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過來人談過關斬將訣竅(2)
時間:
未知2
備考經驗
屢敗屢戰 沉著應試
23歲的吳濤今年剛考上某政府部門的公務員,現在已通過培訓正式工作了。說起自己的考試經歷,吳濤說,他是外院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他的很多同學都準備去外企工作,但招聘企業不多,競爭壓力大,并且工作很不穩定。“現在社會上找工作難,公務員比較穩定,我又沒有什么商業頭腦,于是就考了。”吳濤說,他的理想工作就是當公務員,但第一次參加公務員考試卻沒考過。吳濤笑著說,他總結自己的第一次失敗,就是太“輕敵”了。
因聽說公務員考試都是能力測試題,他自認為能夠應對,所以在書店買了參考書,然后在網上找來試題做了做,感覺也不是很難,沒有做系統的準備就參加了考試。而到了考場,他以前忽略的時間問題就凸現出來了,由于題量大,時間安排不合理,很多題都沒做完,最終考得一塌糊涂。
對于自己第一次的失利,吳濤說,除了時間沒有分配好,他在書本里學的東西和實際考試內容不是很相符,因此他對考試題型了解不夠透徹,造成理解慢,浪費了很多時間。
第一次沒考上,吳濤暫時找了一份工作,一邊打工一邊繼續作考公務員的準備。這次他報了一個公務員考試培訓班,據吳濤說,參加培訓班的輔導課程對他幫助很大,因為輔導班里講的比較有針對性,而且編寫的教材比較貼近考試,實戰性較強。輔導老師把歷年的題型都總結了一下,還講了很多應試技巧,這些都是新考生所不知道的。
在今年年初的公務員考試中,有了經驗的吳濤顯得胸有成竹,自然也很放松,答題思路就比較清晰,速度也比以往快了許多。為了節省時間,他都是直接在答題卡上作答,以免寫在試卷上,再往卡上抄答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沉著應考的基礎上,速度決定一切。”這是吳濤總結的考試經驗。
“文科背景的考生不會做數理化方面的考題,理科背景的考生不知道古文的種種典故,而公務員考試是綜合能力考試,要想考公務員平時還要多多積累一些相應知識。”作為“過來人”,吳濤說,理科的知識,通過多看考題,了解題型和解題思路可以提高成績。而文科知識對于應試人員,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就應多讀報、多看新聞,了解時政,要結合國內外近期重要事件加深理解, 死背書本肯定考不好。
考試成績雖然過了,面試環節還是讓吳濤這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感到有些不適應。“很多問題很怪,都需要全面思考衡量再回答,要是由著性子回答考官,百分之百掛了。”吳濤說,面試問題的回答,是考察你這個人應對和處理事情的思路以及能力,例如要問你:“現在有人打你,你會如何做?”你應該聯想到將來工作環境中可能出現的人際糾紛,忍氣吞聲表示你優柔寡斷沒有魄力;暴力反抗則是冒進不穩重;打110報警則是沒有主見永遠需要上級幫你解決問題,都是要不得的,只有體現有理抗爭不卑不亢自己化解問題的答案才是最佳。
吳濤說,面試時,心態最重要了。其實就是別太緊張,自然發揮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注意服裝打扮以及一些基本的禮儀禮貌,同時保持自己的思路要清晰。
如何報考是關鍵環節
除了考試和面試成績,張敬和吳濤都提到,最初的報考公務員職務也是成功考上公務員的一個關鍵環節。
“要仔細看哪些部門的職務適合自己,不要只貪圖好部門好職務,那些地方競爭太大,成功幾率太小。”吳濤說,報考時有很多限制,應該在真正符合自己條件的職位中,再根據自己實力挑選競爭力小的崗位,這樣成功的可能大些。報考的時候網上有即時的報名情況統計,熱門單位熱門職位,可能是幾百比一的錄取率,考不上是很正常的事,必須有個良好心態面對公務員考試。
“我個人認為,考公務員應該根據身體條件考慮,不要盲目跟風,浪費精力。”張敬說,如今考公務員越來越熱,很多博士碩士也加入此行列,有人考了一年又一年,就想擠進公務員隊伍,這種心態就很不正常了。
做公務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而這個條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的。更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考得上,即便考上了報考的職務,如果自身素質和性格與工作環境不符,工作就變成了一種受罪。所以,她認為,年輕人不必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公務員考試上,應該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能力多拓寬就業途徑,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