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鄉鎮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
四川鄉鎮公務員面試真題(一)
【參考答案】
古語說,“寬以待人”,在生活中,當身邊的人犯錯時,我們應該寬容的對待,但是一味的寬容一定不是值得贊揚的,這就告訴我們對待他人的錯誤時應寬容的有度;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也會犯錯,如果不能嚴格地要求自己,總是找理由和借口原諒自己犯下的錯誤,卻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是一定是錯誤的。讀完這句話不禁讓我想起一句古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說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人和自己,對人對己都應該有一種嚴肅、嚴格的處事態度。
一方面,在我們于他人交往,尤其是他人犯錯時應該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以恕己之心恕人”。多體諒他人,多替他人著想。另一方面,待人以寬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對待他人的時候的寬容應該有一定的限度,應該把握好度的問題。在我們發現他人犯錯的時候,一味的寬容不去給以提示甚至是警告,只想做老好人,如果這樣就會使他人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甚至會釀下惡果,而此時也背離了我們幫助他人的初衷。所以對他人我們需要待人以寬,但是待人以寬的同時,也要把握適當的度的原則,這樣才有利于我們自身、也有利于他人的成長。
而當自己犯錯時,我們往往借找各種口對自己而加以原諒,所以對待自己更需要我們“以責人之心責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錯誤、出一些問題。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下錯誤不知悔改,只要我們深刻認識、虛心改正,那么就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繼續前進。切忌對自己的錯誤文過飾非,視而不見,縱容自己。這不僅不利于個人的成長,也不利于自己獲取成功。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應該注意在與同事的交往過程中,一要待人以寬,又要注意在適當的時候對同事的小錯誤給予意見和建議,進而幫助他們改正和進步;在對待自己的過程當中我們更應該做到嚴以律己,及時反思和總結,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給與改正,讓自己可以不斷進步。
四川鄉鎮公務員面試真題(二)
有群眾投訴我們服務大廳的服務效率低、態度差,熱線常打不通。針對這種現象你有什么看法?要怎么解決?
【參考答案】
有群眾投訴我們服務大廳的服務效率低、態度差,熱線常打不通,這說明我們在工作中可能存在問題,首先應對群眾反映的情況調查核實,核查屬實,應馬上查找原因,提出解決方案。
之所以出現群眾投訴的問題,第一,可能因為每天工作比較多,有很多人來咨詢問題、撥打熱線,因此工作人員在工作的態度上有一定的何題,沒有認真地向咨詢的人提供服務,以至于耽誤了辦事的人的效率以及造成了咨詢人員的生活上或是工作上的不便;第二,辦事窗口存服務事項進駐不完全、授權不充分,業務辦理“多頭跑”的現象;第三,前來辦事、咨詢的群眾可能對于相關的流程不熟悉,服務大廳缺少流程導引或流程導引不明晰;第四,熱線電話人力安排不夠。
針對上述問題,首先,各窗口及服務部門開展自查自糾,就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作出公開承諾,定崗定責,完善相關硬件設施,加大電話接線力度。其次,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素質。針對工作人員服務效率低的問題,組織相關技能培訓,鼓勵工作人員在工作以及閑暇之余多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提高辦事效率。在工作中端正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明晰工作職責就是要解決群眾的問題,把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再次,加強管理,完善制度。規范辦人員秩序,對各種業務的辦理在醒目位置標示明確的流程,節省辦事群眾的時間。最后,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設置滿意度測評器和投訴意見箱,每月統計測評情況并公示結果,加強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力度,對測評靠后及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視情節輕重,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服務太廳存在的問題規范整改后向群眾公示投訴受理情況、整改情況和處理結果,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向群眾致歉,感謝群眾的監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積極改正,做到熱情、耐心、高效服務,并歡迎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繼續監督。
四川鄉鎮公務員面試真題(三)
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高素質人才,可是高素質人才卻更愿意去城市發展。請談談如何解除這一難題?
【參考答案】
發展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人才問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高素質人才是農村發展的有力支撐。然而,當下,基層人才匱乏是農村地區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一些農村年輕人通過大學“鯉魚躍龍門”后,從此遠離農門,甚至中專和技校的畢業生也大多不愿返鄉,同時外來引進人才也存在雖身在農村,卻心系城市的現象,人才流失,難留人等問題凸顯。這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因此,要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解決好新農村建設人才奇缺的問題,注重培養、引進新農村建設人才,解除新農村建設的難題。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引導和鼓勵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在屬地當村官。政府應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當“村官”,沖破傳統身份、城鄉、地域等人才壁壘,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后顧之憂,通過農村廣闊的就業機會和建設新農村的政策機遇吸引大學畢業生。從而選拔出那些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人民群眾信得過的“村官”,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是積極引導大學生下鄉創業。利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大力進行“人才反哺”。對于返鄉就業創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政府應在就業、資金、稅收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村委會任職或是從事支農、支教和參與扶貧工作,并將其與公務員錄用、學習深造掛鉤。政府還應為下鄉創業的大學生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大學生能夠安心扎根農村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洪流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最終實現大學生就業與新農村建設的雙贏。
三是通過項目和服務吸引人才。進行項目招標,通過有實力的科研單位或企業承擔農業發展項目和農村建設項目,吸引高素質人才參與“三農”工作;突出高素質人才的作用,將各項工作和支農項目責任落實到人,通過重用高素質人才,激發人才的最大潛能。打破國籍、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人才流動中的制約因素,通過優質的配套服務來吸納各方高技術人才,如協調解決人才家屬就業、如下等問題。從而讓以前來了又走的“候鳥”變成來了不走的“留鳥”。
總之,要解除農村留人難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人才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關鍵作用,解決好高素質人才關心、顧慮的問題,通過待遇提高、平臺拓寬、環境改善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看過“四川鄉鎮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