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飲食要注意什么
忌暴飲暴食
第一點就是不要暴飲暴食,多吃不代表補充營養,所以我們在高考之前不要改變飲食習慣和規律。還有就是不要吃平時不吃或者不喜歡吃的食物,以免身體出現不良的反應。臨近高考這段時間最忌諱的就是暴飲暴食和營養失衡。在保證營養均衡的情況下,要適當的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大腦活動最主要的動力就是葡萄糖,如果主食吃的太少的話,大腦缺乏必要的能源補充,會導致精力下降等癥狀。所以我們在吃主食的時候,除了大米和白面以外,還可以吃一些粗糧。做到合理搭配。
配餐不宜太油膩
早餐必須有營養,主食可以是各種五谷雜糧,搭配含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牛肉、蛋類、奶制品等等,還要搭配一些水果和蔬菜,做到營養均衡。
午餐能不能吃的太油膩,通過一上午的學習,我們的身體消耗會非常大,需要補充能量,但是過于油膩的食物會增加我們腸胃系統的負擔,影響下午的學習。我們午餐可以吃一些芹菜等粗纖維食物,這些食物有調節腸胃的功能。還可以吃一些雞肉等不那么油膩又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晚餐最好以清淡為主,晚餐也不宜吃太過油膩的食物,那樣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我們晚餐可以多吃一些蔬菜,主食最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超過晚餐四個小時的話,我們還可以適當的加餐,加餐不宜過量,一杯牛奶,幾塊點心就可以了。
臨近高考的飲食原則
食品安全
在臨近高考這段時間里,我們一定要避免食物中毒,三餐最好由父母來做。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體制來定。如果孩子脾胃虛弱,就要少吃涼的,如果消化不好,就不要吃油膩的。如果容易上火,就吃清淡一些。
能量補給
高考備考期間,身體會有巨大的消耗,要讓大腦始終保持高校的運轉,所以補充能量就尤為重要了。所以我們在高考期間飲食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以及水分的補充。
營養均衡
高考前切記亂補,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就把有營養的食物一股腦的做給孩子吃。這樣做的效果會適得其反。高考期間的飲食應該注意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家長在照顧孩子飲食偏好的同時,應該盡可能的換一些不同的做法,來保證孩子的食欲。
志愿填報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專業(類)+院校
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
模式特點:專業平行志愿是同一類別、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類),不存在專業服從調劑,不用擔心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考生既可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也可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
院校+專業組
由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的基本單位。
模式特點: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需相同。同一院校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但這些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填報須知:該模式以一個院校加一個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將每一個志愿細化到專業組。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選擇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作為志愿,專業調劑限于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模式特點: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高的學生先投檔。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如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將其投檔至該院校。
填報須知: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余額,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報時,應在各志愿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
順序志愿
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每個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模式特點: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滿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檔時對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錄取原則、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例如考生將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經招滿且不預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額,那么無論該生分數多高,檔案都不會投向A校。
高考如何填寫志愿
高考志愿(不含藝術、體育類專業)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績之后填報,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報截止時間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報截止時間為6月28日12∶00,專科志愿在7月2日12∶00前完成填報。對口招生的職教師資和高職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報。
主要填的都是號碼,我們4102河北是分批次填1653報的內:
提前批,本科一批容a,本科一批b,本科二批a......
每個批次又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院校代碼
院校下面又有六個專業代碼
還有服從調劑選項。
由院校專業沒有系。關鍵是選擇院校和專業。只要認真,填報看似神秘其實很少有因填報而失誤的,那都得復查2遍呢。
高考志愿填報需要考量哪些要素
學校的選擇
現在的高考志愿填報都是出了考試成績之后開始填報志愿,中間時間不會相隔太久,所以首先建議同學們可以在高考完之后就先了解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學校。
那么在知道成績之后,我們如何選擇學校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是根據你自己的分數篩選出你可能上的一些比較好的學校。這時候需要用到的就是在高考之后學校會讓你們買的一本關于志愿填報的書,非常厚一本,里面有所有學校的歷年分數線等等相關信息。
如果說你覺得歷年的分數線可能會差別很大的話,那么還有一個小妙招,就是看省市排名,通常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收的學生的排名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時候,你就可以拿起你的筆,將你所有可能上的比較好的學校都圈出來(只要有可能的都畫出來)。
第二就是把你畫出來的這些學校,都去網上了解一下,途徑主要是:官網、知乎、百度、貼吧、宣講會、學校招生電話、你的高中老師等等。
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所在城市的環境,氣候,學校綜合實力,專業設置等方面。然后排除一些你確定以及肯定一定不會去的學校,剩下的就是你的學校選擇大名單了。
地域的選擇
篩選出了一些學校之后,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會考慮的是一個地域因素,這個不作為決定性因素,但是也對于學校的選擇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像“西交大”、“哈工大”等這一類的學校,在工科上也算得上是很好的學校了,但是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北,氣候都不是那么的宜人,所以很多同學也不愿意去這樣的類似的學校。
其次是關于去“北上廣”的問題,一部分同學比較偏好在家附近的城市上大學,一部分同學則是想去外地上大學。那么如果你的想法是想要出去看看,去外面的地方上大學,那么“北上廣”當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為通常在一個地方上學,你可以感受到的并不只是這一個學校帶給你的認知,而是整個城市環境對你的整個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
并且如果你畢業之后想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工作,想接觸更好的工作環境、工作伙伴,那么當地學校畢業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因為學校他的認知度都是有一定的輻射范圍的。比如北京有“清北人師”等。
所以!如果想去追尋更廣闊的世界,可以考慮去更發達的城市。
專業的選擇
專業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決定你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怎樣的,從事什么樣的行業,有什么樣的工作生活。那么在你選擇好幾所心儀的學校之后,怎么填報專業呢?
首先當然是興趣第一。大學都有一句話就是“只要專業選得好,回回期末勝高考”,所以如果你非常不喜歡這個專業,那可以說是很悲慘了(當然同學們都不太了解這些專業可能也談不上喜歡,但是只要不是非常的抵觸也就行啦),千萬不要因為某些專業熱門,然后就不管不顧的就報了,還是應該結合自身的喜好和學習特點來決定報哪些專業。
專業有了大概的幾個選擇之后,在填報的時候,學姐要提醒同學們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專業他的錄取分數線也是不同的,所以盡可能的把可能性高的寫在第一志愿。
再者對于服從調劑的問題,如果你不是非這個專業不上,學姐還是建議大家服從調劑,保守地說,即使上不了那個專業,至少還可以上那個學校,進去之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轉專業也是可以的,很多學校換專業還是比較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