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怎么準備 公務員考試申論準備方法
公務員考試申論準備技巧(一)
1、初學階段
目標:正確認識申論學習的過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申論知識。
學習任務:剛開始接觸申論,有必要將考試大綱閱讀一遍;重點了解歷年考試大綱的變化以及申論測試的環節;其次還需要了解申論測試的試卷結構和注意事項,以及評分標準。
學習方式與鞏固:制訂初步的學習計劃,同時將申論測試的注意事項以及歷年大綱的變化情況制成對照表,并牢記申論測試的評分標準。
2、應用總結階段
目標:在充分了解歷年真題的基礎上,掌握各個題型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方法。
學習任務:至少做完近五年真題,并依據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進行評分。
學習方式與鞏固:每做完一套題,對照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認真總結得分和失分原因,同時總結不同題型的特點、命題規律以及自己的解題方法。
3、熟練提高階段
目標:強化訓練,保持狀態,提高做題的速度。
學習任務:學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給定材料的主題,依據題目要求形成基本答題思路,在模擬練習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總結概括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方式與鞏固:開始限時做題,發現自己的強項類型和弱項類型,并找出其原因。
4、查缺補漏階段
目標: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
學習任務:在明確自己弱項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學習方式與鞏固:在考前每天堅持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一套題,對自己的弱項加以完善。
5、高手階段
目標:不僅能夠迅速讀完材料,掌握材料大意,同時能夠快速形成解題思路。時間沒有限制。一般考生達到查缺補漏階段就足夠了。
公務員考試申論準備技巧(二)
公文寫作正文部分如何書寫
一、發文事由
發文事由是指書寫公文或者應用文的目的、背景、根據。一般來說發文事由可以寫成兩種情況。一種為上級精神,一種為現狀分析。例如:題干要求我們寫一篇《關于推進養老工作的建議》,若在材料中出現了政策文件,上級精神要求推進養老工作,這時我們的發文事由就可以把該政策文件摘抄出來;若材料中沒有上級精神,而是在敘述現狀,例如:題干要求我們寫一篇《節水宣傳材料》,在材料中描述的都是我國水資源遭到大肆污染、嚴重浪費等現狀,這時我們便可以歸納概括材料中關于水資源的現狀作為這篇公文的發文事由。而且要將這些上級精神或者現狀連接起來,可以用根據式開頭或者目的式開頭來書寫。根據式開頭是指用“經”、“根據”、或者“依據”等詞語連接;目的式開頭是用“為”或者“為了”詞語連接。當然,上級精神與現狀分析可以同時存在,這還要視材料而定。
二、發文事項
發文事項的書寫主要根據文種來斷定。若是一篇倡議書,其發文事項便是倡議的事項,也就是對策措施。例如:寫一篇《關于文明出游的倡議書》,這時候發文事項便是向游客發出的文明倡議,也是提對策,如:愛護文物,杜絕亂刻亂畫。等等;若是一篇整改通知書,其發文事項是整改事項,例如讓某些“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行整改,這時事項中就要寫讓企業如何整頓、改進;若是一份會議通知其發文事項便是通知事項,即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與會人員及注意事項等。
三、結束語
一般來說,公文、應用文可以不另作結尾,直接結束即可。但有一些文種比較特殊,需要結束語。例如:倡議書,其結束語便是發出希望號召;還有通知,其結束語通常為“特此通知”;函,若是邀請函,便是“敬請您的光臨”,若是復函,結束語便是“特此函復”,若是詢問函,結束語是“特此函詢”。
公務員考試申論準備技巧(三)
申論15天沖刺方案
一是理清宏觀思路,體會真精神。
培養正確的申論思維仍然是關鍵。既然申論是選拔公務員的考試,其靈感源頭必然是時政。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先拋開申論備考的想法,每天讀幾篇時政文章,推薦《人民日報》任仲平的時評文章,然后寫出讀后感,讓自己的思想和當代的主流價值觀同頻共振。同時,要嘗試去分析時評的評論方向,找出其主旨,保證自己思維的深刻性和新鮮感。
真精神還體現在申論的作答。近年來,申論考試往往選擇一些社會、心理、文化等較傾向于人文的話題,但千萬要記住,申論畢竟是申論,決然不是普通的文化心理類討論場所,在這些人文話題的背后,依然是深刻的大政方針,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體現政府思維。所以,在申論學習中要關注申論材料和題型的總體特征,做到宏觀層面的把握。
對于大多數正走在申論學習路上的同學,可以暫時先放一放具體的訓練,理清一下思路,對申論學習有一個宏觀把握,由此矯正自己的學習思路和方向。
二是理清作答思路,在迭代中快速提升。
時間緊,越要抓住核心。了解申論大綱后我們知道,申論核心考察五大能力,閱讀、寫作、界定問題并提出對策、貫徹執行、綜合分析,特別是對于客觀試題,是整個申論做答體系的基礎,通過題型訓練自己的申論能力,也是我們申論學習的基礎。申論的作答體系是我們在學校學習方法可以適應的一部分內容,我們在學習中要充分重視迭代的力量。
如何在申論學習中運用迭代?簡單說就是熟能生巧,所以,這十五天的申論學習,連續性很重要。對同一類型、材料具備同一特征的申論題,要仔細研究,精準作答。特別是對于申論真題,比如,歸納概括、貫徹執行等,最好能多做幾遍,爭取一次比一次完善,一次比一次深刻、精到。用這種方法能夠快速掌握申論的客觀題型作答方法,并能實現有效提升。
為了讓迭代效果更深入,在作答中還要堅持回顧反思,總結自己的進步歷程。不讓精力旁逸側出,關注一個熱點研究透,就能體會政府熱點和申論主題的各種內在聯系,然后,再換不同的熱點、不同的題型,都能有效學習,這樣,就能達到熱點學習、題型學習、作答聯系形成快速提升的小循環,堅持十五天,效果同樣可觀,因為這樣學到的熱點都是有效的,不是死記硬背的,學的作答也是投入思考的,不是模式化的,這樣,才能實現高效學習。
三是把握節奏和重點,守住基礎,穩住心態。
十五天時間不算太短,要實現一個比較實在的目標,完全可行。一要關注客觀題,保證正確率,二要保證大作文確保不偏題、作答結構清晰,這樣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提升客觀題的正確率,要從閱讀下手。學會有方向有目標的閱讀,而不是根據興趣的散漫閱讀。根據作答要求和材料主題,去尋找合適的要點,絕不是被興趣牽著自然閱讀。
提升客觀題正確率,還要關注題型。特別是貫徹執行,每年幾乎都有新類型的應用文出現,要學會尊重題干,尊重作答要求,不能把平時的聯系變成一種思維的定勢。要學會從社會經驗找到方法,比如應用文,要根據題干要求的這種問題真正的社會效用來作答,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比如寫美術展的導言,就不能寫成政府工作公文的類型。
大作文部分要關注審題訓練,同樣還要學會關注材料和題干要求,特別注意的是,最近大作文經常會拿出一個話題,就是材料中的一段文字,作答時,一定要回到材料原處,結合上下文,結合材料主旨深刻理解,在文章的開頭要體現。
此外,大作文還應當關注結構。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建議大家找到一些真題,嘗試寫申論文章的梗概,就是大結構都有的微觀作文,這有利于學會一種宏觀構思的能力。時間緊,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漫無目標目的的名言背誦上,不如多練習作文框架能力。
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更要關注論證方法的多樣、語言的流暢,堅持每天都能寫一段,保持良好的申論作文感覺,這對高效作答很有效。
看過“公務員考試申論準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