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翻譯及原文
將進酒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愿醒 一作: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翻譯
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大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
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fā)?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當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我給你們唱一首歌,請你們?yōu)槲覂A耳細聽。
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都是寂寞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
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一起喝。
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叫侍兒拿去統(tǒng)統(tǒng)換美酒,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將進酒的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8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fā)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fā)滿腔不平之氣。
將進酒的簡短賞析
詩篇發(fā)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
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
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tài)宛如畫出。
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
《將進酒》相關知識
主題思想
這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fā)揮。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愿望。“鐘鼓像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二句是詩的主旨,有統(tǒng)攝全詩的作用。詩中起興和夸張手法的運用頗具特色。學習這首詩,要先把握它的整體內容。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詩的基調,然后探究詩人的藝術手法。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②且為樂,會須③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④,丹丘生⑤,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⑥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⑦,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⑧,斗酒十千恣歡謔⑨。主人何為⑩言少錢,徑須沽取⑾對君酌。五花馬⑿,千金裘,呼兒將⒀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釋:
①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友人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元丹丘家里做客。《將進酒》,漢樂府舊題。將(qiāng),請。
②〔烹羊宰牛〕意思是豐盛的酒宴。語本曹植《箜篌引》:“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③〔會須〕應當。會、須,皆有應當的意思。 ④〔岑夫子〕即岑勛。
⑤〔丹丘生〕即元丹丘,當時的隱士。
⑥〔鐘鼓饌(zhuàn)玉〕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鐘鼓,鳴鐘擊鼓作樂。饌玉,美好的飲食。饌,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⑦〔寂寞〕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⑧〔陳王昔時宴平樂〕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舉行宴會。陳王,即曹植,因封于陳(今河南淮陽一帶),死后謚“思”,世稱陳王或陳思王。宴,舉行宴會。平樂,觀名,漢明帝所建,在洛陽西門外。這句和下句都出自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⑨〔斗酒十千恣(zì)歡謔(xuè)〕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斗酒十千,一斗酒價值十千錢,意即名貴。恣,放縱、無拘束。謔,玩笑。 ⑩〔何為〕為什么。
⑾〔徑須沽取〕那就應當買了來。徑,即、就。沽,通“酤”,買或賣,這里指買。取,語助詞,表示動作的進行。
⑿〔五花馬〕毛色斑駁的`馬。一說,剪馬鬣為五瓣。極言馬的名貴。 ⒀〔將〕拿。
練 習
一 參考下面的提示,朗讀、背誦這首詩。
提示:這首詩用長句開篇,有挾天風海雨而來之勢;中間感情復雜而多變;結尾忽然振起,有如登泰山絕頂,一覽天地之大。朗誦時要注意表達詩人這種開闊曠達的胸襟。
二 回答下面的問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和這首詩的風格。 1.這首詩的基調是什么?試結合詩人感情發(fā)展的脈絡做一點具體分析。
2.試將“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做一比較,說說二者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詩人說到“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時,為什么單舉曹植為例?
4.詩人好用夸張寫法,這同他的浪漫氣質和狂放性格有關,所以不使人感到言過其實。試從這首詩中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三 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你對李白的“痛飲狂歌”有什么看法?課外查找資料,寫一段話表達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