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是哪個國家的
冰川的補(bǔ)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fēng)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zhì)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態(tài)、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dá)數(shù)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huán)生的冰崩雪崩區(qū)。珠穆朗瑪峰地理位置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與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
珠穆朗瑪峰介紹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巖面高程8844.43米,雪面高程8848.86米,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主峰,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泊爾邊界上,位于東經(jīng)86.9°,北緯27.9°,是一條近似東西向的弧形山系,它的北坡在中國青藏高原境內(nèi),南坡在尼泊爾境內(nèi)。
珠穆朗瑪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地形極端險峻,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dá)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達(dá)7260米。珠峰南北坡在7500米以下多冰雪,而北坡和西南坡在7500米以上多碎石。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2月,平均氣溫是-27.1℃,最熱月是8月,平均氣溫是-10.4℃,年平均氣溫是-19.6℃。
早在19世紀(jì)初,珠峰就成為世界登山家和科學(xué)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1953年,才由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創(chuàng)下首登成功的紀(jì)錄。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臨世界巔峰的殊譽(yù)。他們發(fā)現(xiàn)和開創(chuàng)了11條登山路線。
珠穆朗瑪峰的地理環(huán)境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huán)境非常復(fù)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dá)1457.07k㎡,平均厚度達(dá)7260米。冰川的補(bǔ)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fēng)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zhì)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態(tài)、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dá)數(shù)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huán)生的冰崩雪崩區(qū)。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珠穆朗瑪峰有兩種高度:登山者登上的是總體高度,尼泊爾等國采用的雪蓋高(總高)是8848米(29029英尺)。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裸高即地質(zhì)高度)為8844.43米(29017英尺)。
地球上有14座超過8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位于中尼邊境上的喜馬拉雅山集中了11座,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的最高峰。在珠峰周圍,還有卓奧友峰(8150米)、洛子1峰(8501米)、洛子2峰(8400米)、馬卡路峰(8470米)、希夏邦馬峰(8012米)等世界著名的高峰。
研究,目前喜馬拉雅山還在不停地上升,并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珠穆朗瑪峰位于什么邊境
珠穆朗瑪峰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發(fā)布數(shù)據(jù)),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東經(jīng) 86。 9°,北緯27。9°。
由于處于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地帶,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長高。珠穆朗瑪峰地處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的定曰縣境內(nèi),南坡在尼泊爾境內(nèi),藏語稱 “珠穆朗瑪”(清康熙帝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編繪的《皇輿全覽圖》中作“朱母朗馬阿林”),意為“神女第三”。
珠穆朗瑪峰的珠峰屬于中國,而南部的山坡則屬于尼泊爾,同時這樣的劃分規(guī)則也是經(jīng)過兩個國家商討之后決定的。
一直以來人們攀登珠峰的腳步從未停止過,雖然因?yàn)榉N種原因目前珠峰已經(jīng)宣布無限期關(guān)閉,但人們對珠峰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根據(jù)前輩們的登頂經(jīng)驗(yàn)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
要想順利登上珠峰一般有兩條可供選擇的路線,一種方法是從中國的北側(cè)出發(fā),另一種就是從山峰的南部尼泊爾出發(fā),按照常理說從南邊攀登的難度要小一點(diǎn),但依舊是充滿著艱難險阻,變幻莫測的天氣和復(fù)雜的地勢常常讓登山者陷入困境當(dāng)中,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