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及答案
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一
Ⅰ:上述計劃實施后,有的專賣店調入新成員
Ⅱ:上述計劃實施后,沒有一個專賣店調入的新成員的總數超出公司原來總人數的 1、5%
Ⅲ:上述計劃實施后,被撤銷的專賣店的留任人員不超過該公司原來總人數的 1、5%
A、只有Ⅰ
B、只有Ⅰ和Ⅱ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和Ⅲ
2、要治服壞人,有時候要以壞治壞,以小壞對付大壞,以假壞對付真壞,壞人也會做好事,但好人只要做過壞事就變成了壞人。
由此可以推出( )。
A、好人不可能治服壞人
B、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
C、做過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
D、做過壞事的人未必是壞人
3、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時尚、美觀、全智能的廚房家電整體式購買趨勢明顯。考慮到價格便宜,安裝方便,外觀協調等因素,大多數消費者往往選擇整體式廚房家電,從本質上講是人們開始注重生活品質、改善家居環境的必然趨勢,這表明以個性、品位、舒適為主要元素的“新家居”時代已經到來。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質疑上述結論?( )
A、洗碗機、消毒柜等越來越多的廚房家電也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B、 50%以上的廚房用品生產廠家并沒有推出整體式廚房家電
C、低碳環保概念的廚房家電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捧
D、消費者對個性、品質的追求使得整體式的家具電器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4、一件盜竊刑事案件中,警方抓獲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對他們進行質問,他們是這樣說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話只有一句是謊言
如果以上為真,則以下( )
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丙
B、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乙
C、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
D、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乙
5、某人得了心臟病,做手術會改善他的身體狀況,但這種手術是有風險的。研究人員讓第一組測試者分別給這位患者提建議,請他們在如下的手術成功率中做選擇:10%、30%、50%、70%、90%。測試結果表明:成功率在 50% 時可以接受手術,風險率為 50%。接著,研究人員找另一組測試者先經過小組討論再給患者提出建議,小組討論的結果是有 30% 的成功率就可以動手術,風險率為 70%。
最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
A、群體決策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因而應該比個人決策更為合理、有效
B、群體決策容易出現責任分攤等現象,因而往往比個人決策更趨于冒險
C、個人在做出決策時比較謹慎、保守,因而個人決策往往阻礙事業的發展
D、個人要對自己做出的決策負責,因而個人決策比群體決策更具有可信性
寧夏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逐一分析選項
由于整個服裝公司只減不增,且減去1、5%的人,同時必須撤銷三個專賣店,而這三個專賣店人數占到3%,所以必然要對這些人進行分流,從而導致有的專賣店調入新成員,Ⅰ正確;假設服裝公司減的1、5%的人出自其他專賣店,而被撤銷的三個專賣店的人全部都分到了一個專賣店,那么這個專賣店新成員總數達到了該服裝公司原來總人數的3%,明顯超過1、5%,Ⅱ錯誤;同理,被撤銷專賣店的人員可能完全留任,Ⅲ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題干闡述了如何治服壞人以及好人、好事、壞人、壞事四者之間的關系。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由“要治服壞人,有時候要以壞治壞”可知壞人是可以被“人”治服的,這個“人”包括了好人,因此A錯誤。B中“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過于絕對,不能從題干中推出,因此B錯誤。由“壞人也會做好事”可知做好事的也可能是壞人,即做過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因此C正確。由“好人只要做過壞事就變成了壞人”可知只要做過壞事就會變成壞人,即做過壞事的人必定是壞人,因此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察的是削弱型論證,論點是“新家居”時代已經到來,論據是大多數消費者往往選擇整體式廚房家電,從本質上講是人們開始注重生活品質、改善家居環境的必然趨勢。因此選擇C項,說明消費者選擇家電的趨勢是“低碳環保概念”,而非“新家居”時代已經到來。
A、D項都說明廚房家電的受歡迎,實際上是支持了題干結論;B項題干沒有提到廚房用品生產廠家的問題,與題干結論無關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的突破口在于丙和丁之間的矛盾關系,兩人的話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只有一句為假,故甲和乙的話均為真話。由甲和乙所說的話可知,案犯是乙和丁。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由案犯是乙和丁可知,丁的話為假。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論點是直接提建議的一組和經過小組討論再提建議的一組的結論不同,前者結論風險率為50%,后者風險率為70%,沒有明顯論據。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本題為類比加強。兩組對象分別是第一組測試者和另一組測試者,其他條件均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另一組測試者建議前先經過小組討論,第一組沒有,實驗結果是第一組建議成功率在50%時可以接受手術,風險率為50%,另一組建議有30%的成功率就可以動手術,風險率為70%,說明小組討論起了作用。
題干中手術是從成功率和風險率兩方面來看的,因而不存在哪個決定有效、可信的問題,因此A和D均錯;C中“個人決策往往阻礙事業的發展”說法太過絕對且與題干不符,因此C錯;從對風險率的比較上可以看出B項說法更為合理,能夠很好解釋題干中的現象。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