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理科備考
2017年理綜備考方略
Ⅰ卷 單項選擇題 每題6分共計120分。
1-5題生物;6-12題化學(從化學與生活、兩大反應、元素及化合物、元素周期律、有機常識、化學平衡與離子平衡、電化學、實驗中選擇七道題進行考察);13-20題物理(物理八道選擇一般是熱學、光學、原子物理、振動和波、天體、力學、電磁學、物理思想與思維各一題)。
Ⅱ卷 填空與計算 每題6分共計120分。
21題物理實驗(18分)(一大一小含讀數)
22題物理計算(16分)(課本模型)
23題物理計算(18分)(基礎題型)
24題物理計算(20分)(壓軸題型)
25題化學填空(17分)(有機推斷)
26題化學填空(13分)(反應原理)
27題化學填空(12分)(工藝流程)
28題化學填空(16分)(實驗探究)
29題生物填空(16分)
30題生物填空(18分)
31題生物填空(16分)
物理120分;化學100分;生物80分;合計300分。
2、理綜答題時間
理綜考試時間為6月8號上午9:00-11:30。150min300分,平均每分鐘2分。做理綜時間緊甚至做不完是常態。
在做理綜試題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這個對每一個人,對每一張試卷來說都有較大的不同,所以自己要學會把握。一般來講雖然合理的順序是按題號答題,但對于那些做不來的題目,要學會放棄。舍得,有舍有得,同樣的時間不是說按題號答題,遇到不會的題,這個11題不會,老師說按題號答題,這個11題就不過,打死不放過,這是高考,不是坐電梯從一樓上到20樓每層必過,白忙活10分鐘做不會做的15分,不如利用好10分鐘得10分的,所以是按題號做會做的,得分最多是最終的根本。題目量多,當題目也很難時。在解答過程中,適當跳開最浪費時間不得分的部分題目。有句俗話:“寧可斷其一指,不可傷其十指。”要“動筆就有分,有效答題。”因此合理分配時間,提高答題效率,確是理綜考試成敗的關鍵。
1.你在考場的絕對時間都是用來答題的。拿到試卷后,我們看有許多要求,這些要求同學平常不看,考試的時候害怕了,逐字看,這樣的閱讀會造成比平時審卷子多出5到10分鐘,所以請你拿到一張正規的高考試卷樣本,經常看,看什么,試卷長度,試卷要求,每道題多少分,平常都給我熟悉好了,考試的時候一帶而過,這樣你的閱讀試卷的時間就可以節約5到10分鐘,5到10分鐘,答對5分,根據數籠理論,你可知道在主分段5分在北京理工類考生37255人,考生分與450到600主分段,每分就是61人,5分就是308人,所以熟悉考卷是多么的重要。首先要看試題說明要求,例如開頭說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質量等。還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題,多少大題,多少小題,生物幾道,化學幾道,物理幾道,什么要求,平時就訓練到試卷就跟自己的手指頭一樣熟悉,所以習慣了理綜的試卷結構,到考場的時候不必要舍掉5分鐘用來閱讀和了解試卷的要求。熟悉了試卷長度到什么時候答那道題,不是盲目的翻來翻去,對試卷卷長很熟悉,不是到了考場,還要知道今天需要答幾道題,平常的熟悉如自己手指一樣的試卷,你在考場的絕對時間都是用來答題的,根本不是耽擱于看考試要求和數題看試卷卷長和結構,這樣省出來的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我們是多么的寶貴!
⒉根據學科分值分配和難易程度來分配時間。生物學科約需要30分鐘,化學約需要45分鐘,物理約需要60分鐘,余下的15分鐘作為機動時間,用于重點檢查或進攻難題。從試卷類型上分,第Ⅰ卷用時參考時間約40分鐘,第Ⅱ卷用時約95分鐘,留15分鐘當機動時間。
⒊要做到合理安排時間,最主要的問題是速度,原則是“穩中求快,準確第一”。正確解決“速度”和“準確率”的矛盾是尋求時間分配最佳方案的關鍵。做題速度不能太快,過快不能保證準確率,也不過慢,以至能做的題完不成。所以解題時要準確到位,提高一次性答題的準確率,不要寄希望于最后時間的檢查上。應當根據你自己的具體情況確定各題時間的分配。
重視Ⅰ卷選擇題,確保選擇題的得分,給選擇題以充足的時間是必須的,即使選擇題很容易,也不要低于35分鐘,如果你成績差甚至可以用60分鐘。Ⅱ卷時間分布約為每分鐘得2分為原則,做題要先易后難,很難的題不要長時間的思考。到了后面計算題中也要大致按照這樣的策略,每一分鐘大概完成兩分,對大題原則上要8至9分鐘,不能超過10分鐘。一般來說,遇到一個題目,思考了3—5分鐘仍然理不清解題的思路,應視為難題可暫時放棄,即使這個題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愛,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題和中檔題上,以便節約時間,等有時間再回頭來攻克難題。要知道在高考中時間的安排是否合理對你成敗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對大多數同學們來講,理綜考試幾乎沒有檢查的時間。
3、理綜答題順序
要想提高理綜的分數,最重要的是先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題的順序,隨便哪一套理綜試題,如果你做題的順序不同,你取得的分數很可能相差很大的。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冬季穿衣服,先穿內衣,再穿外套,最后是棉襖,好理解,方便,效率高,按照順序,沒的說。可是有些非主流的同學就喜歡,光膀子先穿棉襖,再穿外套,最后穿背心,弄得自己跟個超人似的,可是根本答題時亂的一塌糊涂。好的理綜答題,具體的講,理綜做題順序有這么3種:1.試卷題目順序(這個一般適合大多數人);2.按照獨立的學科順序(物理,化學,生物單獨做,自己排列順序)3.其他非主流的順序。一般說,有思想的老師會推薦大家按題號做,如果大家還記得電源輸出功率隨外電阻變化規律圖像的話,大家有這樣一個感覺,由弱變強,由盛趨衰,一個人即使集中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但是這種注意力和思維的強弱變化,隨進入考場的時間就猶如電源的輸出功率隨外電阻的變化圖像一樣的。我想聰明的你,應該明白,進入考場注意力、思維逐漸強盛,到50分鐘左右進入最佳狀態,此時做物理計算題是最適合的;2小時過后,注意力、思維趨于平緩,適合答一些相對來說對記憶理解要求較弱的題目,這樣就猶如打了一套酣暢淋漓的伏虎拳,由弱變強,再由強趨緩,腦力曲線配合題號的安排,合情合理,順其自然,另外高考理綜的習題是一個小本,如果你在答題的時候,不按題號答題很容易翻來翻去,容易產生心慌意亂的感覺,影響心態,同時大家記住因為理綜是同一學科內的綜合,所以堅持正確的答題順序很重要。但是切記注意力和思維力最好的時候應該出現在哪里。腦力峰值曲線應該和題目設定的難易曲線相吻合是最好最科學的。
4、知識掌握能力提升
見型知法,就是見到題型就知道方法。到高考的時候很管用。比如說見到螃蟹這個題型怎么吃?會吃的人講究的人用蟹八件,就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螃蟹煮好了,“趴”先用槍打死,然后斧子劈開,最后用小叉子小鑷子拿出,細細品嘗。這就是見過這個題型,有方法。但是你到青藏高原,很多藏民沒見過螃蟹這個題型,他們習慣手抓羊肉,用手直接抓,手是包袱,蟹子出的是剪子,你只有輸的份了。所以比如見到流體問題這個螃蟹,怎么知方法?建模是題眼,表述質量或動量是關鍵;動量定理是主方程。見到回旋加速器這只螃蟹怎么吃?周期相等是原理,末速度由磁場決定是突破口,動能定理求n是常考點,五種題型分類蟹八件吃法了。當然螃蟹不是那么好吃的,沒長牙的孩子自己是吃不了的,能力應該是第一位。這個就要求同學們平常多訓練,習慣了就很簡單了。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參考高考理科綜合標準答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失分。對比題型做到見型知法。
5、答題技巧
物理大題答題時可以少些說明,但公式必須寫清楚,在敘述的過程中思路要清晰,邏輯關系要嚴密,表述要準確;訓練文字表達能力從基礎做起,從字、詞、句、專業語言書寫,努力達到言簡意賅,回答問題要切中要點,抓住關鍵;化學要注意細節,注意語言規范;生物就是要認真分析題目,仔細應答。
選擇題從試題題干上分析有兩大類:一是完整敘述題,只要讀完題干,即可分析出答案,解答這類題可以快一點。二是不完整敘述題,有得信息在選項里,解答這類題要把題干和選項仔細分析比較,利用排除法和推理法得到正確選項。考生在檢查答案時,如果沒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輕易改動第一次的答案。有些考生看到試題比較簡單或比較熟悉就很興奮,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意,有時看起來很容易很熟悉的試題,稍改變關鍵詞或條件,就會出錯。這樣的題目恰恰是最容易失分的。這里應該想到,一般來說高考題與日常訓練題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極小,所以必須認真對待,決不能丟分。
涉及到信息題、知識遷移題、新情景創新題等,信息量大,文字長,要善于抓住提煉有用信息,這些題目大都屬于“高起點,低落點”,所用到的知識和解題方法,都是日常學到的基本知識及方法,一般解答比較簡單。
遇到確實不會做的題目,又不會倒扣分,所以不能空白。計算題:應該把部分思路用學科語言(定理、定律的表達式等)表示出來,物理解答題的計算過程、化學方程式寫出來;選擇題,要逐項分析,切記排除了A、B、C,直接選擇D項。
若時間很緊張,又一時不能完全解讀,就要勇敢的舍去,余下的時間檢查會做的題,以確保盡量不失分。有得同學覺得平時模擬考試不重要,遇到難題做不上來就和他沒完,這樣就失去額模擬的意義,你應該把每一次考試都當成一次高考,不僅模擬考試的時間安排,還有考試時的心態調整,模擬高考時的答題順序和習慣。遇到必須舍得的題必須舍得,以便利用有限的時間拿到最高的分數。
頭腦清醒,謹小慎微,按部就班,做到要吃透“題意”,要了解各題的分值配置,以便合理分配時間,要明確和設計出解題方法、步驟,達到一準、二快、三規范的答題要求。
6、考試心態
考場上切記:“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 所有以上問題,請同學們在平時的理綜考試中就訓練,把每一次理綜考試都當成一次高考去訓練,熟能生巧,技巧誕生于能力和熟練,請同學們加緊練習。
高考理綜不丟冤枉分
尊重字母符號的習慣表述
高考物理最難的題不是人人都做得出來,但人人都能得分,因此高考物理答題時,除了注意踩到得分點、把方程寫完整,還要記住“慢做易題得全分,突破中檔得高分,遇難分解得足分”。
電路圖實驗會連帶扣分
高考物理的實驗題不會少,對于電路圖,提醒考生注意,該題會采用連帶扣分原則,也就是說凡是出現關連錯誤,就沒有分。
考生容易出錯集中表現在,沒有畫開關、電路符號畫錯、電路中的電子元件(如伏特表)沒有標出符號。
還要提醒考生,作圖時首先要構思好,不要一筆重一筆輕,這樣的圖在掃描到電腦里后容易出現斷點,冤枉失分。
必要的文字說明不可少
定義題設中沒有交代的物理文字說明不能少。題目中沒有給定的物理量和符號,考生必須交代清楚,比如一些字母表達,一定要交待,如果說得不完整,只有過程分,很難把該題分數得全。
用符號描述物理情景和過程的文字說明不可少。因為這些內容可以引導閱卷老師評卷時給分。比如有一年高考物理考了“蹦床”,如果考生寫清楚“人與蹦床作用前作自由落體運動”,這就是在交代過程。
說明方程研究對象的文字說明也不可少。因為這些文字能說明列方程的依據。
閱卷時,不少考生因為方程列得不規范,導致與參考答案不一致,從而失分。而這些必要的文字說明就能引導閱卷老師順著文字提示找出得分點。
必要的方程式和數學運算要細心
考生在答題時要寫原始方程,不要寫變形后的方程,也不要寫連等式,還要寫出推理或變形的過程,不要用方程套方程。尤其提醒考生,如果寫連等式,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所有列出的方程都不會給分。
寫文字方程(用字母或符號表示的方程),方程中不要摻雜題目中所給的數據。也就是說,方程中不要將字母與數據混合在一起,這樣容易給閱卷老師產生錯覺。
代入數據、解方程的具體過程可以不寫,可以寫“代入數據解得”“代入數據聯立解得”,因為評分細則中沒有這部分的給分要求,而且這些內容寫上去會讓解題過程不簡潔,難以讓閱卷老師找出得分點,而且還容易把得分點看漏。
數字相乘要用“×”的符號,字母相乘要用“·”,表述不規范很容易讓閱卷老師產生錯覺而扣分。
規范符號要留心
考生要尊重各類字母符號表達的習慣用法,比如質量用“M”而不用“F”,閱卷老師會有一種思維定勢,如果考生用“F”表述質量,閱卷老師會認為在表述“力”,從而扣分。
同時字母的大小寫要注意寫清楚,比如“L”要注意寫清楚,小寫的“y”和“g”要寫規范,因為這些字母符號沒寫清楚,會影響閱卷老師對考生整題解答思路的理解。
結果表述要規范認真
用字母表述最終結果時,所有字母都要用已知量,如果里面出現考生設定的字母,說明這題還沒有解到位,解題運算還沒有結束,最多只有過程分,沒有答案分。
有單位的物理量最后一定要帶上單位。如果題目沒有對結果作特殊要求,一般只用保留兩三位有效數字。
題目所求的物理量是矢量的,要同時回答大小和方向。同時考生還要會用科學的計數法,這樣都能在最后獲得答案分,如果前面步驟也沒錯,就能把該題分數全部得到,不至于因為小粗心而冤枉失分。
選擇題注意限定條件
化學選擇題一般考查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能力,題目不是很難,但分值較大,錯一題丟6分,這需要考生答題時思維一定要嚴密。
選擇題的題干一般會有很多限制性條件,如“無色的”、“通常情況下”、“標準狀況下”、“說法正確的”、“說法錯誤的”等。考生審題時不妨將這些關鍵詞劃出來,避免答題時忽略。對題目涉及的一些特殊物質,不要忽略其特殊性質。
作答時,選擇題四個選項中,如果是概念性的,應對有把握的迅速進行判斷。如答案涉及計算,要認真計算出結果,與四個選項對照后選擇,切忌避免題目未讀完就動手做。
專有名詞書寫要準確
做填空題時,考生最需注意的是書寫。不僅字跡要清楚,答案也要寫在規定的范圍內,方便閱卷老師查閱。
在書寫化學專有名詞時一定不要寫錯別字。按規則,專有名詞出錯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化學量是有單位的,不要漏掉。
此外,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不能混淆,書寫時一定要配平,注明條件及狀態。書寫化學方程式時,
最容易漏掉的是水等小分子,相關條件要按書上的規范語言寫,如不能將“放電”寫成“閃電”等,也不能隨意添加不需要的條件。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結構簡式等不能混淆。結構式和結構簡式中哪些原子間用線連接要寫清楚,特別是要注意有機物結構簡式中,雙鍵等是不能省的。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閱卷中最容易扣分的是苯環的結構簡式,一定要按書上規范書寫。閱卷老師只會根據標答和考生寫在試卷上的白紙黑字來給分,不可能揣摩考生意思,因此一定要書寫清楚意思明確。
實驗題作答別隨意
從閱卷看,實驗題考生都容易下手做,但不容易得分,因為答題不夠細心。
答題時,考生首先要多審幾遍題,充分理解題目的要求,明確實驗目的。
在回答時書寫文字表達時,考生一定要抓住要點,不能泛泛而談,不能用套話,要有針對性。如回答“氣體通過濃硫酸時濃硫酸的作用”,如果簡單回答為“除雜質”、“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確回答是除掉混合氣體中的哪些氣體或干燥哪一種氣體等。
實驗題解題時,考生一定要關注實驗細節。如去年高考(微博)題有一問是要求檢驗水煤氣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情況下,存在有一氧化碳和氫氣。由于不能直接檢驗,所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化學反應,將產生的氣體產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行檢驗。因此考生在設計實驗時,要先除掉水煤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再進行還原實驗,最后檢驗其反應后的產物。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氣體通過洗氣瓶時導管的“長進”、“短出”和檢驗水蒸氣的最好試劑是無水硫酸銅等細節。
理科綜合試卷里,生物部分分值最少,為72分。因此,在該科上不應花費太多時間,應在35分鐘以內完成。正常情況下,5道選擇題應在10分鐘內完成,實驗題和遺傳題各花12分鐘左右。
選擇題巧排錯誤項
答題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全部的限定性條件,如提高“人的呼吸”,則應同時考慮“人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狀況,要思考周全。
做選擇時,考生可將“排除法”和“直選法”相結合。如考生能肯定地選出正確答案,就采取“直選法”答題。如干擾項較多時,不妨先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縮小范圍。一旦考生初步排除后仍難以選擇最終答案,還應注意,多數情況下,說法絕對的選項有可能是錯誤選項。
實驗題寫步驟可套模式
實驗題的答題上,通常會考學生書寫實驗步驟。此時學生的書寫一定要分段描述,同時要注意使用規范的學科語言。
一般的實驗步驟書寫分為三塊內容。首先應該描述“取材、分組、編號”。在描述“取材”時,考生一定要取材一致。如要使用小白鼠做實驗材料,描述就應該為“取性別、年齡、長勢一致的小白鼠X只”。在描述分組時,考生一定要注意將實驗材料平均分組。如將所取的X只小鼠平均分成X個小組,每組小鼠數量一致。此外,對所分的小組考生也須進行編號,這樣方便后面描述時簡單易懂。
第二塊內容為實驗處理,此時考生書寫一定要設計對照式處理。第三塊為觀察實驗過程并記錄結果。考生在描寫現象時一定要仔細,多用書本語言,盡量避免口語,對專業名詞的書寫要準確。
實驗題的答題上,如要求學生書寫實驗步驟,前兩部分實際是送分部分,只要考生明白了實驗目的,并選取了正確的實驗材料,按這樣的模式書寫也能得到一部分過程分。
遺傳題要注意邏輯順序
遺傳題解答過程中,考生首先要推斷遺傳方式或者變異的類型。如果是考遺傳的方式,考生首先要判斷是核遺傳還是質遺傳。如果是核遺傳,則要判斷是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如果是常染色體,則須判斷是顯性還是隱性,性染色體則應判斷是X還是Y,如果是X,也要判斷是顯性還是隱性。如果題目是考變異方式,考生則首先應判斷是可遺傳變異還是不可遺傳變異。如是可遺傳變異,則需要判斷主要是基因突變還是染色體變異或者基因重組。
敘述中,考生不要怕麻煩,應分成若干個小問題表述。同時,還要注意前后敘述的因果關系,同時語言保持邏輯性,切不可跳過關鍵步驟進行表述。這樣不僅不便閱卷老師給分,也容易跳過得分點。
看過“2017高考理科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