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5)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蝕地貌:
侵蝕作用:由溯源侵蝕、下蝕、側蝕組成。
侵蝕地貌:河谷。
河谷初期,橫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后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在凹岸可建碼頭,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積地貌:
沖積平原是典型的地貌類型,由洪積—沖積平原(山前)、河漫灘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組成。
3、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地形
聚落分布
聚落形狀
高原
河谷兩岸的河漫灘平原
明顯的條帶狀
山區
山前的洪積扇、沖積扇、漫灘平原
明顯的條帶狀
平原
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
帶狀、團狀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一、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
地理環境交換途徑:水循環、生物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
生物循環示意圖: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組成要素(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統一整體的特性。
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1)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自然帶:
形成要素: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構成要素:熱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點:有一定的寬度,呈帶狀分布
主要自然帶:
(1)低緯度:熱帶雨林帶、熱帶季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中緯度: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
(3)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帶、寒帶苔原帶、極地冰原帶
2、地域分異規律:
地帶性分異規律:
(1)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以熱量為基礎)
自然帶在東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經度地帶性(以水分為基礎)
(3)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垂直地帶性
山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多,垂直帶普越完整。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
看過“2017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