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
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原文
黃賓虹常提到古代書法家從觀察自然中有所領悟,如在雨后看車行泥沼,車輪在泥中轉動猶如筆被紙墨所滯卻仍圓轉,不疾不徐、不粘不脫,由此筆法大進。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來詮釋自己的筆法,如“平”就是如風吹水動、一波三折;“圓”如行云流水、宛轉自如,而石有棱角、樹有椏杈,則是圓中有方;“變”則如石有陰陽向背、樹有交互參差,山有起伏顯晦、水有緩急動靜。1922年他在給友人陳柱尊的信里說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來作畫。可見,他已將山水自然之理、《說文》六書之法、書法、畫法相互打通。
現代畫家以畫為道抑或以畫為藝,這種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上的對比,在黃賓虹和張大千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張大千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黃賓虹一生平靜淡泊。張大千1925年在上海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26歲就揚名南北,后又去北平辦畫展,被稱為“南張北溥”,可謂名滿天下;而黃賓虹雖較早就有“南黃北齊”之稱,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這時他已經80歲了。
黃賓虹自來滬上就以鑒賞、鑒別真偽著稱;而張大千仿作的石濤畫,甚至瞞過了當時的大行家羅振玉、黃賓虹及其老師曾髯,可謂出神入化。還有對畫與錢的關系,黃賓虹一生力避賣畫,多以畫贈友人知己。雖有潤筆,與他的名氣相比也很低,他一直嚴守傳統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過著清寂的學人生活;而張大千卻有著對金錢的開通看法和瀟灑追求,有過極高的潤格,也賣商品畫,出手闊綽。不同的人生態度最終體現在他們的畫中,黃賓虹的畫是典型的恪守傳統的雅正的士夫畫,張大千的畫則有趨向民間、時尚的意趣。兩人都是一代宗師,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認可的領域不同而已。
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題目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針對當時滬上流行的細謹、涂澤的媚人習氣和自矜才氣、淪于放誕的欺人畫風,黃賓 虹推崇細膩、輕軟的逸品畫格,倡導做“真畫者”。
B.由于我國書法、文字、金石、繪畫同源異流,道歸于一,要研究中國書法、繪畫的筆法意 蘊,就只能從上古時期的甲骨、古玉、銅器入手。
C.書畫家常能從觀察自然中領悟到藝術的真諦,如由雨后看車行泥沼悟得筆法的疾徐粘脫,由石的陰阻向背、樹的交互參差悟出筆法的變化。
D.張大千有著深厚的藝術修養,模仿的水平也極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濤畫,甚至瞞過了當時的書畫大行家羅振玉等人。
E.本文通過記述黃賓虹博采眾長、學習繪畫的艱苦歷程,描寫了他在中國繪畫藝術上的理論創見與突出成就,為我們展示了一位藝術家的感人形象。
(2)黃賓虹一生繪畫藝術的大進展,多發生在他的隱居時期。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3)黃賓虹作畫時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擺在案頭?請簡要分析。(6分)
(4)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高考語文閱讀新課標真題答案
(1)C給3分,答D給2分,答B給1分;答A、E不給分。
(2)①減少應酬雜務,生活清凈,便于深思內省和作畫;
②對江湖水光天色的寫生使他的畫風發生了突變;
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夠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畫藝猛進。
(3)①從金石文字的點畫結構中,他受到繪畫筆法與章法布置方面的啟發;
②從金石拓本認識到書畫同源,悟出畫藝回歸造化的路徑。
(4)
觀點一:恪守傳統,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求藝術真諦。
①于平靜淡泊中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
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傳統學人本色
③避俗趨雅,不為流俗所動,尋求華溢渾厚的畫風。
觀點二:創新與模仿并重,理想與時尚兼顧。
①創造與仿作兼顧
②對金錢的開通看法和瀟灑態度
③注重民間時尚意趣
觀點三:既恪守傳統,又勇于創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繼承與創新兼顧
②懷抱藝術理想,追求名山事業
③腳踏實地,享受人生。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正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