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一
【預測】
近日,網絡被一條信息多次刷屏:中國癌癥病人擁向大城市,催生“癌癥旅館”。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腫瘤醫院周圍出現的私人小旅館,這些旅館多由普通居民住房隔斷改造,空間小、房價低,里面租住的是異地就醫的癌癥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癌癥旅館”的出現,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近年來,隨著我國癌癥發病率激增,一場日益嚴峻的健康危機正在挑戰尚未做好準備的醫療體系。隨著癌癥患者人數的上漲,涌向大城市求醫的外地患者也不斷增加。面對這種情境,“癌癥旅館”已在京滬等大都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癌癥旅館”的出現,雖然位于法律的灰色地帶,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的需求,政府應該對其進行更好的規范引導。
“癌癥旅館”并非傳統旅館,而是醫院附近住宅區內配有家具的單元房,每間房每晚的收費也較為便宜,不僅患者及其家屬有了做飯、休息的便利,其費用的低廉也節省了支出。更為重要的是,“癌癥旅館”使患者距離醫院和專家更近,并為患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場所。 雖然“癌癥旅館”有其存在的意義,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其經營多不正規、缺少護理服務等問題。
“癌癥旅館”的出現需要予以重視。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該行業的標準建立,如房屋的大小、房間設施的配備等,同時注意對旅館日常的監督管理,使其規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幫助引導形成行業的自律協會或組織,使其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
當然,我們還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就醫問題。對于醫療資源不均衡,優質資源過于集中大城市的大醫院的情況,國家要合理布局醫療機構、全面提升醫護人員的素質并對中小城市的醫療機構進行更多的財政傾斜。
最后,對于癌癥發病率愈來愈高,國家需要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如醫保異地報銷制度;社會需要呼吁民眾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需要對健康產生威脅的環境、食品等問題加強監管;而我們公民個人,則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二
【模擬預測】
現有一批在踩踏事件中受傷的兒童要到你校進行休養治療,假如你是華南某師范大學的一名后勤接待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具體負責,你該怎么辦?
【解析】
作為后勤接待工作人員,做好孩子們的接待和療養工作是本職工作,更是體現我校關愛兒童健康的生動體現,有利于孩子們從身體上予以外在康復,同時從內在心理上得以康復到受傷之前的陽光健康狀態。所以,我會采取如下關愛行動去溫暖孩子們受傷的幼小心靈。
展開正式接待之前我會和療養方負責人取得聯系,獲悉受傷兒童的全面信息。例如:性別、受傷程度、年齡、性格習慣、飲食習慣、特殊護理要求等。同時確定他們的行程安排,配置好我方后勤人員工作匹配度,軟件方面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師資、特別的保育員等,以及有針對性的無障礙通道、床鋪等硬件設備。
療養兒童到來之際,我們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接車,身體有不適的予以幫扶,心理恐懼的予以心理疏導,同時組織一批我師范附中的適齡兒童對他們的到來予以歡迎,并送上漂亮的鮮花和擁抱。
療養孩子們入住安頓下來之后,我們會委派醫療人員跟蹤記錄他們每天的變化,建立動態健康管理檔案,具體檔案可細化為每日飯菜正常如否-量多量少、孩子笑臉展現的頻率、健康中心體檢數據等多方面。
在入住療養的日子里,我們會專門安排他們參觀附園、與附中學生聯誼、觀賞陽光健康的電影、組織互信的小游戲、體驗圖書館、科技宮、動物園等,當然所有這些都一專業的安全維護做保障。
療養后期,我們會開展一個簡短的歡送儀式,組織孩子們發表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并播放他們入住以來的快樂生活小點滴視頻,并讓附中的適齡孩子們給他們送小禮物、拍照片、錄視頻等,并留下聯系方式,建立起長期溝通的渠道,讓孩子們快樂每一天。安排返程與到達之后的后續跟進。
最終,接待工作完成之后,我會整理出完整的跟蹤報告及資料匯總與療養方分享,配合他們進一步跟蹤和保障孩子們的持續健康成長。
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三
熱點事件一:多名女生不斷向一名女生拳打腳踢,多次將其打倒在地,那名女生并沒有還手。被打者王曉今年13歲,在一所實驗中學就讀初一,參與打人的女生共有8名,年齡均在14歲左右,而這8人分別在不同的學校。
熱點事件二:轟動全國的連云港被打女大學生,她遭受了踢打,扒衣,羞辱,拍照,剪發等令人發指的校園暴力,多人毆打她一個,還將照片上傳網絡。
校園暴力呈現出的新苗頭值得關注。有人感慨:以前我們上學時,同學間偶爾沖突,動手打一架就完了,可現在一些孩子動刀子、扒衣服,甚至全家上陣大打出手。
【解讀】
近日,校園暴力成為網絡熱議話題,群毆、羞辱以及燙煙頭等事件不僅輿論在持續發酵,而且施暴者也遭“人肉”,被幾近一面倒的“口誅筆伐”。校園暴力的頻發,未成年犯罪的零成本等問題突出,這其實是長期積淀的社會問題的外露。
首先,是家庭關愛的缺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是父母優秀的品質,還是不良的品質,都會在孩子心理留下烙印,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俗話說得好:“種田不除,一季荒,養子不教,一世枉”。家庭教育的缺失,諸如:父母離異、家庭不和睦、父母和鄰居敵對、與親戚朋友仇視、父母決策的缺位等等,都會使孩子性格、心態發生扭曲,出現冷漠、嫉妒、孤獨、自卑、任性、過激、缺少同情心等等狀況,成為日后發生暴力傾向的心理誘因。
其次,是學校教育管理的缺陷。我國目前依然是應試教育體質,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以考試優秀率、升學率、分數作為評判教育教學成果的標準,因此重智育、輕德育,陳腐觀念仍在起著作用。學校對那些因學習成績不好,而愛惹事的問題學生,疏于管理,他們失去了老師的關懷,同學的信任,在自卑心理的驅動下,從滋事打人中尋找成就感,錯誤認為“拳頭硬”才有出息。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作為老師,不僅承擔著傳授學業、解答疑惑的責任,同時也要向學生講述道理、傳播正義。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不是很成熟的年齡,學校的職能不只是教會學生技能,更要承擔起育人的職責,如果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培養出來的人才與機器無異。
再次,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社會是一個大染缸,社會進步的同時,負面的影響無時不在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權力腐敗、網絡游戲、黑惡勢力以及小說、電視劇、網絡游戲社會不良風氣里的“暴力”充斥著青少年的業余生活,進一步地毒害著青少年的思想,極易使青少年產生沖動和暴力傾向。
總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對青少年今后的成長與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三方合力,齊抓共管,角色到位,才能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治理校園暴力事件的再次發生,還校園一片凈土。
第一,學校應遵循教育規律,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同時要切實完善和落實懲戒機制,令行禁止、依法治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維護法律的權威和教育的尊嚴。同時,學校要通過法制教育,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其健康的興趣愛好,對于成績差的學生,同樣給予他們關愛和庇護,讓他們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溫暖鼓勵。
第二,重視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家風。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風好的家庭,孩子身心健康,有良好的素質教養。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典范,讓孩子在寬松、和善、關愛的氣氛中健康成長,成為善良,開朗,樂觀的人。
第三,凈化社會風氣,剔除不良影響。社會上應該積極營造傳播正能量的氛圍,盡量少放映色情電視劇,不向學生提供充滿幻想和暴力的游戲,對于那些孝順父母、勤儉治學、見義勇為的學生的事例進行宣傳,樹立標桿,讓其他孩子模仿。
看過“2017青島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