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細節理解題小結
【主要表現】 選項涉及的某個概念、問題或結論在原文中并沒有提及,尤其是當選項出現對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時,一般原文并未對它們進行比較。
2.顛倒黑白
“顛倒黑白”是將正確的說成錯誤的,錯誤的說成正確的一種設錯陷阱。
【主要表現】 利用材料信息錯綜復雜的特點,在選項材料明確表示正確(錯誤)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
3.偷換概念
“偷換概念”是指命題人將題干中的詞語偷換成一些相似的詞語,改變了概念的修飾語、適用范圍、所指對象等具體內涵的一種設錯方式。
【主要表現】 多在解釋概念或轉述文意時,通過對詞語張冠李戴來迷惑考生。
4.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以個別事物替代一類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體特征的一種設錯方式。
【主要表現】 多通過更改主語或混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擴大范圍來迷惑考生。
5.混淆時態
“混淆時態”是指將還沒有發生或未實現的說成已經發生或實現的,將可能的說成必然的,將不肯定的說成肯定的一種設錯方式。
【主要表現】 “已然”與“未然”、“可然”與“必然”的互換。
【例1】網絡經濟的特征是信息產業將在世界范圍內大大發展,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服務行業將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主導產業;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速,國際投資、國際貿易以及跨國生產進一步發展;跨國公司和跨國經營將在世界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其內部流通將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取代通常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等等。這種趨勢必將在更大程度上沖擊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從而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新的挑戰。
根據這段文字的內容,下列關于“網絡經濟的特征”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信息產業將在世界范圍內大大發展
B.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速
C.跨國公司將在世界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D.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必將遭受更大沖擊
解析:D項偷換概念,末句說的是“沖擊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而非“主權”。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