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練習題附答案
高考地理練習題一
(2014•北京東城期末檢測)2013年12月2日1時48分(北京時間),我國的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飛越甲地(0°,178°E)上空時,火箭和探測器實現成功分離。據此回答1~3題。
1.器箭分離時“嫦娥三號”探測器飛越( )
A.亞洲上空 B.南美洲上空
C.大西洋上空 D.太平洋上空
解析 根據甲地的坐標(0°,178°E)可知,其位于太平洋。
答案 D
2.器箭分離時,甲地的區時為( )
A.1日21時48分 B.1日5時40分
C.2日5時48分 D.2月21時40分
解析 根據甲地的經度為178°E可知其所在時區為東十二區,北京時間為東八區區時,當北京時間為1時48分時,甲地的區時為1時48分+4小時=5時48分,因為沒有跨越日界線,所以日期不變。
答案 C
3.下圖中能反映此日后 20天時全球晝長分布的曲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此日后20天為12月22日,即冬至日,該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及其以北有極夜現象;南半球晝長夜短,南極圈及其以南有極晝現象。
答案 D
(2014•合肥質檢一)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經線MO以東為東半球,以西為西半球,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據此完成4~5題。
4.此時,下列四個城市白晝時間最長的是( )
A.海口 B.拉薩
C.合肥 D.北京
解析 由地球自轉方向可知圖示半球為北半球,從晨昏線分布可知北極圈及其以北有極晝現象,即為夏至日。在夏至日,越往北(緯度越高)白晝越長,選項所列四個城市中北京緯度最高,白晝最長。
答案 D
5.此時,北京時間最接近( )
A.3時20分 B.15時20分
C.2時 D.14時
解析 由MO以東為東半球可知,MO為20°W,由晨昏線分布可知此時為20°W為18時,北京時間(120°E 經線的地方時)為次日3時20分。
答案 A
(2014•浙江名校聯考一)嫦娥2號衛星三次減速制動后,依次進入12小時軌道、3.5小時軌道、118分鐘工作軌道。讀嫦娥2號三次制動后繞月軌道圖,完成第6題。
6.嫦娥2號衛星三次變軌過程中( )
A.線速度依次增大 角速度依次減小
B.線速度依次增大 角速度依次增大
C.線速度依次減小 角速度依次減小
D.線速度依次減小 角速度依次增大
解析 由圖可知,三次變軌過程中,其軌道長度大幅度地減小,因此衛星的線速度依次減小;三個軌道中衛星繞月轉動一周的角度都相等,而花費的時間卻減少了,即角速度依次增大。
答案 D
(2014•濰坊期末)讀部分月份全球各緯度晝夜長短分布規律圖,回答7~8題。
7.曲線e可能出現的月份是( )
A.5月 B.8月
C.11月 D.12月
解析 由圖中經緯度和晝夜分布狀況可知,曲線e表示南半球晝長夜短,且南極地區出現極晝的最低緯度約為78°S(位于南極點和南極圈中間),因此可判斷太陽直射點約位于12°S附近,時間大約為2月或11月。
答案 C
8.圖中三條晝夜長短分布曲線能夠明確表達出的規律是( )
A.冬至日,南極圈及其以南全為極晝
B.赤道晝夜等分只出現在春秋分日
C.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
D.緯度數相同的南北半球兩地,一地的晝長等于另一地的夜長
解析 據圖可知,該圖沒有表達出冬至日南極圈及其以南全為極晝的規律;赤道地區全年晝夜等分;f曲線沒有表達出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的規律;三條曲線均表達了南北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兩地,其中一地的晝長等于另一地的夜長。
答案 D
(2014•烏魯木齊一診)下表為烏魯木齊地區2014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診斷性測驗時間表,讀表完成9~10題。
9.此次考試期間,烏魯木齊與喀 什相同的是( )
A.晝夜長短 B.日出時間
C.正午太陽高度 D.地球公轉速度
解析 烏魯木齊與喀什經緯度不相同,晝夜長短、日出時間、正午太陽高度也就不同,相同的是地球公轉速度。
答案 D
10.地理學科考試結束時,烏魯木齊某中學門口指揮交通的警察恰好位于路燈的桿影處,其位置最可能位于圖中的(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解析 地理考試結束的時間剛好是日落的時間,北半球冬季日出東南、日落西南,路燈的桿影位于東北,即圖中的②處。
答案 B
(2014•浙江名校聯考一)讀我國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統計表,完成11~12題。
觀測日期 6月22日 8月22日 10月22日 12月22日
正午太陽高度 90° 75° 57° 43°
11.與8月20日正午太陽高度大致相等的是( )
A.4月22日 B.7月22日
C.9月22日 D.11月22日
解析 根據該地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為90°可知,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上;8月20 日,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了大約兩個月時間,太陽直射點與6月22日之前約2個月時的太陽直射點位于同一緯線上,故4月22日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大致與8月20日的相等。
答案 A
12.下圖中能正確反映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的曲線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由上題分析可知,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上,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90°,而12月22日則達最小值43°,如丁線所示。
答案 D
(2014•專家原創六)我國南方某市(緯度約21.5°N)的小明家準備在某樓盤中間位置買房,樓高42米,樓層高3米,樓間距30米,樓后有一停車場。據此并結合下圖回答13~14題。
13.小明的爺爺不想買太高樓層 ,又怕冬季正午室內曬不到太陽,小明家最好買( )
A.2樓 B.5樓
C.8樓 D.10樓
解析 該地位于北半球,前樓影子最長的時候即是該地太陽高度最低時。冬至日該地太陽高度最低,約為45°,如下圖所示,由于前樓阻擋,后樓太陽照不到的高度約12米,冬至日正午可以被太陽照到的樓層最低是5樓,因此B項正確。
答案 B
14.小明的父親想在停車場買一停車位,現在只有甲、乙、丙、丁四個車位,他怕夏天車被曬時間太長,最好選擇( )
A.甲車位 B.乙車位
C.丙車位 D.丁車位
解析 車位在樓房北邊,越靠近樓房且越靠近停車場中間的位置被樓房陰影覆蓋的時間越長,因此B項正確。
答案 B
下圖是太陽系某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軌道示意圖,該行星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為R°。依據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讀圖,完成15~16題。
15.該行星的自 轉方向是( )
A.自西向東 B.逆時針
C.自東向西 D.順時針
解析 注意圖中的“N”,該行星自轉方向在北極上空看為逆時針,為自西向東。
答案 A
16.該行星繞太陽公轉一 周,太陽可直射的緯度范圍是( )
A.南北緯23°26′之間 B.大于南北緯66°33′
C.南北緯R°之間 D.南北緯9 0°—R°之間
解析 結合黃赤交角的知識可知,太陽直射的最南、最北的緯度值與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之和為90°,選項D正確 。
答案 D
(2014•廣東六校第二次聯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17~18題。
材料一 2013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9月5—6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2012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6月18日至19日在墨西哥召 開。
材料二 下圖為廣東省某地的汽車停車場示意圖,箭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光線。
17.2012年和2013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召開時,與圖中哪兩個箭頭所對應的節氣最為接近(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解析 由圖可知,箭頭①②③分別代表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陽光線,2012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是在6月18日至19日召 開的,接近夏至日,2013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在9月5—6日舉行,接近秋分日,因此,兩次峰會召開時,分別與圖中①②箭頭所對應的節氣最為接近。
答案 B
18.2013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在圣彼得堡舉行期間,廣東省( )
A.正值梅雨季節 B.全省冰雪覆蓋
C.盛行東南信風 D.各地晝變短,夜變長
解析 由上題分析可知,2013年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在9月5—6日舉行,接近秋分日,這期間廣東省各地晝變短、夜變長;梅雨多發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江淮地區;廣東省地處低緯度地區,9月份秋高氣爽,不會出現冰雪覆蓋景象;廣東省位于北半球,不會盛行東南信風。
答案 D
19.(2014•天津六校第二次聯考)若下圖所示為某日①②③④⑤五地的晝長狀況,則五地中( )
A.③地緯度數值最大,⑤地緯度數值最小
B.一年中,③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大于④地
C.③地的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
D.若①地在北半球,則①地該日日出東北
解析 由圖可知,③地晝長為12小時,說明③地位于赤道,緯度最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小,故A、C項錯;一年中,赤道上(③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23°26′,根據④地晝長可知,④地緯度值應在23°26′至66°34′之間,則其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46°52′,所以B錯誤;若①地位于北半球,當其晝長為20小時時,為北半球的夏季,當地日出東北,故D正確。
答案 D
高考地理練習題二
一、選擇題
下面兩圖中,圖Ⅰ為從雅加達到北京附近沿經線的植被分布示意圖,圖Ⅱ為經北京附近沿緯線的植被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以下2題。
1.A處出現苔原植被是因為( )
A.受緯度位置影響,屬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受海陸位置影響,屬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受地形影響,屬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受地形影響,屬非地帶性分異規律
2.在圖Ⅱ中,B處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風的影響,氣候較為濕潤
B.受到西風的影響,帶來豐富的降水
C.C處有高山冰雪融水,使這里有較為豐富的水資源,能滋潤草地的生長
D.受冬季風的影響,從北冰洋帶來豐富的水汽
右圖是我國某地區略圖,讀圖回答以下2題:
3.圖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帶譜中均有:
A山地常綠闊葉林帶B山地針葉林帶
C山地荒漠帶D山地冰雪帶
4.圖中景觀圖片為黃土塬(黃土高原上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黃土塬上水循環過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他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環節是:
A降水B下滲C蒸發D地表徑流
讀圖,回答以下2題。
5.“五原春色歸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時”詩歌中描述的現象( )
A.反映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是由兩地的水分差異造成的
C.是由流經兩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D.是一種非地帶性現象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從地理角度理解( )
A.反映了冬季風到達不了玉門關
B.反映了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反映了玉門關的熱量條件不適合楊柳種植
D.反映了玉門關以西絕對無楊柳生長
下圖示意長江上游地區雪線高度的經向和緯向變化趨勢。完成以下2題。
7.該地區雪線高度變化的趨勢是( )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東增高
C.自東北向西南增高D.自東南向西北增高
8.影響該地區雪線高度變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B.降水C.熱量D.坡向
讀“世界植被類型分布圖”,回答以下4題。
9.上圖中,圖例所示的植被類型是( )
A.森林B.草原C.沼澤D.荒漠
10.圖中a、b兩種植被類型,分別體現了( )
c—緯度地帶性 b—經度地帶性
B.a—垂直地帶性 b—非地帶性
C.a—非地帶性 b—垂直地帶性
D.a—經度地帶性 b—緯度地帶性
11.a所代表的植被類型,其分布面積最大的是( )
A.亞歐大陸B.非洲大陸
C.澳大利亞大陸D.美洲大陸
12.b所代表的植被類型,對應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B.溫帶大陸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讀世界植被類型分布圖,回答以下4題。
13.上圖中,圖例所示的植被類型是( )
A.森林 B.草原 C.沼澤 D.荒漠
14.圖中a、b兩種植被類型,分別體現了( )
A.a—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B.a—垂直地域分異 b—非地帶性
C.a—非地帶性 b—垂直地域分異
D.a—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15.a所代表的植被類型,其分布面積最大的是( )
A.亞歐大陸B.非洲大陸
C.澳大利亞大陸D.美洲大陸
16.b所代表的植被類型,對應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決賽在約翰內斯堡舉行,最終西班牙隊戰勝荷蘭隊獲得冠軍,結合“西班牙和南非兩國某自然帶的分布圖”,回答以下2題。
17.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帶為( )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D.熱帶草原帶
18.甲圖中該自然帶的分布最高緯度高于40°,而在乙地區分布的最高緯度低于35°,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陸分布及輪廓B.大氣環流的差異
C.地形分布D.洋流影響
二、填空題
19.下面兩幅圖為模擬的我國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狀況和未來(2050年)的可能分布狀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例A、B兩類植被所屬的自然帶分別為:A ;B 。
(2)圖1中由C至D植被變化體現了 地域分異規律,影響這種分異規律形成的最主要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當前相比,未來(2050年)我國特征性自然植被類型在地區分布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4)導致植被類型在地區分布上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響,我國臺灣島和臺灣海峽面積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
20.某位同學對照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畫出了亞洲自然帶分布理想模式圖(右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填出圖中各自然帶名稱:①,②,③,④,⑤。
(2)圖中各自然帶,其氣候類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獨有的是,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3)圖示自然帶名稱相同,而氣候類型不同的數碼是;自然帶名稱不同,但氣候類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數碼是。
(4)沒畫出的自然帶是,沒有詳細畫出的自然帶分布規律是。
(5)在影響自然帶的因素中,畫此圖沒有考慮的因素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C
3.B
4.D
5.A
6.B
7.D
8.B
9.B
10.D
11.A
12.C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二、填空題
19.(1)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溫帶草原帶
(2)從沿海到內陸的(經度地帶性)
水分
(3)位置上,各類植被整體向北推移;范圍上,寒溫帶針葉林幾乎從中國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積將明顯縮小;熱帶季雨林面積擴大;溫帶草原面積縮小。
(4)全球氣候變暖。臺灣島面積變小,臺灣海峽將變寬。
20.(1)亞寒帶針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2)⑥夏季盛行風從印度洋赤道海區吹來西南季風,降水豐沛
(3)②④④⑤(4)溫帶荒漠帶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5)洋流、地形起伏、大氣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