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及答案(2)
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二
1、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是指運用稅收、信貸、財政補貼、收費等各種有效經濟手段引導和促進環境保護的政策。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的是( )
A、某省通過交通稅費的征收與管理,發展有益于環境保護的交通方式
B、某國鼓勵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信貸投入
C、某環保設備制造園規定了允許進入園區的企業注冊資金的最低限度
D、某企業由于污染治理未達標,而被環境部門取消了當年申請環保專項資金的資格
2、利他行為:指人們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報酬的幫助他人的行為。
下列屬于利他行為的是( )。
A、小張營救失足落水兒童余某,事后希望余某家人付給其報酬
B、小李制服企圖搶劫的歹徒。事后,單位獎勵他人民幣5000元
C、戰士小李十年如一日,堅守邊疆,榮立三等功
D、丁某發現自己家中失火,迅速撥打119,并協助消防人員滅火
3、借口就是承認活動本身是錯的,但是當事人否認他應當承擔貴任,辯解則是承認應當對活動承擔貴任,但是當事人否認這項活動是錯的,面對失敗的事件時,人們使用借口以盡可能地減輕自己應當承擔的貴任;而人們使用辯解的目的是試圖重新界定有爭議的行動,使之肴起來不至于太差。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辯解的是( )。
A、小李失去了一筆業務,給公司造成了一定損失,他說,這是由于他腿傷發作遲到了半個小時造成的
B、某部門工作出現失誤,負責人說:“他們決定時根本就沒有征求我的意見,我對此一無所知。”
C、某國消費者對在包裝中加入一氧化碳使肉類看起來紅潤新鮮的做法表示質疑,但該國食品管理局稱這種做法“總體上”是安全的
D、某公司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聲明說這是由于他們使用了其他公司生產的不合格部件造成
4、謊言是指一句或者一些話,說話人將其認為真實的事件(他可能自已都不清楚事情的真實性)說成不真實的給聽者,使聽者相信“不存在”的事物“存在”;或者將真實存在的事物說成“不存在”。
以下屬于謊言的是( )。
A、小張被確診得了癌癥,他沒有告訴家人。在積極自我調整作息和生活后,身體恢復,病灶消失,這時他告知家人自己已經遠離了癌癥。
B、家境貧困的小李一直課余打工賺取生活費。他大四時想報考研究生,學習很緊,沒有時間打工,仍對父母說自己靠打工掙得的錢生活沒有問題。
C、楊某告訴小錢,可以為她和她的同學小陳在外地找到工作,小錢欣喜地告訴小陳。后楊某讓兩人在某地的工廠工作,工資很低沒有休息日,小陳認為小錢欺騙了她。
D、老劉故地重游時見到老同學,問起一位老熟人,老同學告訴他這位老熟人得了病走了。
5、協議制決策:指具有同等權限的單位或部門就共同面臨的問題,通過協商作出決定的決策方法。下列屬于協議制決策的是
A、某林業局提出的項目申請,經過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簽字后,已正式立項
B、在廳辦公會上,經過協商、討論,大家一致通過了某下屬部門提交的方案
C、 某縣環保局、城管局和衛生局多次會商環境問題,就環保局的方案討論后形成了決議
D、某科室購買辦公用品的方案經正副主任簽字同意后交由秘書小趙辦理
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定義的關鍵詞是通過列舉的那些經濟手段來保護環境。A屬于稅收手段,B項屬于信貸手段,D項屬于財政補貼手段。C選項沒說說明注冊資金的限度是為了保護環境,所以選擇C。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該定義的關鍵詞是“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報酬”且是“幫助他人”的行為。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有報酬的要求,不符合定義;
C項駐守邊疆是戰士的職責,不是幫助他人的行為,不符合定義;
D項撲救自己家的火災,是自助行為,也不符合定義。
B項小李獲得的5000元是單位事后獎勵的,在制服歹徒時,他沒有指望任何報酬,符合利他行為的定義。故正確答案選B。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斷考察定義
題目考察“辯解”,所以僅需在題干中閱讀“辯解”。
第二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承認對活動承擔責任”,“否認這項活動是錯的”。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C符合關鍵詞,A承認損失,B承認失誤,D承認質量問題,說明A、B、D三項均承認活動錯誤,但否認承擔責任,均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該定義項中的關鍵詞:①使聽者相信“不存在”的事物“存在”;②將真實存在的事物說成“不存在”。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小張被確診得了癌癥后沒有告訴家人,因而不存在是否說謊;等到身體恢復后再告訴家人自己遠離癌癥,與真實情況相符,不屬于說謊;
B項,小李沒有時間打工,但跟父母說自己靠打工掙的錢生活沒有問題,是把“不存在”的情況說成是“存在”的,符合說謊的定義;
C項,小錢告訴小陳,楊某能夠幫她們“在外地找到工作”,但沒有說明待遇情況,而楊某也確實讓兩人在某地的工廠工作,所以盡管待遇低,也不能說小錢欺騙小陳;
D項,題干沒有說明這位“老熟人”的現狀,所以無法判斷老同學所說的“老熟人得了病走了”是否屬實,即不能判斷是否說謊。
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C
解析: 根據主體詞“同等權限的單位”排除A,B,D。
看過“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