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及答案
福建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一)
驛亭斜掩楚城東,滿引濃醪②勸諫慵。
自戀明時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注】①張詠數次犯顏直諫太宗、真宗皇帝,由京官貶為地方官,此詩作于旅途中。史載其“所至以政績聞”。②《南史·謝弘微傳》記載,謝蒲每以心直口快得罪于權貴,其兄送別時指著他的嘴說:“此中唯宜飲酒。”③《北山移文》記載南朝周顆始借歸隱以沽名釣譽,終因羨慕富貴而出仕。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4分)
(2)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的?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福建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答案
(1)本詩塑造了一個表面上在驛站中飲酒自得,不問世事,(1分)實則因勸諫碰壁后憤激不平、以酒澆愁,(1分)但仍心念君王、天下,(1分)絕不歸隱以沽名釣譽(1分)的詩人 形象。 注:意思對即可。
(2)一是借事抒懷。作者借簡單敘述乘船出行、住宿驛站的生活瑣事,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為仕的見解,并流露出內心深處做官、忠君、為民的情懷。 二是融記敘、議論、抒情于一體,以達到“情態畢現”。三是用典。“滿引濃醪”暗用謝蒲之典,表達自己的憤激與無可奈何;結句反用周颙典,表明作者戀位不辭是拳拳為國之心,而不是貪圖榮華富貴。 注:答出任意兩點得滿分。
福建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二)
游棲霞寺
李建勛
養花天氣近平分,瘦馬來敲白下門。
曉色未開山意遠,春容猶淡月華昏。
瑯琊冷落存遺跡,籬舍稀疏帶舊村。
此地幾經人聚散,只今王謝獨名存。
注:①平分,春分節氣。②白下:南京的別稱。③瑯琊:六朝時南京設瑯琊郡。
(1)中間兩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在詩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福建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習題答案
(1)中間兩聯描繪了一幅冷落蕭條的春景圖。天還未亮,月色朦朧,春意未顯,籬舍舊村稀疏。(2分)描繪了滿目蕭疏的景象,營造了凄涼的氛圍,為尾聯抒發感慨作鋪墊。(2分)
(2)人事幾經變遷,昔日繁華不再,(2分)表達了詩人對世事滄桑、昔盛今衰的感慨。(2分)(從南京或棲霞寺角度作答皆可)
福建高考詩歌鑒賞專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