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識點總結
1、我國國體及本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廣泛性、真實性
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有制度、法律、物質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實現上。
3、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
1)公民的政治權利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2)公民的政治性義務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遵守憲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4、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③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5、公民的政治參與:民主選舉, 民主決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監督
1) 民主選舉
2)民主決策
①民主決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②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A、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B、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6、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
(1)是否遵循法律、法規(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3)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
政治必修二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點
1、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
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經濟是維護和平的有力保障。
2、和平與發展主要障礙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有效途徑: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以和平共處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政府主張在國際事務中,堅持正確義利觀,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3多極化深入發展
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世界多極化的實質世界正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影響;世界向多級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發展。
3、國際競爭的實質及啟示?
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對我國有什么啟示?
(1)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2)世界各國的努力: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轉向經濟和科技領域。很多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3)對我國的啟示:在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我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增強綜合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7、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依據
我國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
(1)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2)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3)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9、中國外交政策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地位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肩負國際責任的能力不斷提高;
進入新時代,我國開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征程。發揮著負責任大國的作用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綜合探究:10、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原因:(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2)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根據時代的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
(3)世界多級化不可逆轉;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4)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決定國家關系,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根本上是由我國堅持國家至上決定的。
(5)是我國外交政策的要求和體現。
(6)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主張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情節美麗的世界。
1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安全上,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經濟上,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高考政治學習技巧
在政治學習階段結束后,開始系統整理之前各次大考試題和梳理錯題,從中發現自己重點知識的缺漏之處,基礎知識中的未考點和常錯點,審題中的不足之處,答題中表述的準確性和規范性以及一些細節性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好高三最后的復習計劃。是重新梳理知識,夯實基礎。
政治學科內部橫跨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幾個具體學科,知識繁雜,難記易忘,在經過大量習題訓練后,很多知識已經不準確和不清晰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在這個階段再次梳理,強化主干,以達到對知識的融匯貫通。
作為高三復讀生要注意課本的復習,只不過要首先總結一下,自己考試失誤的原因是什么,做到對癥下藥,在平時就要做到有重點的訓練。在第一輪復習中,考生要平靜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穩扎穩打,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態做好第一輪復習,才能在以后的復習中做游余,輕松制勝。
高考政治備考策略
1.政治術語的恰當運用
要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進行答題,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語言答題。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專業術語,如:經濟生活中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價值規律等;哲學生活中的物質、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量變、質變、認識、實踐、人生價值等等。
2.語言表述要準確
使用政治專業術語答題時一定要做到科學、嚴謹、準確。例如意識的能動作用不能寫成意識的反作用,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寫成宗教自由,對人民負責原則不能寫成對人負責原則等等。
3、政治試題的答案要“準”、要“精”。要多研究綜合能力考試的性質、目標、和要求,特別是高考綜合試題的評分標準。因為政治綜合試題的標準答案無論是在答題的層次、邏輯關系,還是在答案文字的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4、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貫通,切忌死記硬背,千萬不能因為時間緊、內容多,而對政治知識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要培養對知識的變通和遷移能力,要靈活把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識。
高考政治怎樣復習
1、學會怎么審題
準確審題是解答好題目的先決條件,做高考政治選擇題時,首先,必須抓住立意,即找準其中心思想;其次,要突出關鍵詞,把握試題限定的范圍、角度;再次,閱讀選項時一定要閱讀完整,避免草率決定。 解答主觀題,建議考生先讀設問,后讀材料。
2、強化政治書寫規范和格式
無論是高考語文還是高考政治歷史等書寫不規范,卷面欠整潔或表述不當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考試得分。所以,字跡差,答題習慣差老喜歡涂涂畫畫的同學,盡量把字練一下,習慣改一下吧。不要求寫得多好,但至少字跡工整,卷面干凈爽利。不然高考真的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