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大題答題技巧
高中政治大題答題依據關鍵詞,直接調用(關鍵詞本身是學科基本概念,則直接調用)
把握知識聯系,聯系調用(依據關鍵詞,通過演繹、推導,找到可用知識)
高中政治大題答題概括具體信息,歸納調用(關鍵詞比較具體,與學科理論不能直接對應'則先歸納再調用)
高中政治大題答題依據設問,有效調用(知識調用要根據設問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調用,反對盲目堆砌和過度引申)
高中政治大題答題方法字高中政治大題答題要分析材料以及問題。政治主觀題不同于歷史,沒有那么多文字的彎彎繞,材料大多通俗易懂,理解起來并不困難,不過在分析材料前要帶著問題去看,一般問題都會提示用哪個版塊的知識回答問題,帶著這樣的提示在看材料時就能在腦中快速分析要答到哪個知識點。
高中政治大題怎么答題
高中政治大題用寫作文的方法來做
高中政治大題把論述的觀點和答題要點以成文的形式來回答,便于在考試中得高分。大家都知道,非選擇題實際上就是主觀題,主觀題是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包括在閱卷時,都只是提供參考答案,按要點來給分。
高中政治大題按答題要點給分的關鍵就是讓閱卷的老師看到你的答題要點。因此,在做政治考試的非選擇題時,可以把論述的內容當作文章來寫,把觀點凝練在首句,然后再展開論述,這樣可以給閱卷老師一目了然看到你的核心觀點,如果展開論述的內容也比較豐滿的話,很容易得到高分。
此外,高中政治在做非選擇題時,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么答題下去,也要盡可能把答題卷寫滿。這樣做至少還可以得一個印象分,說不定高考能不能上線就差這幾分也有可能。
高考政治二輪復習規劃
1、復習框架我們二輪復習的回歸課本,首先說說復習框架。
舉例子來說,比如《生活與哲學》,我們想想,“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是哪個單元?屬于什么主義?探索真理的歷程是唯物論?認識論?還是辯證法?“意識的作用”有哪些?想不出來的話,就說明框架混亂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本書有幾個單元,標題分別是什么,每個單元有幾課,每一章節頂部有一個藍色的框題,還有藍色字體的標題,分幾層,都是什么。我們可以找一張大紙,把剛才說的這些框架寫出來,一本書一張紙。每天整理出來一些,把結構弄清,這很重要。
寫好以后,怎么用它來復習呢?比如看到“意識的作用”這一框,下面分為幾個大點?每一點具體分為幾個小點?我們看著自己的那張大紙,去仔細回想。實在想不起來的時候,就去課本上找出來,及時補漏洞。如果做題的時候看到一個知識點,也要去想一想,這個知識點在我那張大紙上的什么位置?這樣,慢慢地培養起自己建立框架意識的習慣,每天記住一兩個大框架,不出兩個月,我們就可以建立起一個非常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了。
2、建立聯系怎么建立起這個聯系?怎么才能對整本書有一個宏觀的把握?
首先,我們要把課本知識拆分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種,稍微有一些語文功底的學生應該能從課本字面意思看出來,不過這個也需要平時的積累。
然后,我們要去總結。比如說,消費者能做的有哪些,企業或者經營者要做的有哪些,做法類的整理出來。然后是意義類,然后是原因類。要自己親自去總結,才能更有印象。
為什么要整理這個呢?假設一道題讓你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政府該怎么去做一件事,你整理好了以后,就可以在腦子里回憶一下,整本書涉及政府該怎么做的有哪些:第1課,有對通貨膨脹和匯率的控制;第2課,有穩定物價;第3課,促進消費;第4課,發展生產力和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第5課,有促進就業的措施;第7課,促進分配公平;第8課,有發揮財政的作用,稅目和稅率的制定;第9課,有市場秩序和宏觀調控;第10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也就是說,老師給你提供的是一個復習的角度,要做到復習以后腦子里要清晰地知道每一課有什么知識,才能迅速判斷這個知識和題目的設問有沒有關系,才不會遺漏知識點以致失分。
高三政治第二輪復習方法
1、把書讀厚:要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把所有政治的考點梳理一遍。讓學生根據《考綱》的考點逐個擴充內容,對每一個考點依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典型例題”“熱點應用”“易錯點”的環節去回憶或者默寫,做到“把書讀厚”,逐個考點過關,做到“撿遺拾漏”。
2、把書讀薄:對于已經熟悉掌握的考點可以標明已經掌握的符號(例如“√”),對于不太熟悉的考點做好不太熟悉的符號(例如“?”),對于沒有掌握的考點做好沒掌握的符號(例如×)。這樣,我們對自己的考點掌握情況就一目了然,對于已經掌握的考點,我們可以暫時不太理它,對于其他兩種情況,我們要花時間去掌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書讀薄”。
3、高中政治復習,要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點時間,復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沒復習好。
4、要學會整合政治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1.非選擇題解答的一般要求
從總體來看,應該把答案看作是一篇結構完整的說理性文章。它要求論點正確、鮮明,論據真實,論證具有必然性,要言之有理。思路正確清晰,邏輯性強,要點準確全面,字體工整清楚,答題要規范。
2.非選擇題的答題步驟,一般分三步:先審題,后構思,最后作答
(1)審題:審清設問:定位試題限制的知識范圍并明確答題方向。明確知識范圍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提問直接明確加以限制,如“體現的經濟常識道理”、“反映了什么政治現象”等,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準確把握;二是提問沒有直接明確限制,要根據材料或提問來進行判斷,這就要看材料介紹的是經濟現象、文化現象、政治現象,根據材料的特性來確定相應的知識;三是提問本身所涉及的知識(如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審設問還必須明確總指向,需要回答的是什么問題。審材料,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主體,弄清題目要求回答的中心問題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題,造成答非所問的失誤。首先把該背景材料以及設問的問題分成若干個層次或幾個小問題分別進行思考。
(2)構思 :要通過構思來理清答題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以及如何運用該原理進行表達;要找準答題的切入點;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來理清答題思路。
(3)作答:作答時要注意把它們分成幾個自然段,以要點化的方式,正確運用學科語言,要書寫清楚,將答案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作答(答題)要求:
①要有針對性,即答題思路要正確,要針對題目的設問作答,不要答非所問。
②要有邏輯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說那句話,后說那句話。
③要有層次性,要層層分析,大的層次包含哪些小的層次。
④要點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數字清楚地表明答題要點。
⑤全面化,答題要點要全面,不要遺漏答題要點。
⑥規范化,包括書寫規范和語言表達規范。禁止使用自己創造的或社會上的語言;語言要簡潔明了準確。
3.解答非選擇題的注意事項
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見的毛病:
①急于求成。不審題,不構思,怕時間不夠,想一句寫一句,結果不是會錯題意,用錯原理,就是重重復復,顛三倒四,該回答的沒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卻寫了很多。
②照本宣科。不理會題目的具體要求,不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緊扣題意進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復習資料或輔導老師給的相似題的答案答,結果由于答題的針對性不強,得分率不高。
③表達不準確、不科學。原理表述不準確,分析用詞不當,慣用口語作答。
④書寫不認真。字體潦草,涂改過多,論述不分要點,卷面不清晰。
⑤貪多求穩。認為回答得越多越好,來個撒網式戰術,掩蓋了重點,浪費了時間。
注:夯實學科的基礎知識是解題的前提和關鍵。要牢牢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千萬不能舍本逐末,只學習解題方法,不注重課本基本知識的掌握。
4.高考政治典型試題解題思路
1.認識、看法、理解、分析上述現象等類設問。(l)“是什么”(內容);(2)“為什么”(原因、結果、意義、作用、影響);(3)“怎么辦”(對策、措施、方法、建議等)。
2.依據、理由、原因、為什么等類設問。理論依據﹙考點﹚+現實依據﹙意義、作用或影響﹚
3.啟示、啟發等類設問。理論依據﹙考點﹚+﹙主體﹚怎樣做
4.作用、意義、影響類設問。有利于,或有助于﹙多角度、多層面回答,但有些題目要辯證分析﹚
5.評析、評論等類設問。先判斷,后逐層分析,并說明理由。
6.是如何堅持__觀點、上述做法怎樣做到__觀點等類設問。從共性﹙知識﹚+到個性﹙材料﹚
7.體現了、蘊涵了__道理等類設問。從材料具體內容+知識
8.建議等類設問。先看清運用哪個模式知識,要具體、合理
9.舉例說明類設問。事例要符合題干精神,要把來龍去脈完整敘述,并適當分析
高考政治答題技巧分析
在《哲學生活》中,我們學到過: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政治高考的主要矛盾就在于課本。不少同學在平時的考試中成績不錯,但是一做高考題,就感覺無從下手。這是由于模擬題和高考題出題思路的差別。模擬題側重考察學生的解題思路,而高考題則更多的側重于課本,幾乎所有的答案,都出自于課本原話。這也就要求同學們加深對課本的掌握。
在寒假之前,大多數學校都已經完成了一輪復習,在今后的二輪、三輪復習中,基礎知識將不再被作為重點。在背誦基礎知識時,同學們要做到兩點,一是背的全,二是背的準。許多高考題考查的切口很小,往往出現在知識點的細枝末節,也是最容易被同學們忽略的地方。因此我們在背誦時要切忌僥幸心理,將知識點背完整。
另外同學們也要重視背誦的準確程度,很多相似的知識點容易被大家混淆,尤其是一些定義類的知識,在答題時只要一兩個字寫錯,就一分也拿不到。同時,這類知識點也是選擇題考察的重點方向,必須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