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法干警行測備考:易錯成語分析
1.不孚眾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2.不負眾望:負:辜負;眾:眾人;望:期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含褒義。
3.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4.空穴來風:穴:孔、洞;來:招致。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根據(jù)的,經(jīng)常用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常誤用于沒有根據(jù)的傳言。
5.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6.美輪美奐:輪:指輪囷(qūn),古代的一種圓形高大的谷倉,此處指高大,名詞作形容詞;奐:眾多,盛大。古時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眾多與宏麗。美輪美奐本只形容建筑之美,現(xiàn)也常用來形容房屋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7.首當其沖: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zāi)難。
8.文不加點: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9.側(cè)目而視:側(cè):斜著。斜著眼睛看人,不敢正視。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常誤解為“目光輕蔑的看”。
10.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指壞人得意的樣子。常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11.目無全牛: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jié)構(gòu)。比喻技術(shù)嫻熟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地。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含褒義。
12.處心積慮:處心:存心。積慮:蓄謀很久;指存心已久,費盡心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貶義),也指費盡心思做壞事。
13.殫精竭慮,殫:竭盡;慮:思慮。形容用盡心思。(褒義詞)
14.改頭換面:原指人的容貌發(fā)生了改變。現(xiàn)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nèi)容實質(zhì)不變。含貶義。
15.光怪陸離: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式樣多。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