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寫作有什么技巧
其次,最好采用片段式結構,使文章結構清晰,讓判卷人感受到你思路的清晰,卷面也會比較清楚。片段式我都是采用兩段式的寫法,第一段敘述事跡,第二段作簡評,贊揚等等,這樣也比較好寫。
結尾,最好引用一些古人詩句或名人名言,顯得你有文采,也使得結尾比較有力量。
注意:高考你學要面對的是判卷人,判卷人最關注的就是開頭和結尾,所以一定要重視開頭結尾!
高中語文答題小竅門
遇到模棱兩可的選擇題時,要善于用排除法快速選擇正確的答案。高考語文中選擇題占的分值雖然不多,但是也算是比較容易得分的題型。語文的選擇題出題方式遵循的規律與其他科目一樣,主要會設置一些選項陷阱,包括偷換概念、絕對式選項、移花接木、違背常識等。在做這一類題型的時候,應該選擇使用排除法。
具體來說,把絕對的選項、與日常生活用語明顯不相關的選項、與題干意思一樣的選項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確選項了。
復習過程重要善于理解
由于一個專題和另一個專題間聯系不是很緊密,所以考生在復習新的專題時,要對過去復習過的內容不斷鞏固,以免遺忘。如有的考生在復習現代文閱讀時,對前面復習過有關病句的內容已經忘記了,關于考綱中要求熟練掌握的6種病句類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對字音、字形和成語的考查中。
針對這種現象,提醒考生一定要每天擠出一部分時間來鞏固自己過去復習的內容,只有不斷鞏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高中語文提分策略
一、注意整體閱讀,找準文章的思路和中心
無論現代文,還是文言文,文章的結構總是有章可循的,古今文章的結構一般都是總分結構。找到了文章的結構,就找到了作者的思路。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有了中心,做題就不會“離題萬里”了。
二、注意分析文章的標題
現代文中第二篇選文,大都是文學作品,或散文,或小說,閱讀難度大,往往得分率低。直接原因是沒讀懂文章,讀懂文章的辦法很多,其中文章的標題千萬不可忽視,它往往對文章的中心做了一些交代或暗示,或提示文章的體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暗示作者的寫作思路,對解題也有一定的幫助。古詩詞的題目也是如此。
三、注意因文解題,據境釋義
“理解詞句在語境中的意義”這類題,考生往往失分很多,主要原因是:生搬硬套“字典、詞典義”,淺嘗輒止確定“感覺義”,不會依文解題,據境釋義。正確地把握 “語境義”,一要了解詞句的含義有那些,一般來說,詞句有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詞句無論有多種意義,但在文中的意義是wei一的;二要懂得“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篇歸一旨。 ”三要掌握“因文解題”的答題方法,這類題目一般都是“因文設題”,問的是什么?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只要據文答題即可。
文學常識
《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梁蕭統《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所作,從內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傷,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養較高,又繼承了《詩經》和《楚辭》的傳統,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所以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秋風蕭瑟,紅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的《觀滄海》和《龜雖壽》中的名句。
陶淵明,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稱靖節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的隱士,不滿于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村。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村,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先生”。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他亦有、“隱逸詩人”之稱。
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
《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還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分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