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2)
寧夏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二
1、真正高明的偽造家制造的鈔票從不會被發現,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認出是偽造的,則偽造者不是位高明的偽造者,真正的偽造家從不會被抓到。
下列推理方式與這段話類似的是( )。
A、小張是一個玩魔術的專家,他的魔術總能掩人耳目,從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個高明的魔術師
B、小張是一個玩魔術的人,他的魔術一般不會被揭穿,偶爾有一兩次被人看穿,但這不妨礙他是一名優秀的魔術師
C、小張是一個玩魔術的人,他的魔術一般不會被人揭穿,偶爾有一兩次被人看穿,說明他并不是一個高明的魔術師,因為高明的魔術師不會被人看穿
D、小張的魔術很好,從不會被揭穿,所以他是個優秀的魔術師
2、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i,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3、在對待異地高考問題上,甲方認為,異地高考能夠有效促進教育公平,突破戶籍制度的桎皓;乙方認為,異地高考將導致大城市人口惡性膨脹。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不能作為上述雙方觀點論據的是( )。
A、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是教育不公的根源
B、一旦放開異地高考,無法避免“高考移民”泛濫的問題
C、各省高考實行自主命題,要求學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
D、異地高考操作難度很大,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
4、一般病菌多在室溫環境生長繁殖,低溫環境停止生長,僅能維持生命。而耶爾森氏菌卻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溫寒冷,而且只有在0℃左右才大量繁殖。冰箱里存儲的食物,使耶爾森氏菌處于最佳生長狀態。由此可以推出( )。
A、耶爾森氏菌在室溫環境無法生存
B、一般病菌生長的環境也適合耶爾森氏菌生長
C、耶爾森氏菌的最佳生長溫度不適合一般病菌
D、0℃環境下,冰箱里僅存在耶爾森氏菌
5、紅紅、丹丹、陽陽、珍珍和慧慧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因工作的需要,她們不能同時出席公司舉辦的新產品發布會。她們的出席情況是:
(1)只有紅紅出席,丹丹、陽陽和珍珍才都出席;
(2)紅紅不能出席;
(3)如果丹丹不出席,陽陽也不出席;
(4)如果陽陽不出席,慧慧也不出席;
(5)已經決定慧慧出席發布會。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推出( )。
A、丹丹出席發布會,陽陽和珍珍不出席發布會
B、珍珍出席發布會,丹丹和陽陽不出席發布會
C、陽陽和珍珍出席發布會,丹丹不出席發布會
D、丹丹和陽陽出席發布會,珍珍不出席發布會
寧夏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論點是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陶片。論據是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提問句是否定專家的觀點,而專家的觀點是原因解釋,要構成削弱,可對其論據進行削弱。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C項"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均與論點無關,屬于無關項。B項“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說明雨水不能將夔文陶片沖進古墓中,屬于削弱論據的否定原因選項。而D項“唐代的墓葬風俗”使得夔文陶片出現在古墓中,屬于削弱論據的他因削弱選項,B項比項的力度更強。故正確答案選B。
3、答案: A
解析: BCD圍繞著題目所給出的甲方認為,異地高考能夠有效促進教育公平,突破戶籍制度的桎皓,乙方認為,異地高考將導致大城市人口惡性膨脹這樣一個命題觀點。都可以拿來做論據進行異地高考的闡述。A是在深挖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與題無關。因此,這道題的選項是A。
4、答案: C
解析: 一般病菌在低溫環境下只能維持生命,而“耶爾森氏菌卻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溫寒冷,而且只有在0℃左右才大量繁殖”。因此可以推出,耶爾森氏菌的最佳生長溫度不適合一般病菌。這里出現了一個“一般”,根據從弱原則。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糾錯
本題目中只是說“而耶爾森氏菌卻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溫寒冷”,但是題目沒有解釋是否能在常溫下生存,所以A選項說的過于絕對,因此排除;B選項“一般病菌生長的環境也適合耶爾森氏菌生長”,文段中說耶爾森氏菌的生長環境很是特殊,不是一般病菌可以適應的,所以與題干不符,排除;D選項,文段中“冰箱里存儲的食物,使耶爾森氏菌處于最佳生長狀態。”只是說這種菌適于生存,并沒有說這里只有一種病菌。所以與題干不符,排除。
拓展
對于結論類的題目,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是主題一致原則,也就是題干中講的內容與選項中涉及的內容應該是一致的。從弱原則是指選項說的越不確定,正確性的可能也就越大,一旦選項中出現一些絕對性的詞語,則需引起高度注意。
5、答案: D
解析:
看過“寧夏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