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基礎知識點
⑴鹽度比較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很少,蒸發旺盛;
②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鹽度比較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⑷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地質地形
⑴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于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后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后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農業
東亞沿海地區農業發達的原因?(提示:從地形、氣候、土壤、人口、歷史方面分析)
地形:平原為主,地勢平坦。便于耕種。
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于農作物生長。
土壤:肥沃。
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高考地理必背重點知識點
能源問題
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對哈:
①哈薩克斯坦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②擴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促進哈薩克斯坦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④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對中:
①利于緩解石油緊張局面,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
②中國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實現石油進口渠道的多元化。
③管道處于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性好;
④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⑤改善了能源消費結構。
人口問題
試比較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在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方面的特征及其成因
澳大利亞: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
澳大利亞: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
自然: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農牧、工礦業發達;
開發歷史較早;
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
中西部氣候干旱、多沙漠、草原
加拿大:集中分布在南部走廊一帶,北部人口、城市稀少
南部氣候夏季溫暖;工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北部寒冷,經濟落后。
地理高分方法
書寫要整潔、清晰。
答題的書寫不能粗枝大葉,要按照試卷的要求,注意答題的格式。書寫要清楚,特別是地名不能寫錯別字,整潔的卷面使閱卷教師能看清答題的內容,而不易遺漏。綜合題答題切忌錯位。
答完綜合題后要認真檢查。
檢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與題目是否一致,有無答非所問,有沒有看錯題,綜合題該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無漏題現象,試題是否都已完成。選擇題完成后直接填涂,準確無誤,不建議檢查。
地理高考答題注意什么
訓練思維能力,實現問題歸類。
地理客觀題強調對知識理解層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間的因果聯系,地理主觀題更能體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
近幾年高考命題的設問大體分為以下幾類:①就圖填空:在區域定位基礎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認,主要從圖或材料中獲取信息;②原因類問題: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回答;③區位因素分析類問題: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分析;④環境問題分析: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角度考慮;⑤措施類問題:主要從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個方面結合實際考慮。
地理答題技巧
要學會“擠”分
高考試題是“題題設防”,有一定的區分度,每一道題目都“長牙”,每一道題目都“咬人”。高考非選擇題是分點賦分的,答出幾點就會得到幾點的分數,因此考生在答題時要學會“擠”分。
地理學科“擠”分的主要方法:
一是根據分值判斷得分點的數量,如分值為6分,則可能有3個得分點,每點2分;
二是拆解問題,確定答題方向和角度,如區位因素可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角度分析,影響分為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三是結合得分點數量,調用知識,確定答題要點,如影響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的答題要點有地形、氣候、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