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熱力學定律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2017高考物理熱力學定律專項練習題第Ⅰ卷(選擇題,共52分)
1.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塊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當快速下壓活塞時,由于被壓縮的空氣驟然變熱,溫度升高,達到乙醚的燃點,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燒起來,此實驗的目的是要說明( )
A.做功可以升高物體的溫度
B.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體的內能
D.做功可以增加物體的熱量
解析:當快速下壓活塞時,對空氣做功,改變了空氣的內能,使空氣的溫度升高,達到乙醚的燃點,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燒起來,故B正確.
答案:B
2.(2012•高考課標全國理綜)關于熱力學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了增加物體的內能,必須對物體做功或向它傳遞熱量
B.對某物體做功,必定會使該物體的內能增加
C.可以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為功
D.不可能使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
E.功轉變為熱的實際宏觀過程是不可逆過程
解析:改變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所以為了增加物體的內能,必須對物體做功或向它傳遞熱量,選項A正確;對物體做功的同時向外界放熱,則物體的內能可能不變或減小,選項B錯誤;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在對外界有影響的前提下,可以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為功,選項C正確;在有外界做功的條件下,可以使熱量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選項D錯誤;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選項E正確.
答案:ACE
3.(2013•青島高二檢測)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忽略氣體分子間的作用力),在保持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壓強由p變為p/2.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氣體一定吸收熱量,內能減小
B.氣體一定吸收熱量,內能不變
C.氣體可能放出熱量,內能增加
D.氣體一定放出熱量,內能不變
解析:氣體忽略分子間作用力,則不考慮分子勢能,溫度不變,平均動能不變,內能不變,由等溫變化規律可知,氣體體積膨脹為原來的2倍,對外做功,由熱力學第一定律知,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B對,A、C、D錯.
答案:B
4.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艙外氣溫往往在-50 ℃以下.在研究大氣現象時可把溫度、壓強相同的一部分氣體作為研究對象,叫做氣團.氣團直徑可達幾千米.由于氣團很大,邊緣部分與外界的熱交換對整個氣團沒有明顯影響,可以忽略.高空氣團溫度很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地面的氣團上升到高空的過程中膨脹,同時對外放熱,使氣團自身溫度降低
B.地面的氣團上升到高空的過程中收縮,同時從周圍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
C.地面的氣團上升到高空的過程中膨脹,氣團對外做功,氣團內能大量減小,氣團溫度降低
D.地面的氣團上升到高空的過程中收縮,外界對氣團做功,故周圍溫度降低
解析:由熱力學第一定律,物體內能的變化ΔU與做功W和熱傳遞Q有關,滿足ΔU=W+Q,氣團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膨脹,氣體對外做功,又由于氣團很大,其邊緣與外界的熱傳遞作用對整個氣團的影響可忽略,因而內能不斷減小,所以氣團的溫度會降低.
答案:C
5.一定量的氣體吸收熱量,體積膨脹并對外做功,則此過程的末態與初態相比( )
A.氣體內能一定增加
B.氣體內能一定減小
C.氣體內能一定不變
D.氣體內能是增是減不能確定
解析: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判斷:氣體吸收熱量,Q為正值;氣體體積膨脹對外做功,W為負值,由于不知道Q與W絕對值的關系,因此氣體的內能變化無法確定.
答案:D
6.關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化石能源是清潔能源;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B.人類在不斷地開發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創造
C.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由于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所以不需要節約能源
D.能量耗散現象說明:在能量轉化的過程中,雖然能的總量并不減少,但能量品質降低了
解析:化石能源在燃燒時放出SO2、CO2等氣體,形成酸雨和溫室效應,破壞生態環境,不是清潔能源,A項錯誤;能量是守恒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可能消失,但能量品質會下降,故要節約能源,B、C均錯,D項正確.
答案:D
7.關于熱力學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絕對零度是可以達到的
B.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推論
C.因為第二類永動機不違反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它將會被制造出來
D.熱量能夠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解析:絕對零度不可以達到,A項錯誤;熱力學第一定律側重能量守恒,熱力學第二定律側重熱學現象的方向性,故B項錯誤;第二類永動機雖不違反能量守恒定律,但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故不能被制造出來,C錯;由熱力學第二定律知,D正確.
答案:D
8.(2012•高考廣東理綜)景頗族的祖先發明的點火器如圖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桿前端粘著艾絨,猛推推桿,艾絨即可點燃.對筒內封閉的氣體,在此壓縮過程中( )
A.氣體溫度升高,壓強不變
B.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
C.氣體對外界做正功,氣體內能增加
D.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內能減少
解析:猛推推桿,封閉在套筒中的氣體被壓縮,外界對氣體做功,套筒由牛角做成,導熱能力很差,且壓縮過程用時極短,故壓縮過程可看做絕熱過程.由ΔE=W可知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根據pVT=C可知因T增大,V減小,故p增大,選項B正確.
答案:B
9.(2013•萍鄉高二檢測)如圖所示,絕熱的汽缸與絕熱的活塞A、B密封一定質量的空氣后水平放置在光滑地面上,不計活塞與汽缸壁的摩擦,現用電熱絲給汽缸內的氣體加熱,在加熱過程中( )
A.汽缸向左移動
B.活塞A、B均向左移動
C.密封氣體的內能一定增加
D.汽缸中單位時間內作用在活塞A和活塞B上的分子個數相同
解析:對汽缸整體分析,外部各個方向上受到大氣的壓力相等,所以汽缸保持靜止,A錯;用電熱絲給汽缸內的氣體加熱后,汽缸內的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壓強變大,活塞A、B均向外運動,B錯,C正確;活塞A的面積大于活塞B的面積,單位時間內作用在活塞A和活塞B上的分子個數不同,D錯.
答案:C
10.如圖所示,用導熱的固定隔板把一容器隔成容積相等的甲、乙兩部分,甲、乙中分別有質量相等的氮氣和氧氣.在達到平衡時,它們的溫度必相等,若分子勢能可忽略,則甲、乙中( )
A.氣體的壓強相等
B.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相等
C.氣體的內能相等
D.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解析:由于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在達到平衡時,它們的溫度相等,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必相等.
答案:B
11.下面設想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是( )
A.利用永久磁鐵間的作用力造一臺永遠轉動的機器
B.做成一條船利用河水的能量逆水航行
C.通過太陽照射飛機使飛機起飛
D.不用燃料使河水升溫
解析:利用磁場能可能使磁鐵所具有的磁場能轉化為動能,但由于摩擦力的不可避免性,動能最終轉化為內能,使轉動停止,故A錯;讓船先靜止在水中,設計一臺水力發電機使船獲得足夠電能,然后把電能轉化為船的動能使船逆水航行;同理可利用光能的可轉化性和電能的可收集性,使光能轉化為飛機的機械能,實現飛機起飛,故B、C正確;設計水壩利用河水的重力勢能發電,一部分重力勢能通過水輪機葉片轉化為水的內能,另外電能也可轉化為內能使水升溫,故D正確.
答案:BCD
12.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經絕熱過程A→B、等容過程B→C、等溫過程C→A又回到了狀態A,則( )
A.A→B過程氣體降溫
B.B→C過程氣體內能增加,可能外界對氣體做了功
C.C→A過程氣體放熱
D.全部過程氣體做功為零
解析:A→B過程氣體絕熱膨脹,氣體對外界做功,其對應的內能必定減小,即氣體溫度降低,選項A正確;B→C過程氣體等容升壓,由p/T=C(常量)可知,氣體溫度升高,其對應內能增加,因做功W=0,選項B錯;C→A過程氣體等溫壓縮,故內能變化為零,但外界對氣體做功,因此該過程中氣體放熱,選項C正確;A→B過程氣體對外做功,其數值等于AB線與橫軸包圍的面積.B→C過程氣體不做功.C→A過程外界對氣體做功,其數值等于CA線與橫軸包圍的面積,顯然全過程對氣體做的凈功為ABC封閉曲線包圍的面積,選項D不正確.
答案:AC
13.(2013•南通市高二檢測)
導熱汽缸開口向下,內有理想氣體,缸內活塞可自由滑動且不漏氣,活塞下掛一個沙桶,沙桶裝滿沙子時,活塞恰好靜止,現在把沙桶底部鉆一個小洞,細沙慢慢漏出,并緩慢降低汽缸外部環境溫度,則( )
A.氣體壓強增大,內能可能不變
B.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溫度降低
C.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增大,內能一定減小
D.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一定增加
解析:由平衡條件知活塞受到的沙桶拉力減小,其他力如重力、大氣壓力不變,則氣體壓強增大、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由于環境溫度緩慢降低,則氣體內能減少,由ΔU=W+Q知Q<0,即向外放熱.
答案:BC
2017高考物理熱力學定律專項練習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8分)
二、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解題步驟,有數值計算的題要注明單位)
14.一定量的氣體內能增加了3×105 J.
(1)若吸收了2×105 J的熱量,則是氣體對外做功,還是外界對氣體做功?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2)若氣體對外界做了4×105 J的功,則是氣體放熱還是從外界吸熱?放出或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解析:(1)由ΔU=W+Q知
W=ΔU-Q=3×105 J-2×105 J=1×105 J.
W>0,外界對氣體做功.
(2)由ΔU=W+Q知Q=ΔU-W=3×105 J-(-4×105 J)=7×105 J.
Q為正值,從外界吸收熱量.
答案:(1)外界對氣體做功 1×105 J
(2)吸熱 7×105 J
15.如圖所示的裝置,可利用汽缸內密閉氣體的膨脹將工件舉起.缸壁和活塞均由絕熱材料制成,活塞質量6 kg,橫截面積0.04 m2,工件質量94 kg.假設活塞可沿汽缸壁無摩擦滑動,氣體分子之間的勢能可忽略.開始時活塞和工件均靜止,現通過電熱絲對氣體加熱一段時間,氣體吸收熱量2.4×103 J,同時活塞推動工件緩慢升高了0.3 m.已知大氣壓強為1.0×105 Pa,取g=10 m/s2.求:
(1)此過程中氣體對外做功是多少?氣體的內能變化了多少?
(2)初、末兩個狀態比較,哪個狀態下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大?說明理由.
解析:(1)根據題意,此過程中氣體對外做功等于氣體推動活塞所做的功,即W=(M+m)gh+p0Sh
代入數值得W=1 500 J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
得氣體的內能增加
ΔU=2.4×103 J-1.5×103 J=9.0×102 J.
(2)末狀態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大.因為在氣體分子勢能可忽略的情況下,氣體的內能僅與溫度有關,該過程氣體內能增加了,說明氣體溫度升高了,而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末狀態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大.
答案:(1)1 500 J 增加了9.0×102 J (2)末狀態 理由見解析
16.(2013•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三期末)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再由狀態B變化到狀態C.已知狀態A的溫度為300 K.
(1)求氣體在狀態B的溫度;
(2)由狀態B變化到狀態C的過程中,氣體是吸熱還是放熱?簡要說明理由.
解析:(1)由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pAVATA=pBVBTB.代入數據可得,氣體在狀態B的溫度TB=pBVBTApAVA=1 200 K.
(2)由狀態B到狀態C,氣體做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得:pBTB=pCTC,則TC=pCpBTB=600 K,故氣體由狀態B到狀態C為等等容變化,不做功,但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ΔU<0,W=0,故Q<0,可知氣體要放熱.
答案:見解析
17.“奮進號”航天飛機進行過一次太空飛行,其主要任務是給國際空間站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該太陽能電池板長L=73 m,寬d=12 m,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轉化率為η=20%,已知太陽的輻射總功率為P0=3.83×1026 W,以地日距離為R0=1.5×1011m,國際空間站離地面的高度為h=370 km,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約有一半時間在地球的陰影內,所以在它能發電的時間內將把所發電的一部分儲存在畜電池內.由以上數據,估算這個太陽能電池板能對國際空間站提供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解析:由于國際空間站離地面的高度僅為地球半徑的約三十五分之二,可認為是近地衛星,h遠小于R0,因此它離太陽的距離可認為基本不變,就是地日距離R0.
太陽的輻射功率應視為均勻分布在以太陽為球心,地日距離為半徑的球面上,由此可以算出每平方米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功率為I0=P04πR20≈1.36 kW/m2
電池板發電時的電功率為
P=I0Ldη ≈2.4×105W
由于每天只有一半時間可以發電,所以平均功率只是發電時電功率的一半即120 kW.
答案:120 kW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及答案
2.2017高考物理公式歸納
3.2017高考物理萬有引力定律專題訓練
4.2017高考物理復習必背公式
5.2017高考物理公式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