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學知識點復習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 法 論】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意識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
【方 法 論】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3.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不僅能夠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且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思想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思想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方 法 論】一方面,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另一方面,要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4.規律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是不可抗拒的。
【方 法 論】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
5.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 法 論】我們尊重規律的同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高考政治哲學知識點:唯物辯證法有關原理、方法論
(一)聯系的觀點
1.普遍聯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原理內容】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方法論】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2.原因和結果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都處于因果聯系之中。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
【方法論】我們要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3.整體和部分的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整體統帥部分;部分也制約整體,有時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我們要樹立全局觀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二)發展的觀點
1.物質和運動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方 法 論】我們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運動和靜止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 法 論】要求我們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還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
3.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方 法 論】我們堅持用發展的看問題。
4.內外因辨證關系原理(事物發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動力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我們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5.量變質變關系原理(事物發展狀態原理)
【原理內容】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方法論】我們要堅持適度的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6.事物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原理(事物發展趨勢原理、事物發展途徑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方法論】我們既要充滿信心,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
(三)矛盾的觀點
1. 對立統一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方法論】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堅持兩點論。
2.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承認矛盾,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3.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論】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它們在不同場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這就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次方面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
【方法論】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原理內容】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又有主次方面,是兩點和重點的統一。
【方法論】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做到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點和主流。
高考政治哲學知識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原理
【原理內容】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包括三個方面:想、做、精神狀態。
【方法論】 要求我們要充分而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2.現象與本質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現象是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要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3.認識總是發展原理
【原理內容】認識總是發展的。認識需要不斷深化、不斷擴展、向前推移。
【方法論】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把認識推向前進。
4.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最終目的,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高考政治哲學知識點:歷史唯物主義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
2.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不同的價值觀對個人和社會有著不同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集體主義是正確的價值取向原理
【原理內容】集體主義是新時期我國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的關系原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
5.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辨證關系
【原理內容】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社會環境和社會發展規律又制約著個人活動。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個人活動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6.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原理
【原理內容】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的價值首先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方法論】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將貢獻與索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人生價值。
7. 崇高的理想的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促進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崇高的理想。
8.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原理
【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方法論】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
9.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辨證關系
【原理內容】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
【方法論】要求人們在實踐中努力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科學統一、個人與社會的正確統一,自覺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考政治哲學知識點復習,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