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目帶答案
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目(一)
【參考答案】
浮躁是一種沖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社會心理,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對組織、國家及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極為有害,必須予以糾正。
浮躁的產生,有社會和個體兩方面的原因。
從社會方面講,主要是社會變革對原有的結構、制度的沖擊太大。伴隨著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利益與結構的大調整,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在社會結構中重新定位的問題。于是,心神不寧,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社會心態。
從個人主觀方面來看,個人間的攀比是產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氣死人”。通過攀比,對社會生存環境不適應,對自己生存狀態不滿意,于是過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們顯得異常脆弱、敏感、冒險,稍有誘惑就會盲從。
因此,只有樹立良好的心態才能克服浮躁心理。
第一,在攀比時要知己知彼。“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兩人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否則就無法去比,從而得出的結論就會是虛假的。有了這一條,人的心理失衡現象就會大大減低,也就不會產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
第二,要有務實精神。務實就是“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精神,是開拓的基礎。沒有務實精神,開拓只是花拳繡腿,這個道理是人人應弄懂的。
第三,遇事善于思考。考慮問題應從現實出發,不能跟著感覺走,看問題要站得高、看得遠,切實做一個實在的人。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說的就是如果我們能安下心來認真做一件事情,就沒有做不好的。如果我們能夠堅持,真正的靜下心來,認真地去學習、工作,我們做的會比現在好很多。只有拭去心靈深處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樂。
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目(二)
今年,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又開始在全國各地出現。不僅有山東、陜西等地的蘋果滯銷,還有云南的山藥、甘蔗、香菜等農產品滯銷。對于頻頻出現的農產品滯銷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導致農產品滯銷的主要因素有:
首先,生產方式封閉,商品信息不暢通,缺乏有效的農產品信息交流平臺,農產品種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市場調研的科學性,缺少最新的市場信息和反饋,往往是根據上一年的行情而定,如果上一年農產品價格高了,種植戶就會變多,產大于銷,價格就會下降,進而出現滯銷。
其次,市場對象的單向性,產銷不對稱。如果擁有冷庫等倉儲設施,農民完全可以在滯銷時大量儲存,在市場出現短缺時銷售,就可以實現市場的均衡化供應。但是由于當前農民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資金、規模有限,農產品科學保鮮成本高,最終只能是按照菜果的自然生長周期來銷售農產品。
再次,銷售渠道窄且較為被動,除了規模較大的種植大戶有大宗訂單外,多數分散的農戶銷售渠道較少。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如下對策:
一、中央和地方相關部門要根據滯銷數量、程度和影響范圍制定應急預案。預案包括組織采購和促銷、設立專項補貼獎勵資金。其中組織采購和促銷包括搭建網上產銷對接平臺,不斷加大網上銷售力度等。
二、借助互聯網+農業,構建信息對接平臺。信息發布平臺的構建,產銷信息對稱,利用農信社點多面廣和信息渠道暢通的優勢,全方位收集農產品銷售信息,多形式向農戶發布供求消息,幫助聯系銷售客商,在第一時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三、建立健全合作組織,形成產銷規模化。要加強組織創新,鼓勵農民把農產品拿到城市去銷售,這就需要將產區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目(三)
在新疆阿勒泰市街頭,一名路人當街揭穿一名“殘障”假乞丐的伎倆,將他的外褲強行脫掉,竟發現他原來將雙腳屈膝藏在內褲中,從而假扮失去雙腿的殘疾人士。此事隨即引發網民熱議。對于“假乞丐”現象,你怎么看?
【解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倡導誠信、在倡導友善、在倡導關注弱者奉獻愛心,而如今假乞丐當街遭路人揭穿一事再一次引發人們的熱議,使人們產生更多的顧慮與猜疑,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近年來,類似的假乞丐事件層出不窮,諸如乞丐坐飛機,手拿Iphone6,開豪車,雇保姆等等。為此,重慶市救助站曾對全市1000多名乞丐做過調查,發現乞討者每天乞討至少乞討300-400元,月收入遠遠超于白領,這儼然成為社會上的一種亂象問題。第一,使貧者更貧。假乞丐欺騙路人的事件頻繁出現在生活中,讓人們驚心的同時更多的是讓人寒心,甚至會導致人們產生逆反心理,不再奉獻愛心,使那些真正的弱者得不到救助。第二,擾亂社會秩序。假乞丐現象的滋生是很多品行不良的人看到所謂的商機,進而誘發社會上的欺詐誘騙、拐賣婦女兒童等違法犯罪的行為,甚至會產生很多暴力現象,這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第三,敗壞了社會風氣。當前,假乞丐均為四肢健全之人,不去努力尋求工作,卻借弱者的身份和名義,拋開自我價值觀念向路人伸手索要,如此的不勞而獲更助長了懶惰的社會風氣,產生信任危機。第四,不利于國家救助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假乞丐的渾水摸魚給公共部門帶來了很多迷惑,使其不能直接真實地了解社會上的總體生活水平,從而在制定政策時便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
當然,從這樣的現象中也不難看出,假乞丐的盛行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職業假乞丐行業有利可圖,但更多的也反映出當前社會上沒有更多的就業崗位來滿足他們的求生需求,國家沒有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來保障老人和孩子的基本生活。
所以要想真正的根除社會上的假乞丐現象,給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還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對于假乞丐行騙行為給予規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繼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滿足老弱病殘的衣食住行。再次,開創新的保障和救助方式,可為乞丐提供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心理咨詢或提供就業渠道,使他們能自食其力。最后,要充分發揮好輿論媒體的作用,從社會層面廣泛的宣傳誠信、友善的理念,呼吁大家互幫互助,關心弱者。
看過“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目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