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管理知識檢測題及答案
公共基礎管理知識檢測題:
C.中等
D.高等
2.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則的是( )。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制度
C.簡易程序制度
D.時效制度
3.下列各項中,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
A.鄉、鎮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辦事處
D.國務院辦公廳
4.決策過程中遇到首次出現的問題,無先例可循,此類決策屬于( )。
A.確定型決策
B.風險型決策
C.單一性決策
D.非程序性決策
5.領導干部具有崇高威望和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條件是( )。
A.豐富的知識和高情商
B.優秀的品德和人格
C.做事果斷、有決策力
D.講政治、群眾基礎好
公共基礎管理知識檢測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國務院審議并通過的《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故本題選A。
2.答案: A
解析:
行政公正原則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辦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對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別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對人。行政公正原則的基本精神是公平、合理地對待行政相對人和處理行政管理事項。
回避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如相應事項與本人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或者行政機關被認為有成見或者偏見,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應主動回避或應當事人的申請回避,不得參與該事項的處理的制度。
表明身份制度是行政執法人員在開展民政行政執法行為活動過程中,應當及時向行政相對人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表明自身身份及有權從事該項活動的行為。
簡易程序,又稱當場處罰程序,是相對普通程序而言的程序,其主要針對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情節簡單、因果關系明確的違反行政管理的行為,其主要特點在于“當場決定并當場處罰”。
時效制度也稱期間制度,是指行政行為的全過程或其各個階段應受到法定時間限制的制度。
從四個選項的定義看,B、C、D 三項跟保障行政公正原則無關,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D
解析:
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并能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社會組織。
鄉鎮人民政府屬于一般地方行政機關。街道辦事處屬于市轄區人民政府派出的行政機關,相當鄉鎮一級政府。公安派出所是法律法規授權有上級公安局領導的組織,能行使行政管理權,如治安管理處罰權等。A、B、C三項都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務院的內設機構,不具有對外行使行政管理的職能,不能對外做出行政行為,故不能作為行政的主體。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非程序性決策:也叫非常規性決策,是指決策者對所要決策的問題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無先例可供參考的決策,是非重復性的、非結構性的決策。故本題選D。
本題相關知識點:
1、風險型決策是指決策者對決策對象的自然狀態和客觀條件比較清楚,也有比較明確的決策目標,但是實現決策目標必須冒一定風險。
2、確定型決策亦稱標準決策或結構化決策。是指決策過程的結果完全由決策者所采取的行動決定的一類問題,它可采用最優化、動態規劃等方法解決。
5.答案: B
解析:
領導干部是社會各項事業的組織者、領導者,他們的道德素養和人格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導向作用。故正確答案為B。
公共基礎管理知識檢測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