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3)
3、氣候類型: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要把降水和氣溫描述清楚。
(1)在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之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在兩種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比較重要的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于亞馬孫平原、馬來群島、剛果盆地。
(2)溫帶海洋氣候:一般溫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溫帶大陸西岸;以西歐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亞東南端及新西蘭等地。
(3)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的氣候類型。分布于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地區和非洲南部的開普敦地區。
(4)我國的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南方)、溫帶季風氣候(北方)、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北)
高原氣候(青藏高原)
三、常見天氣系統
1、鋒面天氣:
鋒面:冷氣團和暖氣團的交匯面。
冷氣團在鋒面的下方。
鋒:鋒面和鋒線。
類型:
(1)暖鋒:暖氣團向冷氣團移動,降水在鋒前。
(2)冷鋒:冷氣團向暖氣團移動,降水在鋒后。
(3)準靜止鋒:暖、冷氣團勢力相當形成的。
初夏,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準靜止鋒形成梅雨天氣。
2、高壓低壓天氣:
高壓脊:從高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氣旋: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在北半球是逆時針輻合,
在南半球是順時針輻合;垂直方向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反氣旋: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在北半球是順時針輻散,
在南半球是逆時針輻散;垂直方向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判斷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則,南半球是左手定則,大拇指方向與垂直方向氣流方向相同。
(1)臺風是氣旋的一種特殊形式。
(2)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常年受溫帶氣旋影響,熱帶氣旋主要在夏季。
(3)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夏季是來自熱帶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氣旋,如長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氣;冬季受來自溫帶大陸的蒙古冷性反氣旋影響。
四、全球氣候變化:
1、表現:
事實:近百年,全球氣候特點:氣溫升高。自1860年以來,氣溫升高0、6o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減少、礦物燃料燃燒等
2、氣溫升高的可能影響:
(1)海平面上升 (2)影響農業生產 (3)影響水循環。
3、措施: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節能技術、植樹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1、水體:
存在形態:固態、液態、氣態
水體類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1)海水是主體 (2)冰川是最豐富的淡水資源。但利用不多
人類主要利用的水體:陸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與湖泊的補給關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則湖泊補給給河流。反之。
2、水循環:
三大水循環類型:海陸間的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其中海陸間的循環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環過程:
水循環的意義:
(1)促進各種水體更新,維持全球水平衡
(2)調節各圈層之間的熱量傳輸
(3)改造地表形態
(4)促進地球表層化學元素的遷移
下一頁更多有關“2017地理高考知識點總結”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