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知識點:32個文言虛詞(3)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十七、若
1、如果,假如。例: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②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③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④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2、像,好像。例:①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③貌若甚戚者。④仿佛若有光。⑤呆若木雞。
3、你(的),你們(的)。例:①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復若賦。④若為傭耕,何富貴也。⑤若翁廉。
4、此,如此,這樣。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5、至于。例: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
[若此]如此,這樣。例:①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例:指揮若定。
[若何]怎么樣。例:以閑敝邑,若何?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于“幾許”、“多少”。例:車后若干遞送夫。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十八、雖
1、即使,縱然。例:①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②雖大風浪不能鳴,而況石乎!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
2、雖然。例:①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②相如雖駑,獨畏廉哉?③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④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十九、所
1、處所,地方。例:①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③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④此何所也?
2、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詞組,相當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②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所以]
⑴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于“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例: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⑵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例: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②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③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所謂]所說的。例:①此所謂戰勝于朝廷。②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
⑴到處。例: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處,處所。例:①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趨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二十、為
1、成為,變成。例:①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做。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故為之說。③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3、作為,當作。例: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②何以為計?③霓為衣兮風為馬。
4、是。例: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②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③項燕為楚將。
5、以為,認為。例:竊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處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②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③為天下笑者。④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7、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例:①何辭為?②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8、指心理活動。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9、有。例: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10、將來,將。例: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11、治理。例: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
12、裝作。例:為除不潔者,引入。
13、為了。例:①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14、給,替。例: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②君為我呼入。③臣請為王言樂。
15、對,向。例:①不足為外人道也。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③為之奈何?
16、因為。例: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17、同“于”,在,當。例: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而行。
[為市]談交易。例:一人去為市,(為市:這里指人口買賣)
[為人]做人處世的態度。例: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二十一、惟
1、只、只是。例:①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②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③轉側床頭,惟思自盡。
2、作句首語氣助詞。例: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一說正因為)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二十二、焉
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在其中)②不復出焉。(焉:從這里)③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焉: 從別人那里)④永之人爭奔走焉。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始而慚焉,久而安焉。(焉:對此)⑦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焉:從這里)⑧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子被 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焉:在這件事情上)⑨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焉:從這里面)
2、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
3、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例: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③今其室十無一焉。
4、作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相當于“之”。例:①謹食之,時而獻焉。(焉:它,指蛇)②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寫的這篇文章)③猶且從師而問焉。(焉:他們,指五人)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焉:他們,指五人)
6、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二十三、也
1、同現代漢語“也”。例:那老兒也都相見了。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例:①虎見之,龐然大物也。②河南樂羊子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曹公,豺虎也。④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3、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例:①余聞之也久。②其聞道也亦先乎吾。③是說也,人常疑之。
5、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例:①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②縛者曷為者也?
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例:①子子孫孫無窮匱也。②茍政猛于虎也!③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例: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8、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例: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①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②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③豈獨伶人也哉!
[也者]
⑴語氣助連用,起說明或解釋作用。例: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問。例: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與]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帶有反詰之意。例:唯求則非邦也與?
[也么哥]句尾助詞連用,無實義。例:枉將他氣殺也么哥。
[也已矣]罷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高考語文文言虛詞復習知識二十四、以
1、因為,由于:例: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②不賂者以賂者喪。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而。例:①屬予作文以記之。②夫夷以近,則游者眾。③以嚙人,無御之者。(以:這里有如果的意思)④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3、把,拿,用。例:①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詞賓語)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③屠懼,投以骨。④何以為計?
4、以為,認為。例:①皆以美于徐公。②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5、憑,靠。例:①以勇氣聞于諸侯。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6、按照,依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今以實校之。③余船以次俱進。
7、根據。例:①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以:一說拿)②貴以近知遠。
8、通“已”,已經。例:①固以怪之矣。⑵日以盡矣。
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
10、在。例:以八月十三斬于市。
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逆以煎我懷。
12、為。例:①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做)②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無以,則王乎?
14、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15、此,這。例:以一物體與物物爭。
[以為]
⑴、把……當作或作為。例: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②相傳以為雁蕩。
⑵、認為。例:①以為“非我莫能為”也。②臣竊以為其人勇士。③人人自以為必死。
⑶、把……制成。例:①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②鑄以為金人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