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的北京公務員考試復習沖刺經驗
時間:
未知2
備考經驗
等待國考面試的過程中,偶也來談談自己公考得復習心得吧,希望能給正處在北京公務員考試復習沖刺的考友一點幫助吧。但愿不會為時已晚,其實早就想寫了,無奈自己有點懶阿~~~~~
偶是應屆畢業生,今年也是第一次考試,國考和北京考都參加了,雖然京考的成績還沒出來,不過偶國考成績出來還不錯122.4,行測68.9,所以也許還是有些小小經驗可以分享的。
偶總共復習的時間并不長,因為考公務員之前并不是偶計劃之內的事,之前的重點放在考研上,所以國考報完名后才開始買復習資料,用了3周左右復習吧,京考得時候也就是提前幾天把之前的東西又復習了一遍。所以如果現在復習的還不是很有把握的同學也不用太擔心,時間還是來得及的,只要你每天多付出一點就行了
下面先說說行測吧,偶買的是黨史版的教材,講解的挺不錯的,但是難度不夠,所以配合了有一定難度的華圖6套模擬題做最后沖刺用。最開始一周,偶大概是每天用2個小時左右,做參考書上的分類練習,做的時候順手就在拿不準的題上做記號,已備考前沖刺時著重看。認真讀答案解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周之后對題型熟悉了,就開始做真題(北京公考的考友也可以做國家公考的真題,因為題型相似,北京的真題很少,而且國家的有一定難度。題型不同的就可以跳過不做了)。如果實在沒有真題,做做壇子上大家提供的模擬題也可以,但是難度一定要夠的,不然會讓人盲目自信。做過一兩套題后就應該可以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答題順序了。偶的經驗是把拿手的簡單的放在前面做,因為正常情況下時間是不夠的,最后做不完的是自己不會做的題也不會覺得吃虧。偶的數學比較差,所以偶的順序是語言題,推理題,常識題,資料分析題,最后做數學。
在平時做題時要按照考試時的標準要求自己,一氣呵成,并且計時,時間到就不能繼續做了,給自己打分,培養自己的緊迫感。因為偶發現人一緊張經常會出現大腦空白的狀況,以前會做得題都做不出來了,所以要在平時適應這種狀態。反正偶平時做練習時時間差不了多少,可國考和京考兩次正式考試時都有30道左右的題沒做完,是蒙的。
如果真的遇到一下子想不出答案的題,千萬別猶豫,馬上隨便選一個繼續進行,不然時間是肯定不夠的,一定要懂得取舍。尤其是在資料題和數學題時。資料題很多很復雜的算術要講技巧,不用把數字算得很精確,用估算法,邊算邊對照答案,找相近的。比如一個4位數的答案,可能你算到第三位時就發現只有一個選項符合了,這時就可以直接選,不算下去,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數學題的很多技巧可以在參考書中找到,因為這個是偶得弱項,偶就不多說了。語言題直覺比較重要,如果拿不定主意就選你最先覺得對的那個。
最后一周(或半周)的時候偶是每天做一套整題找感覺,把不會的題總結一下,最后一天就不用做新題了,把以前錯過的,或者做過標記的題再做一遍,把參考書上的一些數學的答題技巧再看看就行了。
最后說一下蒙答案,偶覺得,如果你的感覺平時都很準的話,就蒙你覺得像的選項,否則遇到不會的就蒙同一個選項,偶就是后者,不會的全蒙C,偶國考應該蒙了30個C,成績出來還是過得去的。
再說申論,偶的申論幾乎沒怎么準備,半月談也沒來的及看。不過偶把真題和范文(國家的和北京的)都認真看了2遍,大概明白了答題套路,看了一些專家預測的熱點(不過事實證明,2次考試時考得都不在偶看的范圍內)。偶覺得比較重要的是那些前人總結出來的答題套路,比如概括該怎么寫,分析問題怎么寫,措施怎么寫,這個偶之前已經發在版版上了,大家可以找來看看。答題的時候記得多引用材料,但不能照抄,而是用自己的話重新組織語言。還有讀文章的時候最好能順手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每段的意思,這個對后面的答題,尤其是概括題非常有幫助。
偶是應屆畢業生,今年也是第一次考試,國考和北京考都參加了,雖然京考的成績還沒出來,不過偶國考成績出來還不錯122.4,行測68.9,所以也許還是有些小小經驗可以分享的。
偶總共復習的時間并不長,因為考公務員之前并不是偶計劃之內的事,之前的重點放在考研上,所以國考報完名后才開始買復習資料,用了3周左右復習吧,京考得時候也就是提前幾天把之前的東西又復習了一遍。所以如果現在復習的還不是很有把握的同學也不用太擔心,時間還是來得及的,只要你每天多付出一點就行了
下面先說說行測吧,偶買的是黨史版的教材,講解的挺不錯的,但是難度不夠,所以配合了有一定難度的華圖6套模擬題做最后沖刺用。最開始一周,偶大概是每天用2個小時左右,做參考書上的分類練習,做的時候順手就在拿不準的題上做記號,已備考前沖刺時著重看。認真讀答案解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周之后對題型熟悉了,就開始做真題(北京公考的考友也可以做國家公考的真題,因為題型相似,北京的真題很少,而且國家的有一定難度。題型不同的就可以跳過不做了)。如果實在沒有真題,做做壇子上大家提供的模擬題也可以,但是難度一定要夠的,不然會讓人盲目自信。做過一兩套題后就應該可以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答題順序了。偶的經驗是把拿手的簡單的放在前面做,因為正常情況下時間是不夠的,最后做不完的是自己不會做的題也不會覺得吃虧。偶的數學比較差,所以偶的順序是語言題,推理題,常識題,資料分析題,最后做數學。
在平時做題時要按照考試時的標準要求自己,一氣呵成,并且計時,時間到就不能繼續做了,給自己打分,培養自己的緊迫感。因為偶發現人一緊張經常會出現大腦空白的狀況,以前會做得題都做不出來了,所以要在平時適應這種狀態。反正偶平時做練習時時間差不了多少,可國考和京考兩次正式考試時都有30道左右的題沒做完,是蒙的。
如果真的遇到一下子想不出答案的題,千萬別猶豫,馬上隨便選一個繼續進行,不然時間是肯定不夠的,一定要懂得取舍。尤其是在資料題和數學題時。資料題很多很復雜的算術要講技巧,不用把數字算得很精確,用估算法,邊算邊對照答案,找相近的。比如一個4位數的答案,可能你算到第三位時就發現只有一個選項符合了,這時就可以直接選,不算下去,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數學題的很多技巧可以在參考書中找到,因為這個是偶得弱項,偶就不多說了。語言題直覺比較重要,如果拿不定主意就選你最先覺得對的那個。
最后一周(或半周)的時候偶是每天做一套整題找感覺,把不會的題總結一下,最后一天就不用做新題了,把以前錯過的,或者做過標記的題再做一遍,把參考書上的一些數學的答題技巧再看看就行了。
最后說一下蒙答案,偶覺得,如果你的感覺平時都很準的話,就蒙你覺得像的選項,否則遇到不會的就蒙同一個選項,偶就是后者,不會的全蒙C,偶國考應該蒙了30個C,成績出來還是過得去的。
再說申論,偶的申論幾乎沒怎么準備,半月談也沒來的及看。不過偶把真題和范文(國家的和北京的)都認真看了2遍,大概明白了答題套路,看了一些專家預測的熱點(不過事實證明,2次考試時考得都不在偶看的范圍內)。偶覺得比較重要的是那些前人總結出來的答題套路,比如概括該怎么寫,分析問題怎么寫,措施怎么寫,這個偶之前已經發在版版上了,大家可以找來看看。答題的時候記得多引用材料,但不能照抄,而是用自己的話重新組織語言。還有讀文章的時候最好能順手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每段的意思,這個對后面的答題,尤其是概括題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