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3第四單元練習題含答案(2)
三、簡答題
21.2007年深圳慈善排行榜發布,502家企業與許多個人的名字名列榜上,3.59億元現金與價值4 513萬元的物資捐贈充分展示了一個新興城市的精神品位,也彰顯了深圳500多萬市民的良心與責任。再加上政府注入的部分資金,成千上萬貧困家庭從中受益,真正實現了“人人慈善,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讓人感受到“和諧”深圳的溫暖。
閱讀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列舉精神文明建設的幾種形式。
(2)如何理解慈善義舉“充分展示了一個新興城市的精神品位”的含義?
四、辨析題
2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趨多樣化。與此相應,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也呈現出日益多樣化的趨勢。
辨題:面對思想文化觀念的多樣化,指導思想的一元化不符合文化多樣化發展的要求。
23.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動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辨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就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五、分析說明題
24.材料一 近年來,我國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得到了長足發展,居民文化消費的比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文化消費已日漸成為我國整個消費市場的諸多合力中的重要力量,成為中國GDP增長的重要一極。
材料二 炒作明星緋聞,迎合獵奇心理,渲染色情暴力……近一段時間,低俗之風在一些報刊、圖書、電視、網絡上呈現抬頭之勢,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針對這些現象,專家們表示,媒體在追求“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的同時,絕對不能忘記社會責任,為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的媒體環境。
(1)材料一、二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2)媒體在追求“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擔負自己的社會責任。這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何重要意義?
25.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條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文化選擇日益多樣化、精神產品不斷豐富、文化消費水平穩步提高。《人民日報》發表的《不斷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一文指出,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國家的發展就會失去支撐,民族的振興也就無從談起。我們必須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出發,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
(1)有人認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不利于多種文化發展。”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2)請你就我國如何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提幾點建議。
六、案例探究題
26.材料一 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應用調查報告部分數據
上網目的 | 娛樂消遣 | 交友溝通 | 學習求知 |
占調查者的比率/% | 45.05 | 17.89 | 15.65 |
關于網絡游戲 | 玩過網絡游戲的 | 沒有玩過網絡游戲想玩的 | 沒有出現過迷戀網絡難以自控的 |
占調查者的比率/% | 66.01 | 32.63 | 74.90 |
注:據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應用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未成年人上網率高達85.21%。
材料二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如果讓你去調查“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應用情況”,請簡要寫出調查步驟。
(2)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教育引導青少年學會文明、健康上網的必要性。
(3)請你為“確保網絡文化健康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政治必修3第四單元練習題答案
一、選擇題Ⅰ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D | D | C | B | B | D | B | C | C | C | D | C | C | A |
二、選擇題Ⅱ
16 | 17 | 18 | 19 | 20 |
BCD | BD | ACD | ACD | AC |
三、簡答題
21.(1)希望工程、送溫暖活動、幸福工程等。
(2)①人民群眾在參與捐贈的過程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實,思想道德境界得以提升。②企業的積極參與,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③對提升整個城市的精神面貌與文化品位,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辨析題
22.(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2)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會妨礙文化多樣化的發展,二者是統一的。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面對文化發展的這一階段性特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借口文化發展的多樣化否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否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的觀點是錯誤的。
23.(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就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觀點是正確的。
(2)中華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因此,認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是片面的、不科學的。
五、分析說明題
24.(1)材料一說明了我國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推動了我國人民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在我國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材料二反映了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導致庸俗、落后文化大肆傳播,引發了許多令人憂慮的現象。
(2)媒體在追求“眼球效應”和經濟利益的同時,必須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幫助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
25.(1)①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文化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只有發展多樣化的文化,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②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有利于發展豐富多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文化越是多樣化,越是需要主心骨。
(2)①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②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③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實踐,要大力培育文明風尚,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④不斷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及相關產業。⑤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
六、案例探究題
26.(1)材料一說明,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互聯網文化是“喜”、“憂”并存。一方面,互聯網的應用,開闊了未成年人視野,拓展了他們學習的途徑和交流的空間;另一方面,網絡上充斥著各種落后、庸俗的文化,且容易誘發網癮等。
調查步驟:確定調查項目,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式;開展實際調查;統計、分析調查數據;撰寫調查報告。
(2)①文化有先進、健康和落后、腐朽之分,網絡世界也是精蕪并存。 這就需要教育引導青少年提高辨別能力,增強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②文化對社會和個人具有反作用,先進、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發展和個人進步,落后、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發展,將個人引向歧途,教育引導青少年學會文明、健康上網,才能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防止其消極作用。③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教育引導青少年學會文明、健康上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實現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
(3)①國家要堅持一手抓文化建設、一手抓加強管理、正確引導。②網絡文化的創作者和傳播者要增強責任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切實履行其傳承文化的責任。③個人要提高辨別和抵御能力,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
政治必修3第四單元練習題含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