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檢測題答案精講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檢測題: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依法設定一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
D.法律、法規、規章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任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
2.公民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稱為( )。
A.民事權能
B.民事權利能力
C.民事行為能力
D.民事行為資格
3.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民法院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可以不制作調解書
B.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增加了“公益訴訟”的內容
C. 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所在的社區可推薦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
D.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取傳真的方法傳達判決書
4.(多選題)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管理過程中,為______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參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務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A.制止違法行為
B.控制危害擴大
C.防止證據損毀
D.避免危害發生
5.職業精神與人們職業活動緊密聯系,是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我國公務員職業精神的本質是( )。
A.恪盡職守
B.誠實守信
C.公而忘私
D.服務人民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檢測題答案精講:
1.答案: C
精講:
本題是考查行政許可法與行政處罰法的題。《行政許可法》第二十條規定,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進行評價,但行政處罰法沒有相關規定,A項錯誤;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十六條和《行政處罰法》第十二條,部門規章只能對已經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實施的具體規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情況下設定一定的行政處罰,B項錯誤;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D選項錯誤;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C項正確。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C
精講:
民事行為能力的含義簡稱“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地以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因此本題選C。
3.答案: D
精講: A選項根據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規定,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調解書:(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因此A選項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益訴訟是新民事訴訟法新增內容,B選項正確;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可知C選項正確;《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判決書不能采取傳真的方式送達,D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4.答案: ABCD
精講: 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5.答案: D
精講:
公務員是依法履行公職的工作人員,其義務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服務人民是公務員的職業特征,故正確答案為D。
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檢測題答案精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