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題(一)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C、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D、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2、定義:
?、偃瞬诺亩喈a性:指杰出人才在短時間內高效的創造能力或一生持續不斷的創造現象。
?、谌瞬诺亩嗖判裕褐附艹鋈瞬潘哂械亩喾N才干的特征。
③人才的記憶術:指人才在學習、工作中所運用的記憶方法。
典型例證:
(1)在創作《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劇本之前,張笑天并不了解劉銘傳,清史專家向他介紹了劉銘傳的各種事跡,3個月后,劇本完稿。
(2)羅京不但新聞播得好,同樣歌也唱得好,足球也踢得好,在青島、南京、云南都有他踢球留下的美好印象。
(3)1968年,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盧里寫成《記憶能手的頭腦》一書,書中描述了一位聯覺能力極強、記憶力驚人的男子。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
A、例證(1)(3)分別與定義③①相符
B、例證(1)(2)分別與定義②①相符
C、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③①不相符
D、例證(2)(1)分別與定義③②相符
3、定義:
①歸納推理就是以個別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識結論的推理。
②演繹推理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
?、垲惐韧评砭褪歉爬▋蓚€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從而推出它們的另一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典型例證:
?、賷W地利醫生奧斯布魯格從父親經常用手敲擊酒桶以確定其中存酒的多少受到啟發,發明了叩診法。
②銳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鈍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凡三角形的面積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垡粋€三角形,或者是銳角三角形,或者是鈍角三角形,或者是直角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不是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它是鈍角三角形。
以上與定義符合的典型例證數目有( )。
A、2個
B、3個
C、0個
D、1個
4、法律援助是指在國家設立的法律授助機構的指導和協調下,律師、公證人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依法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它有一般對象和特殊對象,前者是要審查其是否是具備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后者是指符合刑事訴訟法和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開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聯合通知規定的刑事被告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法律援助對象的是( )。
A、在中國犯搶劫罪的外國人
B、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人
C、因經濟困難無能力聘請律師的作為殘疾人的刑事嫌疑人
D、在刑事案件中,委托了辯護人的外國籍被告人
5、定義:
?、傩判模褐敢粋€人對自身信仰的堅定,可包括宗教與非宗教的信仰,是對于尚未見到事物的信念和憑據,它包括相信和敢于將自己完全委托兩個層面。
?、诤阈模褐笀猿诌_到目的或執行某項計劃的決心,也指持久不變的意志。
?、蹛坌模褐竿閼z憫之心,包括相應的一定行動,如對象為人類時,就基于彼此都是人類的認識而同情憐憫,如對象為非人類時,則基于彼此都是動物或生命的認識而同情憐憫。
典型例證:
(1)小秦認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秀的地方,只要擁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就應該感到自豪,畢竟自己還是挺厲害的嘛。
(2)老李體檢時發現“三高”,醫生提醒他要堅持鍛煉,于是老李不論三伏三九都堅持每天晨練一小時,結果“三高”果真都不“高”了。
(3)張某與妻子離婚后承擔對孩子的撫養義務,不久張某因搶劫被逮捕,孩子無人照料,民警小戴主動為張某照看孩子。
對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的關系判斷不正確的是( )。
A、例證(1)(2)(3)分別與定義①②③相符
B、例證(3)(2)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C、例證(1)(3)分別與定義①③相符
D、例證(2)(3)分別與定義②③相符
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第三方懲罰的定義要件為:(1)未受到違規行為的直接損害;(2)付出代價懲罰違反社會準則的人。A選項中未體現懲罰他人,不符合定義要件(2);B選項中受到了直接損害,不符合定義要件(1)。C選項中顯然受到了直接損害,不符合定義要件(1);D選項符合定義要件。因此選擇D。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人才的多產性:關鍵詞是“短時間內”、“高效”、“創造能力”;
人才的多才性:關鍵詞是“多種才干”;
人才的記憶術:關鍵詞是“記憶方法”。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與定義之間的關系
例證(1)中張笑天對劉銘傳寫的傳記與定義①中“杰出人才在短時間內高效的創造能力”相符;例證(2)中羅京的多才多藝與定義②中“多種才干”相符;例證(3)中書中描述的記憶力超群的男子與定義③中“記憶方法”相符。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歸納推理中的關鍵詞包括“個別知識為前提”,“一般性知識結論”。
演繹推理中的關鍵詞包括“普通性的前提”,“特殊性結論”。
類比推理中的關鍵詞包括“兩個或兩類對象”,“相同或相似”。
第二步:逐一判斷題干中的典型例證
①“敲擊酒桶”和“診斷”類比,符合關鍵詞“兩個或兩類對象”和“相同或相似”,因此屬于類比推理;②中是從個別知識推出一般性結論,符合關鍵詞“個別知識為前提”和“一般性知識結論”,因此屬于歸納推理;③中例證符合關鍵詞“普通性的前提”和“特殊性結論”,因此屬于演繹推理。綜上,例證①、②和③均與定義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B。
備注:演繹推理有三段論、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等形式。事實上,題干中的例證③就是一個典型的不相容的選言推理形式的演繹推理,望考生注意。
4、答案: B
解析:
本題題干只針對對象這個概念進行提問,因此只需關注”對象“這個定義。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定義中強調”具備法律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或符合特殊條件的”刑事被告人“。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既不是中國公民也不是刑事被告人;B符合”具備法律援助條件“的”中國公民“;C中的刑事嫌疑人不是刑事被告人;D中已委托辯護人,不符合特殊條件的”刑事被告人“,也不是中國公民。因此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
信心:關鍵詞是“對自身信仰的堅定”;
恒心:關鍵詞是“堅持”、“持久不變的意志”;
愛心:關鍵詞是“同情憐憫”、“都是人類”、“都是動物或生命”。
第二步:逐一判斷例證與定義之間的關系
例證(1),是小秦對自己的主觀判斷,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可能是自信,也有可能是自戀,而自戀不一定就是自信;例證(2)中的老李不論三伏三九都堅持每天晨練一小時,符合“堅持”和“持久不變的意志”,例證(2)屬于恒心;例證(3)民警小戴主動為張某照看孩子,這是對無人照料的孩子的“同情憐憫”,屬于愛心。即例證(2)(3)分別對應定義②③。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