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試題解析
浙江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試題(一)
C.行賄人主動交代行賄行為的,應當減免處罰
D.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應判處死刑
2.中國公民王某在出入國境時違反了《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被公安機關罰款2000元。王某可以尋求救濟的途徑是( )。
A.王某應該先進行行政復議,然后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B.王某只能選擇行政復議,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C.王某只能提起行政訴訟,不可以選擇行政復議
D.王某選擇行政復議后不可以再提起行政訴訟
3.勞動者依法享受以下哪些假期時,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
A.年休假
B.探親假
C.婚假
D.喪假
4.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有權提出憲法修改有效議案的主體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個代表團
C.1/10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5.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應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其中勞動者不繳費的是:
A.基本養老保險
B.基本醫療保險
C.失業保
D.工傷保險
浙江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試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B項表述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內容,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可能被判刑。
刑法修正案(八)明確規定,“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此可知A項說法有誤。C項“應當”一詞表述有誤,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這里是“可以”,不是“應當”。D項表述過于絕對,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法》第十五條規定,受公安機關拘留處罰的公民對處罰不服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由上一級公安機關作出最后的裁決,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表明對處罰不服有兩種選擇(復議終局或者上訴)。即可選擇行政復議,也可選擇行政訴訟,若選擇行政復議,復議裁決則為終局裁決,不能再提起行政訴訟。故正確答案為D。
拓展:法律規定先經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案件,主要有兩類:一是治安行政處罰案件;一類是涉及自然資源的行政案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3.答案: ABCD
解析: 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資的假期有:1.法定節假日。2.年休假。3.探親假。4.產假。5.婚喪假。6.病假。7.工傷假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第十一條規定: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4.答案: A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第六十四條 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浙江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試題(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不適用于( )。
A.貨物進出口
B.技術進出口
C.我國香港地區貨物進出口
D.國際服務貿易
2.A.李某因刑事責任被某地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所以李某一共被剝奪了6年的政治權利。
B.我國刑罰的附加刑包括了罰款、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以及對于外國人適用的驅逐出境。
C.關于犯罪人員主動自首之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免除刑罰。
D.法定最高刑期為無期徒刑、死刑的,在已滿追訴期限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3.勞動關系式基本的社會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勞動關系打破了計劃經濟下的超穩定狀態,勞動關系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沖突日益增多,勞動關系的矛盾已逐漸成為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關于勞動者、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政府直接代表勞動者的利益
B.政府直接代表企業利益
C.政府是勞動關系的調整者
D.企業直接代表企業內部勞動者的利益
4.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是指在刑事訴訟中遇到事實無法查清或查清事實所需成本過高的情況,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判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表現符合該原則的是:
A.因缺少直接證據證實被告人有罪,法院對被告人做出無罪判決。
B.無法確信某犯罪行為是否超過追訴時效時,應當追訴。
C.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犯罪情節顯著輕微,決定免于起訴。
D.法院在認定被告人犯有數罪或一罪之間存在疑問時,發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5.下列不適用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是( )。
A.商場銷售的燃氣熱水器
B.房地產公司開發的商品房
C.張某手工制售的仿古家具
D.外企在我國境內銷售的手機
浙江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對外貿易法》在主體上的適用范圍包括在中國從事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活動的中國法人和中國其他組織。適用于對外貿易以及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但不包括我國香港地區貨物進出口。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A
解析:
B選項不是罰款而是罰金
C選項應當減輕或免除
D上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
3.答案: C
解析: 勞動關系的直接當事人是企業和勞動者。政府應履行協調勞動關系的職責。
4.答案: A
解析: 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的關鍵要件包括:(1)事實無法查清或查清事實所需成本過高的;(2)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判決。結合選項來看,A項中,“缺少直接證據證實”符合(1),無罪判決符合(2),符合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B項中,“無法確信某犯罪行為是否超過追訴時效”符合(1),但“應當追訴”則不利于被告,即不符合(2);C項中,沒有“事實無法查清或查清事實所需成本過高的情況”,不符合(1);D項中,并沒有無法查清的事實,只是暫時還沒有查清,不符合定義中“存疑時”時的情況,即不符合(1)。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答案: B
解析:
關于產品質量法的適用范圍,《產品質量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產品生產、銷售活動,必須遵守本法。本法所稱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建設工程不適用本法規定;但是,建設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屬于前款規定的產品范圍的,適用本法規定。
B項商品房屬于建筑工程,不適用產品質量法。故正確答案為B。
浙江公選考試法律知識試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