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法律知識試題答案解析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試題:多選
B.憲政的基本精神在于限制國家權力
C.一個存在憲法的國家必然存在憲政
D.憲政的集中表現是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
3.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 )為賠償義務機關。
A.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 B.原賠償義務機關
C.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 D.設立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
4.公務員擔任( )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
A.省級機關 B.市級機關 C.鄉級機關 D.縣級機關
5.事業單位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 )。
A.經審批機關批準設立
B.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C.能夠獨立承擔各種責任
D.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和經費來源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試題答案解析:
1.【答案】BCD。
解析:法的實施,也叫法律的實施,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實際施行法律、運用法律的活動。以實施法律的主體和法的內容為標準,法的實施方式可以分為三種:(1)法的遵守;(2)法的執行;(3)法的適用。故本題選BCD。
2.【答案】ABD。
解析:憲政。是指根據憲法規定所產生的,以法治為基礎、以保障人權為核心,能夠有效協調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之間關系的現代民主制度。簡言之,憲政就是民主政治。A項論述正確。憲政的主要特征為:(1)憲政的基本精神在于限制國家權力。國家權力是憲法授予的,不得行使憲法沒有授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權力。國家權力不得侵犯公民權利,并且有義務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B項論述正確。(2)憲政的集中表現是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當憲法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真正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時,國家權力的限制、公民權利的實現就有了堅實保障,憲政也就能最終建立起來。D項論述正確。(3)憲政建立的基本途徑在于憲法的實施和實現。憲法的實施和實現的過程,也就是憲政建立的過程。憲法是憲政的前提,但有憲法卻不一定有憲政,C項論述錯誤。故本題選ABD。
3.【答案】AC。
解析:《國家賠償法》第七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故本題選AC。
4.【答案】CD。
解析:《公務員法》第69條規定,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故本題選CD。
5.【答案】ABD。
解析:C項中應該只要求事業單位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麗不要求法人承擔各種責任,所以C項錯。故本題選ABD。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試題答案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