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鑫宇事件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一份關于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的報告,與幾十年前相比,中國青少年的抑郁癥發病率有所上升,這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精神科曲副主任說:“抑郁癥有三個核心癥狀,一是情緒低落,二是失去興趣,三是體力下降;其他癥狀是抑郁癥患者常見的癥狀,如自我評價低、對未來絕望、自我內疚、食欲異常和睡眠障礙。診斷抑郁癥的底線之一是,你有兩個核心癥狀和兩個附加癥狀,如果你有三個核心癥狀和附加癥狀,那就是重度抑郁癥的跡象。”
青少年如何預防抑郁癥
一項新的重要研究表明,有監督的體育鍛煉與兒童和青少年抑郁癥狀的顯著減輕有關。數據顯示,特定數量的運動對兒童有最大的好處:每周三天,每次一小時左右的體育活動對抑郁癥狀有緩解的效果。
運動能釋放一種叫做內啡肽的大腦激素,它能促進健康的感覺,改善整體情緒。體育活動還可以讓孩子們身體更健康,促進高質量的睡眠,從而讓他們感覺更好。此外,鍛煉可以提高腦力和社交技能。
疏導青少年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1. 營造健康溫馨的環境。
了解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根據青少年自身特點采取個性化的心理咨詢方法。首先,要為孩子提供溫暖、寬松、舒適的家庭環境,在家里中盡量不要過多的言語訓斥或打罵,盡量采取勸導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夠溫馨快樂,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才能最大限度地讓孩子感到舒適。
2.家長自己的能量要積極。
家長要能掌握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消極情緒,給孩子一些正能量;關心孩子的心理表現和心理變化,多和孩子交談,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從解決矛盾到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與孩子有效溝通!
3.時刻關心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付出愛心,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多關心孩子的所思所想。只要父母能及時發現并給予引導,孩子就不會有沉重的心理壓力,可以輕松度過青少年時光。
4.傾聽孩子的個人主見。
要幫助孩子克服壓力,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有什么壓力,壓力來自哪些方面。父母應該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認真傾聽孩子的話。
5.引導孩子直面恐懼。
有些孩子會因為和別人不一樣而被嘲笑,甚至感到孤立和不知所措。父母教育孩子,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錯的事一定不能做,讓孩子知道,這是成熟的表現,也是獨立的、有思想的表現。
6.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家長可以通過媒體上一些有幫助的故事、電影、電視片段,分析劇情所蘊含的真相,讓孩子看到現實社會真實的一面,提高他們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培養心理平衡感,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作為父母,應該靜下心來,花點時間尋找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讓孩子在長遠上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