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高考加分政策發布
2023年福建省高考加分政策發布
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總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業退役士兵。
2.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考生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3.全省19個民族鄉的少數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補貼)和無橋梁、海堤與大陸相連的海島等少數民族考生。
少數民族考生高中階段須在民族鄉、高山(享受高山補貼)和無橋梁、海堤與大陸相連的海島具有3年完整戶籍,且在戶籍所在縣(市、區)學校具有3學年完整學籍,并有連續3學年的實際就讀經歷,方可享受高考加分。
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總分上加10分的政策
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
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總分上加20分的政策
烈士子女。
下列考生享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政策
1.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
2.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
3.平時榮獲二等功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軍人的子女,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駐國家確定的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和西藏自治區,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二類以上島嶼工作累計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國家確定的四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或者解放軍總部劃定的特類島嶼工作累計滿10年軍人的子女,在飛或停飛不滿1年或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空勤軍人的子女,從事艦艇工作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崗位工作累計滿15年軍人的子女,參加錄取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應予以優先錄取。
4.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參加錄取的,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參加全國統考錄取的,參照軍人有關優待政策執行。殘疾人民警察參加全國統考錄取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的子女優待政策參照公政治〔2018〕27號有關規定執行。
5.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另
按照《應急管理部 教育部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應急〔2019〕37號)規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報考普通高考時,參照教育部關于軍人相關優待政策執行。
哪些少數民族高考不加分
全國已有多個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爐。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蘇、浙江、海南、西藏、寧夏、廣西、廣東、甘肅、黑龍江、遼寧、貴州、河北、山東、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慶和湖北。
今次出臺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大幅減少、嚴格控制高考加分項目: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調整少數民族考生和農村獨生女加分政策。
江蘇提出,自_年起,將少數民族考生照顧政策調整為“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此前,江蘇規定,少數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報考民族院校的,錄取時可加10分投檔;報考其他院校的,錄取時可加3分投檔。
北京則提出,從_年高考起,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范圍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于北京市屬高校招生錄取。
同樣,黑龍江也調整了少數民族考生加分范圍。根據方案,黑龍江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不含八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為地方性加分項目過渡3年,_年取消。
按照_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文件精神,各地高考加分項目迎來“大瘦身”。
目前,絕大多數省份保留的基本是《意見》規定保留的全國性加分項目,包括“烈士子女”“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等。而過去那些地方性的少數民族加分已經大多取消或減少。
如天津提出,“少數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政策自_年1月1日起只適用于市屬院校在本市招生時使用,加分分值為5分。
高考少數民族加分有哪些政策
1.八省區少數民族無條件加分
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大類省區,這些省區對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屬于無條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個省區。在這些省區只要是少數民族就可以獲得加分,對是否居住在少數民族聚居區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數民族全部不加分
其次我們看到第二類省區,只有一個山西省。山西省對少數民族考生不加分,僅執行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政策,也不區分少數民族聚居區。
而后我們看到第三大類的省區,這些省區根據教育部文件的規定,在執行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時采取了根據聚居地點區別對待的規定。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共22個省區。由于各省少數民族情況很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些省份基本上采納了教育部規定,本省“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享受到加分照顧。
3.河北、山東和陜西少數民族加分政策根據聚居區區別對待
其中河北、山東和陜西的規定最簡單。河北省少數民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增加10分,散居的少數民族考生增加5分。山東省規定山區、湖區、海島、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加10分。
4.更多的少數民族聚居省份的民族加分由民族種類以及居住區域確定
而更多的省份由于少數民族種類以及居住區域的復雜性,其少是民族加分政策也非常復雜。以廣西為例,不得不用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規定:
在全區范圍內(除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區外),對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個世居少數民族的考生,總分降低20分。
增加20分的項目
應屆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考生有下面幾類: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受到省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者;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或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考生;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及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者;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和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選拔賽獲前六名以及參加上述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均須經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全省統一認定。
增加10分的項目
考生包括少數民族考生、歸僑及歸僑子女、華僑子女、臺灣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