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擬試卷
A.200mm等降水量線 B.1月份0℃等溫線 C.大興安嶺 D.小興安嶺
2.造成兩地農業景觀差異最主要的區位因素是( )
A.政策 B.土壤 C.市場 D.氣候
3.有關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制約因素多 B.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C.區域內城鎮很少,空間結構比較復雜 D.區域內人地關系矛盾尖銳
4.下圖中曾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土地,現在“裸地遍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為解決人們生活能源問題而拔草、砍樹,導致環境惡化
B.為放牧引水掘井,周圍草場因過度利用和踐踏而出現裸露地面
C.為解決人的生活吃水問題而掘井,周圍草場終因人為破壞而變成裸露地面
D.為擴大耕地而掘井,周圍草場最終因為踐踏和開墾變成裸露地面
右圖為我國部分省區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狀況比較圖。讀圖回答5、6題。
5.下列省區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 青海 B. 陜西
C. 寧夏 D.新疆
6.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①開采礦產 ②生態移民
③合理載畜 ④大量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②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③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沼氣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④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積極營造護田林網
⑤人口大量外遷,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⑥擴大植被覆蓋率,進行封沙育草,構筑防護體系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網易探索欄目記者曾在巴西牧場采訪,看到牛群正在傷痕累累的土地上吃草,這里曾是茂密的亞馬孫雨林,放牧導致巴西亞馬孫流域的森林采伐每年吞噬掉數千平方英里不可替代的林地。據此完成8、9題。
8.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區別于其他生態系統的優勢表現在( )
①光合作用強烈 ②生物循環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產力高 ④養分集中在地表的植物體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9.雨林中土壤貧瘠的原因是( )
①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強烈 ②巖石風化所釋放的養分不足
③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土壤缺少養分積累和補充
④氣候高溫多雨,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帶走養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永定河流經北京西南地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永定河水量減少,水質變差,流域生態環境惡化。目前,根據永定河不同河段特點進行的綠色生態發展帶建設項目已全面啟動。據此完成10、11題。
10.關于永定河流域自然環境特點的正確敘述是( )
A.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B.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C.植被以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為主 D.徑流量大,季節變化小
11.目前,永定河流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
A.酸雨污染嚴重B.生態環境惡化 C.洪澇災害頻發 D.旅游開發過度
讀東北地區略圖,回答12~14題。
12.黑土分布區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糧食產地,由于各種原因,其肥力不斷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沖刷變薄 B.氣候干旱
C.生物活動微弱 D.秸稈還田
13.a下游兩岸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 )
A.小麥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4.b處農業生產類型為( )
A.種植業為主 B.畜牧業為主
C.農產品加工業為主 D.淡水養殖業為主
中廣網北京2011年6月9日消息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8日公布,《規劃》將國土空間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和禁止開發四個區域。《規劃》確定了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優化開發區域。結合下圖完成15~17題。
15.目前,環渤海地區在經濟的持續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 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B.酸雨等環境問題突出
C. 礦產資源貧乏 D.水資源短缺
16.目前,珠三角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其部分產業由珠三角地區轉移到長三角地區,這是因為與珠三角相比,長三角地區( )
A. 氣候條件優越B.吸引海外華僑投資的幾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 礦產資源貧乏
17.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城中村”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B.城市重要的功能區之一
C.城市規劃與管理不合理引起
D.城市規模大引起的
讀我國受益于西氣東輸的部分上市公司簡況表,完成18、19題。
18.表格中,因“西氣東輸”工程而受益較高的上市公司是( )
A.新興鑄管 B.申能股份 C.華菱管線 D.寶鋼股份
19.相關上市公司受益較高的原因是( )
A.西氣東輸工程需要大量的鋼管,使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收益增多
B.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可使發電成本大幅下降
C.西氣東輸工程需要大量勞動力
D.西氣東輸工程需要大量石油產品
讀中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演進過程示意圖,完成20、21題。
20.在圖示第一次產業轉移中,中國承接的產業主要是( )
A.動力導向型 B.勞動力導向型
C.科技導向型 D.市場導向型
21.在圖示第三、四次產業轉移中,現代服務業的轉移方式多以服務業外包(指從事服務業的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的形式來進行,中國吸引現代服務業轉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相對廉價的工資水平 B.高度發達的技術條件
C.政策支持 D.便利的交通
高檔圣誕樹由鮮活的樹裝飾而成。低檔圣誕樹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價格低,銷量大。改革開放后,我國深圳成為世界低檔圣誕樹的重要生產基地。2l世紀初,由于生產成本提高,深圳圣誕樹產業受到很大沖擊,有的企業將圣誕樹生產轉移到江西贛州,但是出口效益沒有明顯提高。據此完成~題。.從世界范圍看,影響高檔圣誕樹生產的主導因素是.條件.勞動力價格.市場距離 D.種植技術.低檔圣誕樹生產由發達國家至我國深圳再向贛州轉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國圣誕樹銷量快速增長并由沿海向內地擴展.企業追求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世界圣誕樹市場由歐美向東亞地區轉移
.發達國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國原材料豐富
.企業將圣誕樹生產由深圳轉移到贛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誕樹的.用地成.運輸成本C.原材料成本 D.勞動力成本
25.與北京相比,天津成為M公司向中國產業轉移的首選地的優勢條件是( )
A.交通便利 B.市場廣闊
C.科技水平高 D.生產成本低
26.在跨國公司的全球化戰略中,M公司第Ⅱ類供應商選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國際航空港 C.接近研發中心 D.接近市場
27.天津下列企業中,最有可能成為M公司第Ⅳ類供應商的是( )
A.化工廠 B.食品廠 C.電子元件廠 D.家具廠
某市泥石流易發生在下列三項條件都同時具備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該市的地理信息經數字化后,處理分析得出表4,如圖5。讀圖5、6,完成28、29題。
28.圖6中,符合該市河流流向的選項是( )
A.a B.b C.c D.d
29.該市易發生泥石流的區域是( )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30.及時掌握土地利用現狀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總面積中,各類土地比重約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調查全省土地利用現狀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
二、綜合題(共40分)
31.隨著農業生產區位條件的變化,農業生產的空間分布也發生了深刻改變。閱讀下面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甲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龍江省三大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圖乙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龍江省積溫(℃)等值線分布示意圖。
(1)黑龍江省三大糧食作物生產的變化:種植面積擴展最大的作物是 ,小麥、水稻和玉米作物種植空間分布的變化分別是:小麥 ;水稻 ;玉米 。 (4分)
(2)黑龍江省種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約因素是 ,引起農業生產格局發生改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
(3)A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試分析其農業區位的優勢條件。(4分)
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廣東省東莞市被譽為中國的“制造業之都”,產品遠銷國內外。石龍鎮面積13.83平方千米,有生產企業1000多家,是東莞制造業的標志性地區之一。近年來,小五金、玩具、服裝、制鞋、皮革等企業大量外遷,惠州等地成為主要遷入地。
材料二:2007年東莞與惠州相關數據比較
人口
(萬人) 面積
(萬平方千米)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最低工資標準
(元/人·月) 工業用地最低出讓金
(元/平方米·年) 東莞 1751 0.25 3151 770 384 惠州 350 1.12 1085 600 144 (1)從區位因素角度,說明東莞企業外遷的主要原因。(3分)
(2)簡述產業轉移對其遷入地經濟發展的影響。(3分)
(3)列舉遷入地為吸引產業向其轉移應采取的措施。(3分)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怒江是我國尚待開發的最大的水電能源基地之一。下圖為規劃中的梯級電站示意圖,怒江規劃開發河段長742千米,天然落差為1 578米。但目前怒江水電開發計劃備受爭議。
材料二 近年來,怒江流域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據統計,目前怒江流域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蕩然無存,1 500米到2 000米之間的植被也破壞嚴重。有人說:“怒江人不是在種糧食,而是在種災難!”
(1)簡要評價怒江水電能源基地開發的條件。(4分)
(2)為什么有人說“怒江人不是在種糧食,而是在種災難”?這里所說的“災難”主要有哪些?(3分)
(3)針對本區開發利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請你為本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3分)
34.讀世界荒漠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世界上的荒漠帶包括哪兩種類型?(2分)
(2)圖中以B荒漠帶為代表的荒漠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圖中B、D、E三處荒漠帶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積達3 600萬平方千米,全球2/3的國家和地區、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 000~70 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大。
①當前,世界上的荒漠帶繼續擴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②土壤荒漠化給人類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B D C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B D C C C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B D D C A D A 31.答案:(1)水稻 從原有廣泛分布,到僅集中在北部地區 從原有與玉米混作到東部、南部大面積分布(由中部地區向東部、南部擴展) 逐步向北部遷移
(2)熱量 氣候變暖,使一直制約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的熱量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
(3)人均耕地多;地勢平坦,連片分布,利于機械化耕作;黑土廣布,土壤肥沃;雨熱同期,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國家政策的支持。