖一搖交友”、“搖一搖找飯店”、“搖一搖K歌”等已成為智能手機時代人們新的生活方式。然而,這“搖一搖”的過程中搖出來的地點往往與實際相差不少,少則幾十米,多則上百米。這在建筑物密集分布的大城市往往給用戶帶來“找一找”的麻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云計算或許能為這一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專家認為,云計算能提供定位精度校正服務,它與定位導航結合催生的位置服務,可使定位精度達到1米。作為信息行業的主旋律,云計算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它越來越深入地服務于各群體,甚至改變整個社會的消費形態。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是:
A.信息行業引導生活方式轉變 B.智能手機時代帶來全新困惑
C.位置服務影響社會消費形態 D.云計算讓精準定位成為可能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搖一搖”已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方式,但搖出來的地點往往與實際相差較大,接著指出云計算或許能解決這一麻煩問題,因為它能夠提供定位精度校正服務,從而方便人們的生活。四個選項中涉及“定位”、“云計算”的只有D項,故為正確答案。
【易錯點】在解答片段閱讀題目時,考生往往憑感覺而不關注隱含觀點的詞語、關聯詞導致誤選。如本題出現了“專家認為”、“然而”可知材料為因果結構文段的重點在果。
【應對策略】解答片段閱讀題目時切忌一葉障目,將文段部分內容當成是文段主題。考生應通讀全文,理清關系,辨析重點,最終選出正確答案。
易錯點四:不注細節,疏忽大意
應對策略:比對材料,甄別對錯
例3:Argo計劃是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觀測試驗項目,十余年來,30多個沿海國家通力合作,在全球各大洋布放近萬個Argo浮標,組成了全球海洋監測網,首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對全球海洋上層溫度、鹽度和海流的實時觀測。通過共享數據,各國海洋和氣象科學研究者利用大數據技術處理海量數據,研究海洋氣候對極端天氣和全球氣候的影響,收獲了新的成果。Argo計劃改變了人類對海洋內部的監測手段和方式,填補了海洋氣象的空白,并為其他全球性科研合作項目起到了示范作用。
根據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沿海國家能從Argo計劃中受益
B.1998年前尚無系統的全球海洋實時觀測項目
C.大數據技術是全球性科研合作項目的必備技術
D.以往的監測手段難以實現對全球海洋的實時觀測
【答案】D。解析:A項“只有沿海國家”的說法錯誤。B項,文段只是說“Argo計劃是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觀測試驗項目”,無法推出“1998年前尚無系統的全球海洋實時觀測項目”。C項,“大數據技術”只是Argo計劃中的一種技術手段,而非所有全球性科研合作項目的必備技術。D項可由文段中“首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對全球海洋上層溫度、鹽度和海流的實時觀測”得出。故答案選D。
【易錯點】在做細節題的時候,考生往往不注意細節,馬虎大意,對設錯標志不敏感,不能正確地判斷出選項的設錯類型,想當然地選擇答案,從而導致誤選。
【應對策略】找到選項對應的材料并認真比對分析,找出兩者間的細微差別,進而甄別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