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下的沉思高考閱讀題及答案
比薩斜塔下的沉思閱讀原文:
⑤好不容易一步步地挪到了巷口,瞪著兩眼張望那青翠得令人心醉的草坪后面,這渾圓得玲瓏剔透的斜塔,整座淺黃色的花崗石建筑,在八個樓層中緊挨在一起的兩百多座拱門,多么俊秀和細巧的圓柱,紛紛撐住了自己頂部的圓弧,一副典雅和莊嚴的姿勢,真讓人肅然起敬。從深藍色的天幕底下,拋出那絲絲縷縷夕陽的余暉,那一陣陣璀璨的金光映照著石壁,竟還反射到我激蕩的心靈中,趕緊聚精會神地從它底層渾厚而又挺拔的圓圈,往上仰視著五十多米高的頂巔。在雕刻成像翅膀那樣凸起的檐頂,還裝飾著一圈菱形的花紋,隱隱約約地透過朵朵云霧的殘陽,閃閃爍爍地撫摸著這用多少手掌砌出的圖案。而底下凹陷進去的拱門里面,不知道懸掛著什么形狀的銅鐘?隨著這座建筑的不斷傾斜,據說早已禁止人們從里邊螺旋形的樓梯往上攀登,哪里還能夠敲出清脆而又深沉的鐘聲呢?
⑥據說,這座比薩教堂鐘樓,在十一世紀后期動工興建時,因為奠基的失誤,剛建造了三層即開始傾斜,停頓了一百余年才又繼續施工,等到在十三世紀中葉落成之后,塔頂已經偏離垂直的中心線兩米多遠了。真得責怪這些技師與工匠們,為什么在追求美麗的線條和輪廓時,竟忘卻了必需的結實與穩固?控制教會的僧侶和統治城市的官僚,也曾插手和干擾過這座建筑的進程嗎?這也許是永遠都無法解開的謎團了。令人擔心的是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的侵蝕和凋零,它還不住地往南邊傾斜。有多少人思考著如何讓它停止傾斜,隱約可見兩根粗長的鋼絲,緊牽著塔身地教堂背后的地下,這就能夠拯救它倒坍的厄運嗎?
⑦不可思議的是二十多年前在這兒發生的一場地震,卻也未能摧毀它,它依舊在巍然屹立著,神秘地傾斜著。這真是無比堅強和剛毅的象征,才會有浩浩蕩蕩的人們趕探望它,卻不顧它身旁那一座龐大和氣派的教堂,很少仰望那教堂頂端高出身軀的圓柱,這大約是因為大家都渴望著向神奇而堅強的境界攀登。
比薩斜塔下的沉思閱讀題目:
12.作者在本文中懷著一種近乎虔誠的心情寫斜塔,說說作者是怎樣有層次地寫出自己對斜塔的情思的?(3分)
13.分析第四段的作用。(4分)
14.確切地說,斜塔不過是龐大和氣派的教堂的一座鐘樓,原本只是“配角”,但為什么從地球的各個角落有數不清的人們興沖沖的趕探望它,作者認為原因是什么?(4分)
15.問句的反復使用是本文語言上的一個顯著特點,請結合實例分析其作用。(5分)
16.這篇文章能帶給我們哪些哲理性思考?(4分)
比薩斜塔下的沉思閱讀答案:
12.①童年對斜塔的期待與遐思;②人生成長中的叩問和淡忘;③成年后與斜塔不期而遇的心靈震撼;④最后對斜塔六百年悠悠歲月的回想。(答對1點給1分,共4分)
13.結構上承上啟下,說明與我懷有同樣情思的人遍布世界各地,進而引發下文更深層次的思考;內容上探究了這些自世界各地的眾多的游客為什么選擇到斜塔下的原因;點明和強調了文章的主題。(答對一方面給1分,共3分)
14. 龐大而氣派的教堂世界上有無數座,而比薩斜塔只有一座(1分),它能夠啟示和催促人養成思索的愛好(1分);從斜塔身上能找到一種更有意義的生存方式(1分);它是無比堅強和剛毅的象征,是人們渴望達到的那種境界(1分)。(共4分)
15.①文章第1、2兩節用“怎么能”的句式突出了斜塔的神秘性和神奇的力量,表明自己的驚嘆之情,引起讀者的關注和思考(或借此激發讀者的興趣,進而引發思考),為下文敘寫斜塔的巨大魅力張本(2分)。②第4節的選擇問句說明了慕名而的游客地域之廣人數之多,反問句則加強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1分)。③第5、6兩節的問句步步追問,表明了作者更深意義上的思考和隨之產生的譯文及嘗試解答的努力(2分)。(要結合文段作分析,有欠缺的酌扣)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