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1、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匯匯率升高和外匯匯率跌落?
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
5、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6、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7、價格變動會產生哪些影響?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互為替代品/互補商品)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規模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高中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經典詳細)
8、影響消費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當前可支配收入、對未來收入預期、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和物價水平。
9、消費結構的含義?變化趨勢?
消費結構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變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爾系數的含義?變化的意義?
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影響發展資料、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11、影響人們消費行為的消費心理主要有:從眾、求異、攀比、求實心理
12、怎樣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消費觀)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第二單元 生產、勞動與經營】
1、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
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于生產。
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②消費調節生產。
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④消費為生產創造新的勞動力。
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3、如何使公司(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公司如何經營才能成功)
(1)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4、如何解決就業問題?
(1)黨和政府的就業政策:黨和政府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
(2)勞動者:每個勞動者都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①樹立自主擇業觀 ②樹立競爭就業觀 ③樹立職業平等觀 ④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5、投資方式有哪幾種?怎樣投資才是科學的?
投資方式有:
(1)存款儲蓄:特點是靈活方便,比較安全,收益低。(商業銀行主要業務是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和結算業務。)
(2)購買股票:高風險、高收益
(3)購買債券:穩健的投資
(4)購買商業保險:規避風險的投資
(5)直接投資等。
注意:(1)要注意投資的回報率,也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
(2)要注意投資的多樣化,不應只局限在銀行儲蓄上,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給我們帶來了跟多的投資機會。
(3)投資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4)投資既要考慮個人利益,也要考慮國家利益,做到利國利民,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1、我國初級階段的個人消費品分配制度: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國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按勞分配(公有制)
2)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3)按生產要素分配(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會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如何實現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項重要舉措。
完善分配政策,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通過加強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
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
調節財政支出,保護中低收入者的經濟利益,減輕老百姓的經濟負擔。
增加社會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別是中低收入者能夠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辯證關系是什么?怎樣實現二者的統一?
(1)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第一,兩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第二,兩者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犧牲一些公平或保證公平必須放棄一些效率。
(2))怎樣實現二者的統一?
①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②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4、財政收入的來源?影響因素有哪些?
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基礎性的)和分配政策。
5、財政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平穩運行
6、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稅——對企業的增值額征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個稅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7、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8、公民如何做到依法納稅?
(1)公民增強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意識,自覺依法誠信納稅,積極行使納稅人權利。
(2)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第四單元: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計劃和市場
市場調節:無形手(遵循價值規律——通過價格、供求、競爭實現)
國家宏觀調控:有形手(三個手段)
2、如何規范市場秩序?
(1)實施嚴格的市場規則(準入、競爭、交易)
(2)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個經濟活動參加者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
3、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有哪些?(為什么市場經濟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2)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如果僅有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基本標志。(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3)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么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1)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
6、我國的宏觀調控
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國家運用經濟手段【經濟計劃+經濟政策(財政、貨幣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
高三政治學習有什么技巧
高三政治沖刺離不開時事熱點。
在高考所有科目中,如果說哪一科與社會時事熱點聯系最緊密,政治說第二,就沒有哪一科敢說第一了。
因此,在政治復習備考過程中,考生必須了解一下近幾年,尤其是今年的政治新聞熱點,都需要抽時間了解一下,這是整個社會最關注的焦點,因此成為高考題目的可能性很高。
考生需要調動所有的政治知識點,將其與社會時事熱點進行聯系,說不定能很好的制定出政治復習的策略。
高中政治常見復習方法
(一)比較區別法
把數材中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分別列舉出來,比較它們的異同,然后歸納總結。如,壟斷階段的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往往混淆不清。通過比較,要明確:這兩個概念相同的是都指資本主義不同的是前者指社會制度,即帝國主義,后者則指一種經濟成分,即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的資本主義。
(二)五五別改錯法
選一些表達錯誤的題目,讓大家改正。如,在復習芳動價値論時,選了“凡是商品一定是芳動產品,凡是芳動產品也一定是商品”、“商品的價值決定決定于必要芳動時間”、“我買來的一件衣服已穿破了不能再穿,所以它已沒有價値了”、貨幣的本質是等價物”、“供不應求商品漲價,供過于求商品跌價,所以說供求狀況對商品的價格起決定作用”等題。
(三)判斷分析法
根據材內容,選編一些似是而非的題目,讓大家判斷正經經經經說明理由。一般說來,這類題要求較高。如,判斷分皮帶皮帶皮帶皮帶比布鞋耐穿,所以皮鞋的價值比布鞋的價值大”時,就要求對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關系以及價值規律等原上漲上漲上漲上漲上漲。
高三政治學習技巧有哪些
高三政治學習注意靜和穩。
這兩個字是高三時期貼在很多同學書箱上的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對學習的過程很關鍵。如果外界亂了一點,你的心也跟著亂了,心都不在學習上了,那還談什么學好呢,要成績呢。
這可能剛開始很難,但只要慢慢練習,你就會適應這種狀態,這點一定要逼自己,狠下心。別人可能說你是書呆子,但我就呆一年,明年我照樣吃喝玩耍,到時我是拿著我理想大學通知書玩的,而且你們人生的交集可能就這一年,為什么要讓一年之緣的人去左右你的努力你的未來呢,別人的評價都是不值得你關注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
高中政治答題注意事項
學會怎么審題
準確審題是解答好題目的先決條件,做高考政治選擇題時,首先,必須抓住立意,即找準其中心思想;其次,要突出關鍵詞,把握試題限定的范圍、角度;再次,閱讀選項時一定要閱讀完整,避免草率決定。 解答主觀題,建議考生先讀設問,后讀材料。
強化書寫規范和格式
無論是高考語文還是高考政治歷史等書寫不規范,卷面欠整潔或表述不當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考試得分。所以,字跡差,答題習慣差老喜歡涂涂畫畫的同學,盡量把字練一下,習慣改一下吧。不要求寫得多好,但至少字跡工整,卷面干凈爽利。不然高考真的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