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地理的知識點
1、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wèi)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zhuǎn)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jīng)80°在東經(jīng)1°的東面,在西經(jīng)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高考地理知識點歸納
地震波: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層受到強烈的沖擊會產(chǎn)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即地震波。
特性:縱波:速度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能量大,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地震波在地下傳播速度會發(fā)生變化,而某些地區(qū)一定深度處,地震波有明顯的突變,這種波速發(fā)生突變處的層面叫不連續(xù)面。 ? 莫霍界面 ? 古登堡界面
地殼: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巖石組成。大陸部分的平均厚度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個物質(zhì)呈融熔狀態(tài)的軟流層,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和地震的發(fā)源地。 巖石圈:軟流層以上部分,物質(zhì)由巖石組成。包含地殼。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態(tài)(因為橫波不能通過),內(nèi)核為固態(tài)。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
一、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
1、能量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反應(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點: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
3、意義:維持地表溫度,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和生命活動等運動的主要動力,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陽常數(shù):表示太陽輻射能到達大氣層上界的能量指標,大小為8.24焦/cm2.分。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的外部結構:指太陽的大氣結構,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2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周期約為11年)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點解析: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高考地理常考知識點
水環(huán)境
1、水回圈:
①按其發(fā)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huán)、內(nèi)陸回圈和海上內(nèi)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于: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diào)蓄作用。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
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②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
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fā)(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qū)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①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yè)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
①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11、海洋災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災害:?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huán)境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tài)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