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
寫好作文的核心,首先是大量的積累,有意識的積累和無意識的積累。而更多的時候是有意識地積累,我們想表達觀點,除了直接說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供您查閱。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篇1
在明媚的春光中,王羲之高興地歌唱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而李清照則低聲吟唱著“聽說雙溪春景依然美好,我也想要乘舟游玩,只是擔心雙溪的小船,載不動我心中的許多憂愁”。這說明了不在于春光如何,而在于個人的心態。就像從同一扇窗戶看風景,有人看到的是高雅的景致,有人看到的是世俗的熱鬧,有人看到的是寧靜的美景。這并不是因為窗外的風景不同,而是因為人們的心境不同。
心中有美好,世界上沒有痛苦和怨恨。當家中遭到盜賊光顧時,人們會感到不幸和倒霉。然而,當羅斯福總統的家遭到盜竊時,他的朋友們寫信安慰他,擔心他的心情不好。但羅斯?;匦耪f:“謝謝你的安慰,我現在很平靜,因為,他偷走的只是我的財物,而沒有傷害到我的生命;他只偷走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感謝上帝,那個偷竊者是他,而不是我?!绷_斯福的回信讓我們深思: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和平和仁慈的思維和意念,我們怎么能如此平靜和鎮定呢?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積極和美好的態度,我們怎么能如此慶幸和感恩呢?所以,朋友們,請保持我們內心的美好,這樣我們的人生將變得無比美麗。請
在心中懷有美好圣潔的人,眼中就不會看到丑陋污穢。在加爾各答貧民區的垃圾桶旁,有一些瀕臨死亡的窮苦人,他們的傷口中甚至長滿了蛆蟲,路人們都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年輕而美麗的特蕾莎修女卻推著小車四處尋找他們,將他們扶上簡陋的推車,帶他們到臨終關懷醫院。她為他們清洗傷口,治療疾病,喂食喂藥,讓這些被社會遺棄的垂死病人在平靜和尊嚴中度過余生。透過這扇窗戶看出去,那些路人眼中的丑陋污穢之人,在特蕾莎修女的眼中卻變成了美麗的天使。這并非別的原因,只因為特蕾莎修女的內心充滿了美好圣潔的'愛。
心中充滿了美好的畫面,眼中所見皆是美麗的景色。當李華要去艱苦的山區支教的時候,她說我還有詩歌,可以慰藉心靈;當王明要面對困難的工作時,他調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張琳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她依然祝福他人“愿你我都能堅強,共同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當身患癌癥的李明只能靠著頑強的意志堅持治療的時候,他依然能微笑面對生活,感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揮揮手,讓烏云散去,讓我們的心中充滿明媚的陽光;打開窗戶,看到美麗炫彩的人生圖畫。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篇2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只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私感情相關。
認知事物當然必得有嚴格的理智,不能縱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惡。如果僅僅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下結論,絕大部分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的判斷,正如《韓非子》里那個宋國的富人,他的兒子與老人說的是相同的話,而他聽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又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說他美于城北徐公。鄒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擾,悟出了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為有所溺,有好惡,感情上有親疏遠近,人們在理解事物時便易于被迷失雙眼。這時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濁的末知世界,人類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階梯,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時,歡呼的人群又何嘗不以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魯諾相信理性這個"內心的教師",他要讓"所向披靡的論據萬箭齊發",射穿習慣和感情上依賴的迷霧,把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軌。
理性固然在理解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們能所以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嗎?難道感情在認知過程中永遠起著反面的作用嗎? 康德仰望星空的時候,他的內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這親近永恒、親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認知彼岸的道路上持續前進。沒有感情的存有,人類生活會陷人刻板和抽象,我們理解事物不但要分辨對和錯,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沒有了情感,藝術如何存有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溫情都離我們遠去,我們能說我們理解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嗎?生活又有什么樂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認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個設想時,他并不判斷正誤,只說:"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費時間,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學中丑也不能立足。
所以我們認知事物時,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熱心,雖不能任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去判斷,又不可僅僅是可憐的"數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詩意地棲居”。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篇3
以前聽說過字如其人的說法,說通過一個人的字跡便可大致看出這人的性格品質,后來又聽到文如其人的這一說法,即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一個人若書讀得多,文章寫得好,其做人的標準也會在無形中得以提高。所謂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說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會把你所想的東西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說起文如其人,不免要談到文風這一問題上,所謂的文風就是文章所體現的思想作風,或者文章寫作中某種傾向性的社會風氣以及作者語言運用的綜合反映。在我認為,文風分有剛勁有力與綿柔感性兩種,書面語說即豪放派與婉約派。豪放派比如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像李煜和李清照等等。如果說文如其人的話,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似乎更具說服力。李煜因國破家亡這一悲慘的人生經歷,在后期的詞風多以凄楚為主,李清照人到中年丈夫遠逝,內心悲苦不已,寫出“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他們內心是同樣的悲傷難過,所以寫出的詞便也傳達給人這樣的憂愁。而豪放派的蘇軾,站在江邊仰天長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與他仕途坎坷自身又不屈不撓的與世俗奮戰的品性不是遙相呼應嗎?而這一系列的例子不就是在佐證文如其人這一觀點嗎?
既然真的是文如其人,那么,想要寫好一篇文章,想要擁有好的文采與為世人折服的文筆,是不是就意味著你的人生經歷要出彩呢?不管文風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各有各的可取之處,古往今來都有不同的文人志士欣賞膜拜,只是文風與文品
是不同的,文品幾乎可以說是關乎一個人的自身發展狀況的概述,就像一個人的人品,如果人品不正,那么寫出來的文章也一定是遭人唾棄的,不會有人愿意浪費時間去看,相反,那些品性正直的人,它的文章必然能給人以正能量,教給人們積極向上的東西,這樣文字才會被人們津津樂道。
所以說,與其想著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不如先學會怎樣做人,一個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當你提高了自身的修養與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為大眾歡迎追捧。無論如何,請記住,應該做一個“大寫”的人。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篇4
北宋仁宗期間,西夏軍隊常常來騷擾邊城延安。有一年,他們的數萬大軍將延安城圍困了七天七夜,期間,有好幾次差一點就攻破了城池。眼看城內糧草漸少,城外又不見援軍,不單士兵百姓惶惶不安,就連地方長官范雍也是一籌莫展。這時,一位上了年齡的初級軍官英勇地站了出來,他對范雍說:“我就是在這兒長大的,已經經歷過好幾次這樣的圍困了。有一次,情況應當比此刻還要緊急,但西夏人其實不善于攻城,最后也沒能把城池攻破。我看此次也必定攻不下來,沒有什么好擔憂的。我愿意拿自己的人頭擔?!偃鐢耻娔芄ミM城里,大人砍我的腦袋好了! ”聽到這話,范雍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隨之,他便招集全城軍民,讓這位老軍官言傳身教,終于令人心穩固了下來。因為萬眾一心,萬眾一心,西夏軍隊自然是屢攻屢返。待援兵趕到、圍困排除以后,范雍便快速上報朝廷,懇求獎勵和提拔這位拔得頭功的老軍官。
自此爾后,這位老軍官便成了跪拜的對象,只需人們談起誰懂軍事,第一個提到的必定是他。一天,往日的戰友又在討論“延安捍衛戰”時,恰巧追上老軍官巡視至此;于是,便有人好奇地問他:“你真見過比那次還危險的圍城么?”“圍城的確見過,但都沒有上一次危險?!崩宪姽傩Φ?。 “那——你豈不是在拿自己的性命當兒戲!萬一城池真的被敵兵攻破,你就不怕軍法從事?”另一位戰友替他擔憂道。 “這個問題,我在跟范長官說那些以前就考慮過了。你們想啊,假如城池真的被敵兵攻破,大家必定都會忙著逃命,誰還有時間來砍我的腦袋呢?我這樣說,不過為了平定人心罷了! ”聽他這么說,人們更是嘆服不已。為平定人心,老軍官便夸張其詞;這雖有自欺欺人之嫌疑,但對人明顯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然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在為全城軍民“冒險前行”之時,卻已經是為自己想好了“退路”;這樣這般,自可進退自如,即使不可以利人,亦不至于損己。而這,無疑是一種極為高明的大智慧,似值得我們認真品嘗。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篇5
時,即時代與歷史時期。每個人都離不開特定的時代或歷史時期,在短暫的人生中,生命的意義、價值必然打上時代的烙印。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命運;同一時代的人,也有迥然不同的人生??墒牵覀儫o法選擇自己的時代,只能在出生的偶然性與生命的必然性中找到個人的坐標。
我們可以羨慕時代的寵兒,衛青、霍去病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代建功立業,青史留名;我們也可以同情時代的受難者,同樣是在漢武帝時代的司馬遷卻遭遇宮刑。我們也許為浪漫的李白生逢盛唐而慨嘆,也為沉郁的杜甫遭遇亂世而悲憫,更糾結于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誠然,發思古之幽情是為了鑒古而知今。我們不能穿越到過去,只能活在當下。那么,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什么時代?毫無疑問,是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乘坐高鐵,用著智能手機,使用移動支付,每日每時都在發生新的'變化,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靜止歲月。五千年來,我們享有最豐富的生活方式,幸福指數早已超越歷代帝王。這個時代的主題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我們所處的正是一個復興的時代。復興,不是復古,而必然是新陳代謝,創造新事物、開創新氣象。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生逢新時代,當有新作為。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不僅要守護好、治理好這大好河山,還要為人類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當歷史記載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時,一定會濃墨重彩大書特書,因為我們開辟了亙古未有的新的歷史!
可是,也有人認為:這個時代是街頭智慧大于書本道理的時代,是一個寫字樓高于象牙塔的時代,是有人一日三餐吃著洋芋、有人喂狗吃戰斧牛排的時代。……甚至還有人套用英國小說家狄更斯《雙城記》開篇的話來形容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們要懂得,任何時代都不是童話世界,都存在時代的局限與陰暗面,關鍵要看清時代的主流是什么。我們要說,這是一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時代,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生在這個需要攻堅克難勇氣與智慧的時代,我們應該共同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能與不能,行與不行,都只有依靠當代人自己,而不可能依靠神仙皇帝!
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